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中国电力新闻网 时间:2021-03-29 15:14
赢合科技推动锂电装备制造迈向国际先进水平
中国电力新闻网记者 邓恢平
3月22日,深圳市赢合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简称“赢合科技”)发布2020年年度报告。年度报告显示,2020年该公司实现营业总收入23.85亿元,同比上升42.82%;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91亿元,同比上升15.79%。截至2020年12月31日,该公司总资产为80.71亿元,同比增长42.12%;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所有者权益为52.46亿元,同比增长66.80%。
赢合科技总裁许毅在接受中国电力报记者采访时表示,赢合科技近几年进行了战略、组织架构、运营模式等方面的大调整和“转向”,同时在产品研发上确立“做专、做精、做强”的研发理念。当前锂电产业正迎来大发展时代,在锂电产业“春暖花开”的季节,电池、设备、材料企业应当有为,紧紧抓住产业发展机遇期,加强上下游产业链协同创新,助力全球锂电、新能源产业发展。
技术创新再破行业“极限”
近日,在第十四届中国国际电池技术交流会/展览会期间,赢合科技重磅发布涂辊分段最新产品及技术,动力、数码、穿戴电池制卷设备解决方案,0.15s/p 三工位切叠一体机,590全自动软包组装线共四段颠覆性产品,再度引领我国锂电装备制造产业向国际先进水平迈进。
在前段极片制作方面,赢合科技推出1.6m双层涂布机、数码小间隙高速涂布机、宽幅辊分一体机等设备。其新一代的涂辊分机型能帮助用户实现产能翻倍,其中动力线效率可提升60%,数码线效率提升100%,通过改变设备TPM方式实现设备自诊断和分析预警,同时能适应各种新工艺和新材料。
在制卷领域,赢合科技结合多年研发经验和技术积累,针对电芯制造的4个瓶颈——效率瓶颈、容量瓶颈、一致性瓶颈、安全瓶颈,重磅推出动力、数码、穿戴3大解决方案,包括5大系列新技术产品共十余款。
据了解,赢合科技推出的高速圆柱制片卷绕一体机在效率和自动化程度相比市场同类产品都有大幅提升。该设备采用高效的入片机构、全新高速卷绕头、高速纠偏等,使21700电芯覆盖精度达到±0.2mm,效率突破到了45PPM,达到国际领先水平,相比目前国内主流设备效率提升了约50%。
在手订单规模达46亿元
一直以来,赢合科技始终将研发投入作为保持核心竞争力的重要举措。2020年,该公司投入研发资金1.7亿元,新增发明专利17项、实用新型专利70项、软件著作权17项。
截至2020年底,该公司拥有研发技术人员855人,占该公司员工总数的24.13%。受益于持续加大研发投入,赢合科技锂电设备性能和品质持续优化,其核心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大幅提升。
2020年11月,赢合科技获得宁德时代14.4亿元的定点采购订单,成为宁德时代中前段的核心供应商。依托产品性能和品质的持续提升,赢合科技的客户粘性也不断增强,被宁德时代、亿纬锂能等多家电池企业评为年度优秀供应商。
据了解,截至3月15日,赢合科技的锂电设备在手订单约46亿元,为该公司业绩的稳步增长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与上海电气协同发展效应凸显
在海外市场方面,欧洲动力电池扩产浪潮释放出的设备采购需求,为以赢合科技等为代表的国产锂电设备企业提供良好的发展机会。
年度报告显示,赢合科技与上海电气旗下公司德国Manz合作拓展欧洲市场,并获得了数千万元的欧洲订单。由上海电气控股后,赢合科技与上海电气在新能源汽车及储能产业链的协同效应正在逐步凸显。
赢合科技方面表示,除了在业务层面外,上海电气控股后在行业资源、品牌、资信、资金等方面亦给予了赢合科技大力支持,并积极输出其在管理、内控及制度建设等方面的优良经验,帮助改善和提升赢合科技的治理结构。
2021年,赢合科技将进一步加强与上海电气在业务、金融、产业资源、技术交流、制度建设、内控管理等的全方面对接,持续推行精细化成本核算与管理,进一步提升经营效率和盈利水平。在业务层面,赢合科技将加强与上海电气旗下相关公司的沟通与合作,并在新能源汽车、储能等领域寻求更多的合作机会。
赢合科技方面表示,未来在上海电气的赋能下,该公司将进一步实现业务协同发展与管理质量提升,发挥研发、管理、资本的优势,以更强劲的发展动力开启新一轮生命周期,迈向自动化智能制造赛道全球领先。
责任编辑:高慧君 投稿邮箱:网上投稿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南四环西路188号7区18号楼
邮编: 100070
Copyright©2011- All Rights Reserved.
中电传媒股份有限公司 中国电力新闻网 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 严禁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