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
  • 陇上孟河

  • 中电智媒IOS版

  • 中电智媒安卓版

X

发展特高压 支撑江苏经济增长

来源: 时间:

发展特高压  支撑江苏经济增长

  ———访全国人大代表费圣英

■本网记者 潘昊

  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江苏经济增速有所放缓,江苏电力如何应对新的挑战?记者日前采访了全国人大代表、江苏省电力公司总经理费圣英。
  记者:江苏省是经济大省,其能源格局是怎样的?对电网建设又有着怎样的战略要求?
  费圣英:首先我们应当看江苏的能源背景,江苏地处我国东部沿海和长江三角洲地区,经济持续快速发展,能源消耗需求巨大。截至2008年年底,全省
年GDP已突破3万亿元,经济增速已连续多年保持13%左右,全省全社会电力最大负荷5000万千瓦,全社会用电量3118亿千瓦时,三年来年均增长
10%和12%。但是目前江苏省的人均负荷与发达国家相比仍有不小差距,以韩国目前人均负荷1.5千瓦为标准,江苏省到2020年达到韩国目前人均水
平,全省最大负荷将达到1.4亿千瓦。如此巨大的负荷需求,即使将江苏省现有土地建满最先进的燃煤电厂也无法满足其需求。面对如此巨大的电力需求,同
时针对江苏省缺煤、少油、无气的能源资源现实,突破能源瓶颈,寻求能源资源稳定供应,是实现江苏经济长期可持续发展必须破解的重要课题。
  综观我国能源分布,水电资源的84%集中在长江上游、金沙江、澜沧江流域,煤炭资源的82%集中在西北和晋陕蒙地区。为改变我国能源分布与生产力布局不平衡格局,国家已规划在这些地区兴建大规模的电源基地,通过建设特高压输电线路,向东部能源需求大省输送电力。要突破江苏省的能源瓶颈,建设特高压是必由之路。
  记者:目前江苏省的特高压建设发展状况如何?
    费圣英:根据国家电网公司1000千伏交流特高压输电规划,江苏首期1000千伏交流特高压输电工程将落户我省苏州、徐州、淮安、泰州四市。特高
压输电线路建成后,不仅将为江苏引入充沛的区外电力,也将解决江苏苏北地区电源和长江以北地区电源建设电力送出的瓶颈,从战略高度彻底解决我省“北电
南送”难题。同时,还将为江苏北部“海上三峡、千万风电”和“连云港千万核电基地”两项能源战略的推进提供前提条件。
  特高压电网的建设和发展,将极大地优化江苏电源结构,改善江苏环境保护状况,减少电力工业对江苏自然资源的占用和消耗。以1000万千瓦输电功率进行计算,每年可以在江苏少排放32吨二氧化硫、7万吨氮氧化物、1400万吨二氧化碳,少消耗1.5亿立方米水和2100万吨煤炭。
  目前,按照国家电网公司建设计划正在进行之中的苏州吴江±800千伏特高压直流工程已于2008年11月获得国家发展改革委的核准,设计送电容量
达720万千瓦,计划于2013年左右投产。该工程的建设将彻底改变苏州地区电源紧张的局面。
  记者:在“扩内需、保增长”的形势下,江苏电网将如何做好保障?
  费圣英:温家宝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强调要继续加强农村电网建设。对于江苏省来说,我们的目标就是到明年下半年基本实现城乡一体化。家电下乡、科
技下乡等一系列惠农政策,需要优质的电能作为保障。什么是重视农村?就是尽快的消除城乡差别,让农民过上和城市人一样优质的生活,在这一点上,就要求
我们必须向农村提供和城市一样优质的电能和服务。在提高农网输电能力上,我们做了大量的实验,前不久,江苏电网已在国内率先攻克将现有10千伏电网升
压至20千伏运行的技术难题。10千伏电力线路经技术改造、升压至20千伏运行后,供电能力将提高1倍,供电范围扩大1.5倍,输送损耗降低75%,
大量减少新建线路和土地占用面积。今年江苏城乡配网一体化建设将在我国率先推广应用该项技术,全省城乡电网供电能力和节能降耗水平将进一步提高。
  记者:对于加快特高压建设,你有怎样的建议?
  费圣英:切实加快推进特高压建设,我认为首先应抓紧制定“一特四大”发展规划。建议由国家发展改革委牵头,尽快制定加快发展“一特四大”的规划方
案,优化电力布局和电源结构,明确发展战略目标、项目安排和配套政策,形成中央政府主导、统一规划、市场导向、企业运作、综合开发的发展思路。
  其次要将电网规划纳入国家能源发展规划。特高压电网是实施“一特四大”战略,实现全国范围资源优化配置的关键,建议国家制定能源中长期发展规划时
同步规划配套电网,将电网规划纳入国家能源发展规划。
  最后要加快推进煤电一体化基地开发。一是在建设13个大型煤炭基地规划的基础上,进一步制定特大煤电基地发展战略。二是晋东南、陕北、锡盟、蒙西
、两淮等煤电基地煤炭开采条件好、电源项目储备充分,建议国家尽快实施上述基地的煤电一体化开发和建设。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南四环西路188号7区18号楼

邮编: 100070

Copyright©2011-  All  Rights  Reserved.

中电传媒股份有限公司  中国电力新闻网  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  严禁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