来源: 时间:2020-12-07 14:09
以安立身 刚柔相济
——华能兴安热电公司安全文化蓄力远航
中国电力新闻网讯 通讯员 陈玮 刘恂 报道“安全就是效益,安全就是信誉,安全就是竞争力。”11月30日,华能兴安热电公司11月份经济分析会上,公司经理、党委副书记禚同光再次强调,要将北方联合电力公司的安全理念与兴安热电改革发展相融合,构建企业特色安全文化体系。
作为北方电力公司在内蒙古东部地区唯一一家热电联产企业,传承践行华能“三色”文化,坚守安全生产、优质供热的政治担当,兴安热电自诞生之日起就携带了北方电力公司的“安全文化”基因。
推动兴安热电高质量发展,必须实现高质量安全管理。多年来,兴安热电全体干部职工就是带着这股定力与担当,刚性执行制度固本强基,以人为本文化引领汇聚动力,一系列铿锵有力、和谐守规的安全行动,刚柔相济持续推进安全管理水平稳步提升。
以制安企固根基
“2016年3月11日,兴安热电安全生产管理体系顺利通过华能集团公司确认验收。”得知这一喜讯,兴安热电干部职工一片沸腾。多年来,兴安热电持续深入开展本质安全企业创建工作,结合生产实际情况,每年对制度标准、管理标准、技术标准等制度进行一次全面修编,重点对“反违章、三票三制、应急管理”等23个安全管理标准进行了修订,健全完善了安全生产管理体系,做到安全管理有理可依、有据可循。
同时,兴安热电严格执行《安全生产考核标准》,不断强化主体责任落实,层层签订责任书,加大考核问责工作力度,对安全生产有功人员重奖,对事故责任人重罚,保障了各项年度任务目标的实现。截至 11月30日,兴安热电同比减亏545万元,火力发电量完成3.09亿千瓦时千瓦时,风力发电量完成1.71亿千瓦时,实现安全生产4489天。
以责提质聚动力
“现在机组负荷4.5万千瓦,1、2、3、4段甲皮带运行,下煤不顺畅,巡回检查时切记要格外仔细。”2017年11月10日交接班会上,运行部一值值长陈长岭一再叮嘱。连日来的雪天导致燃煤潮湿且粘度大,几乎每个班组都要经历堵煤、清煤的严峻考验。
面对棚煤给机组带来的安全隐患,运行部全体干部职工上下一心,分管领导亲自带班,职工各司其责,精心调整,用心维护,将隐患消灭在萌芽状态。
安全生产,责任为先。兴安热电积极调动职工“一个设备两个主人”的主观能动性,牢固树立先“检”后“修”、精“检”细“修”的责任理念,加强设备日常巡回检查、消缺的全过程管理,严格责任追究,切实提高设备健康水平。
2019-2020供热期,兴安热电实现1号、2号炉均连续运行180天正常停运的新突破,实现连续29年优质供热目标。回收热费2.50亿元,提前29天完成北方公司考核指标。
以改促建筑防线
“强化措施狠抓整改,筑牢安全生产防线……”兴安热电生产例会上,公司领导多次强调。多年来,兴安热电以春秋查、节日安全大检查为契机,坚持开展隐患排查整治和整改落实“回头看”工作,成立了安全督查小组,针对现场人员不安全行为、设备不安全状态,每周开展督导检查。
兴安热电深刻认识当前安全发展面临的形势任务,坚持开展全员安全生产责任制落实巡查评估,不断提高安全生产责任制落实情况的自查自改,制定方案、跟踪落实,整改项目问题逐年递减。2019年至今,顺利完成了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的恢复性技改,以及1号、2号炉水冷壁更换等影响安全供热的主辅设备大修410项,完成技术改造109项,彻底攻克了困扰安全生产的顽疾。
在强化“两票三制”管理方面,兴安热电着重在制定工作票和操作票标准库上下大力气,重新细化填写流程和执行程序,并定期对工作负责人、签发人、许可人等进行专题培训。如今,兴安热电“三票”合格率不断提高,其中操作票合格率已达100%。
以人为本重引领
“你今天学会了心肺复苏,就会成为危急时刻拯救生命的守护者……”2019年9月24日,兴安热电特邀内蒙古兴安盟医院应急救护专家组织开展急救知识讲座及模拟实操演练,提高职工应对突发情况的自救与互救能力。
近年来,兴安热电始终坚持“生命至上,安全第一”的理念,不断丰富“以人为本”和本质安全的安全价值观,结合“安全生产月”“安全日”等主题,积极开展安全健康培训、应急消防演练、安全文化微视频展播、安全违章随手拍等安全文化实践活动。通过安全理念的倡导与渗透、文化氛围的优化与营造,不断筑牢全员安全思想防线,使广大干部职工真正从“要我安全”向“我要安全”转变,推动安全文化落地生根。
逐浪安全,行稳致远。在向着建设平安企业前进的征途中,兴安热电依法治安、创新兴安、改革强安,脚步从不停歇。伴随着新时代扬帆启航的号角,全体干部职工让安全文化融入改革发展“血液”,带头倡导、践行安全,助力安全文化强劲蓄力、安全治理持久续航。
责任编辑:刘卓 投稿邮箱:网上投稿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南四环西路188号7区18号楼
邮编: 100070
Copyright©2011- All Rights Reserved.
中电传媒股份有限公司 中国电力新闻网 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 严禁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