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 时间:2020-08-13 10:35
从连续亏损到区域整体扭亏为盈,华电四川如何打赢“翻身仗”?
从“关停退出”到“转型发展”,从“跟车”到“超车”,牢记着国有企业高质量发展的使命担当,华电四川公司实现了从负重奋进向轻装前行的涅槃蜕变,他们信念坚定,乘风破浪,在加快建设具有“六个一流”特征的一流区域综合能源供应与服务企业的新征程中,谱写出一曲壮怀激荡的长歌行。
“一盘棋”就是我们的优势
“你们14名员工肩负着华电四川公司的重托和珙县公司的期望,这次战‘疫’保电支援任务光荣而艰巨,希望你们不辱使命,平安归来。”2月10日,在防疫保电最关键的时刻,珙县公司党委书记紧握支援人员的双手,发出了“战前动员令”。
此时,在相隔400多公里外的广安公司,维修部电气队队长蒋翔愁得眉头紧皱。2月8日,一名电气队员工被医学隔离观察,等待全面检测。为防万一,广安公司当即决定对60多名密切接触及间接接触的生产人员进行隔离观察。
“只有6名电气人员了。”蒋翔忧心忡忡。如果再有其他突发情况,安全保电工作将难以维持。
“广安公司是川渝电网骨干电源点、川电外送重要支撑点,这次疫情中,必须保障发电,绝对不能停机。”2月9日,华电四川公司党委迅速启动应急预案,做出“工作隔离、封闭值班”紧急部署,协调安排珙县公司调配人员前往支援。
兵贵神速。10日15时30分,从接到通知到集结出发,不到一天时间,在珙县公司党委的迅速组织下,14名精兵强将闻令而动,组成“华蜀先锋”党员突击队,成为了防疫“大考”中的最美“逆行者”。
“真是雪中送炭,来的都是技术骨干,太感激你们了。”支援人员的到来,让已经忙得连轴转的蒋翔大大地松了一口气。
突击队抵达后,立即投入工作角色,大家相互补位、密切配合,广安公司的安全保电工作压力得到了极大缓解。
经过医院的多次检测诊断,那名同事只是感冒引起的普通肺炎。17日,警报解除,人们久悬的心也终于放了下来。珙县公司突击队圆满完成了7天的支援保电任务。他们的增援,为广安公司补充了紧缺的人手力量,带去了雪中送炭的温暖情谊,更增添了战胜疫情的强大力量和必胜信心。
疫情面前,华电四川公司党委动员75个基层党支部,迅速成立“华蜀先锋”党员服务队和突击队,日夜坚守在抗“疫”一线,保障13家发电企业、80余台机组持续多发稳供,仅春节7天发电量同比增长30.4%,增幅较四川主网平均水平高9个百分点,全力以赴保障了疫情防控电力供应。
在华电四川公司,这样的“一盘棋”共度难关早已不是第一次。2003年,厂网分家,宝珠寺电厂陷入巨亏泥潭,成为集团公司第一亏损大户,在华电四川公司坚强领导下和各单位鼎力支持下,宝珠寺电厂最终扭亏为赢,成为“五星级”发电企业;2008年,面对突如其来的汶川大地震,各单位人员组成救援队奔赴受灾最严重的杂谷脑公司、宝珠寺电厂,携手同心、重建家园;2018年,“6.17”宜宾长宁6.0级地震、“8.20”汶川特大泥石流地质灾害中,华电四川公司党委靠前指挥、统筹部署,和灾区干部员工一起全力救灾保电,成为各项工作的“主心骨”和“定盘针”……
回首一次次的共度难关,各级党组织总揽全局、协调各方,实现了资源的有效调度和共享;广大干部职工自觉承担社会责任,自觉维护集体利益,一起患难与共,守望相助。剖析背后深层次的原因,是强大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做支撑。在这一次次抗险救灾中,党的集中统一领导的制度优越充分彰显,党组织强大的危机动员能力、组织能力充分体现,人民至上的执政理念直抵人心、感召人民。
“只要坚定跟党走,团结一条心,就没有什么度不过去的难关。”今年71岁的退休党员何新民深有感触。与共和国同龄的他,在一次次大灾大难面前看到了国家领导人身入险境和对人民的关切,看到了党组织靠前指挥以人民为重、以集体利益为重,看到了共产党员冲锋在前。
“要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坚定信仰者、忠诚践行者,深化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的认识和实践,推动公司高质量发展。”6月22日,华电四川公司党委中心组对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和两会精神进行专题研讨,党委书记、执行董事仇甜根这样说。
方向定了就要埋头苦干
华电四川公司成立初期,装机容量292.75万千瓦,火电219万千瓦,水电73.75万千瓦,清洁能源比重仅为25%。老小火电多给公司带来经营效益低、发展质量差、稳定压力大等诸多挑战。
面对发展困局,华电四川公司党委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引领,观大势、谋全局、干实事,深刻把握新时代国有企业的战略定位与历史使命,坚定贯彻新发展理念,制订“十三五”“1286”发展战略,提出了到2020年末清洁能源占比提高10%,工程业务板块收入在“十二五”末基础上翻2番,资产负债率降低到80%以下,实现利润6亿元的奋斗目标。
华电四川公司拿出壮士断腕的决心淘汰落后产能,全力破解历史积累与现实交集的棘手难题,为企业转型升级啃掉“硬骨头”,为打赢蓝天保卫战搬掉“拦路虎”。
“关停109万千瓦小火电,止住了效益‘出血点’,公司清洁能源占比将提高7个百分点,整体扭亏为盈将更有信心。”华电四川公司党委在小火电关停专题会议和形势任务宣讲中,为全体干部职工算清发展‘经济账’,打开思想“总开关”。
“方向定了就要埋头干,要勇于冲破思想的桎梏,退出也是发展!”班子成员奔赴每一家关停企业,作宣讲、听意见、细指导,“一厂一策”精准施策。面对关停企业职工对未来的担忧,积极为他们找出路,组织开展转岗培训,鼓励大家通过“火转水”“走出去”等方式,在二次创业中实现自我价值。
在攀枝花分公司座谈宣讲会上,青年职工姚鹏感慨道:“公司党委不强制分流、不强制内退、不强制解除劳动合同,每一个职工都有岗位、有工作、有出路的‘三不三有’关停原则让我们特别暖心,也有了底气。只要有机会,我一定要出去闯闯。”
姚鹏主动报名前往海报3000余米的金沙江上游叶巴滩电站变电站运维项目,他把“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作为自己的座右铭,经历3年高原洗礼,如今已成为岗托电站的一名技术骨干。
一系列以职工为中心的措施得到了大家的理解和支持,300余名职工走到金上、西藏,走出国门,5100余名职工全部得到妥善安置;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坚决担负起中央企业的重要职责,华电四川公司的高质量发展也迎来新突破。
“这是奋斗的一年,更是收获的一年,感谢厂领导带领我们披荆斩棘、砥砺前行!”2019年春节刚过,一封近700字的感谢信伴着节日的喜庆送到了内江发电厂,字里行间满满的幸福感和获得感,更是对内江发电厂主动“走出去”开拓市场的极大肯定。
“走出去”是华电四川公司践行国家战略、融入“一带一路”、高质量拓展工程业务板块的重要一步。5年来,华电四川人发扬敢闯敢拼的“川军”精神,力克队伍服老化、技术不平衡等诸多困难,足迹从四川走向西藏、广东,走向东南亚,服务领域覆盖水电、火电、风电、光电,2019年工程业务收入达到1.6亿元,“华电四川”工程品牌越来越亮。
“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秉承绿色发展理念,华电四川公司的转型发展之路愈发坚实。2017年,木里河流域四级水电站全面投产,华电四川公司清洁能源装机占比提高至50%;2018年,宜宾黄桷庄电厂、内江白马电厂、攀枝花三维公司6台共109万千瓦小火电机组关停退出,华电四川公司清洁能源装机占比提高到56.81%,比2015年提高了11个百分点;2019年,华电四川公司扭转了连续四年亏损的经营困局,实现了区域整体扭亏为盈。
步入2020年,内江白马燃机项目正式列入国家能源局第一批燃气轮机创新发展示范项目,“三州一市”风光电竞配工作全力推进,综合能源服务业务稳步拓展,华电四川公司创建一流区域综合能源供应与服务企业的宏图正在徐徐展开。
站在新时代高质量发展的新起点上,华电四川人信念坚定、踌躇满志,明确了“十四五”“7518”规划目标,矢志在新时代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大道上跑出新的加速度。
让“同心圆”愈画愈大
“虽然年岁大了一点,但我觉得,老骥伏枥,人老不能志短,厂老不能懈怠。”劳动模范郝宗良的这一席话,让大家对他这种老而弥坚的态度顿生钦佩之情,现场掌声久久不息……
5月20日,华电四川公司“中国梦•华电情•劳动美”劳动模范故事分享会拉开帷幕,10位劳动模范来到现场接受表彰,他们以新时代奋斗者的独特魅力,集中展示了华电四川公司5700名劳动者的最美风采、模范担当,传递了榜样力量。
“从蜿蜒绵长的白龙江到巍峨壮美的大渡河,再到奔流向南的水洛河,改变的是海拔高度,不变的是精益求精的姿态。”
“婚礼筹备时,他在抗震救灾中;儿子出生时,他在现场抢修中。铁肩担道义,一头是对企业的忠诚,一头是对妻儿的亏欠。”
“他的身影时时定格在汽轮机阀门之间,他的双脚时时踏在锅炉抢修第一线。党旗飘扬在哪里,他就牢牢扎在哪里。”
……
条致敬词既是献给和郝宗良并肩而立的全体劳动模范的褒奖,更是送给华电四川公司广大干部员工的鼓励。
在华电四川公司,发展是共同的事业,其强大动力来自职工群众,其深厚基础也在职工群众之中。
“人才是第一资源,我们要大力拓展干部培养维度,通过实施领军帅才、管理英才、技能匠才‘三才’培养机制,让优秀人才脱颖而出。”近年来,华电四川公司确定“三才”标准化培训项目97个,建立由370余名各层级优秀人才组成的“人才池”,遴选优秀年轻干部培养对象122名,组织年轻干部挂职锻炼三批67名,多名优秀年轻干部得到提拔重用,“75后、80后”厂级干部比2018年“翻两番”,干部队伍充满生机活力。
“建设坚强领导班子、培养优秀年轻干部是各级党组织的一项重大政治责任。不重视年轻干部的培养,就是对未来、对历史、对事业发展不负责。”6月19日,华电四川公司召开干部人才工作会议,印发《优秀人才管理办法》,正式启动“华蜀英才”和“华蜀匠才”选拔工作。华电四川公司全面落实人才强企战略,通过强化作用发挥与待遇激励相结合,让人才有荣誉有地位有作用有收益。
独善其身是为了积攒力量以图改变现状,兼济天下是为了回报社会汇聚力量。华电四川公司坚持以文化凝聚人心,以文化滋养心灵。在《华电文化纲要》的引领下,结合自身实际提炼形成了以“负重奋进、同心跨越”企业精神为核心的企业文化理念体系,这既是对以往奋斗经历的高度总结,也是未来发展路上的殷殷嘱托。无论在哪里,华电四川人这种携手共进的精神都会从骨子里流露出来。
3月31日,华电四川公司2020年扶贫工作会吹响了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冲锋号,“要以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引领公司脱贫攻坚工作,咬定目标、一鼓作气,‘不获全胜绝不收兵’,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一项项任务当前,一条条措施拟定,科学谋划,精准出击,全面推进,真抓实干,誓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贡献华电四川力量。
回首过去,多年来,他们致力脱贫攻坚,在“三区三州”深度贫困地区,通过实打实地开展项目发展、民生设施、特色产业等8个方面的脱贫工作,和贫困群众的心越来越近,感情越来越亲。
多年来,他们致力生态环保,水电流域每年开展鱼类增殖放流,火电单位开展超低排放改造,倡行勤俭节约、绿色低碳的生活方式,和广大居民一起共建绿水青山。
多年来,他们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坚持开展“5.20公众开放日”和社会责任月活动,探索“互联网+学雷锋志愿服务月”模式,组织“华蜀之光•携爱同行”爱心结对活动,广泛传播“中国华电•度度关爱”责任品牌,取得当地百姓的深度认同。
在华电四川公司第三届“华蜀之光•携爱同行”活动启动仪式上,连续三年参与活动组织的华电驻村干部鲁福友讲道:“我们要把活动一直办下去,将知识改变命运的理念传播给更多的藏区学童,用度度关爱的温暖点燃孩子们心中希望的火种。”
站在新时代高质量发展的新起点上,“负重奋进、同心跨越”的企业精神已然被时代赋予新的内涵,华电四川人乘时代之势,前瞻视野,洞彻未来,全力描绘电力项目发展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同心圆”、企业发展与员工成长的“同心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同心圆”,让发展的步伐更加铿锵,未来更加美好。(张兴梅 赵金辉)
责任编辑:刘卓 投稿邮箱:网上投稿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南四环西路188号7区18号楼
邮编: 100070
Copyright©2011- All Rights Reserved.
中电传媒股份有限公司 中国电力新闻网 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 严禁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