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反性危机的衍生机理与防控方略思考

来源: 时间:2020-09-01 13:34

进入新世纪以后,我国安全生产态势发生了一个明显的变化——人们所熟知的常规事故日渐减少,但是一些重大事故却时有发生,高楼火灾,火车追尾,电梯坠落……这些发展过程中时有出现的事故对于社会进步的制约比其它任何负向因素都要严重,暴露出在发展决策中对自反性危机的认识不足,对潜在风险的重视不够,低估了可能发生的意外后果,缺乏系统的反身性思考。

自反性危机——发展进程中的危机

社会发展使得新理念、新技术、新设备大量应用于生活环境中,这些新变化在给人们带来便利、快捷的同时,也使得我们的生存安全较以往变得愈加复杂,存在的风险也越来越大。德国社会学家乌尔里奇·贝克说,发达工业社会已进入自反性现代化阶段,进步可能会转化为自我危害乃至自我毁灭。社会越是发展,随之产生的关于其基础、结构、动力和矛盾的知识就越多,同时也提高了行动情境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人类生活离不开衣食住行,仅就住和行而言,潜在的危机已不可小视。

1.1关于住的危机

    面对城市用房越来越紧迫的需求,我们盖了许多高楼大厦,高楼中的用于通行、通水、通电、通气的竖井,如果防火隔层因降低成本而设置不合理,就不能有效隔绝烟气,竖井就成了促进空气流通的烟囱,火灾的放大器。为了保温隔热,楼外需要刷涂保温材料,但是,如果施工材料和工人工艺取价低廉,阻燃变成了可燃,可燃变成了易燃,一旦遭遇明火,就会发生上海胶州路居民楼那样惨重的损失。还有鳞次栉比的写字楼、商厦,比着往高处盖。100米、200米、300米……转眼之间,中国成了世界上摩天大楼最多的国家。上海超过100米的摩天大楼有400多栋,成为全球高楼建筑数量第一的城市。但是,防火规范防火措施没能及时跟进,一旦摩天大楼失火,怎样灭火,怎样逃生就成了大问题。城市消防系统最高的云梯不过100米,所以,2009年春节面对高达159米的央视配楼楼顶大火,消防队只能望火兴叹。

为了追求表面的奢华,从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起,一座座拔地而起的高楼大厦很多是一亮到顶尽显豪华的玻璃幕墙,这些巨大镜面不但由于“光污染”激起市民们广泛的不满,而且,由于这些黏结玻璃的建筑用胶和固定用卡是有使用寿命的,到期失效失修以后,悬在大街行人头顶的幕墙玻璃一旦坠落,后果不堪设想。2011年底,北京GoGo新世代大楼西侧5层观光客梯外墙的一块钢化玻璃突然掉落,数名行人和摊贩头部和手部受伤。

1.2 关于行的危机

    高速公路、地铁的建设,火车的提速都是为方便民众出行、货物运输,但是却随着交通工具的快捷,又出现一系列新的问题。

    汽车最先知道春江水暖,从90年代初期开始,数量快速发展,转眼之间,我国的汽车拥有量成百上千倍地增长,高速运动的车辆增多了,但是,道路发展和交通管理却明显滞后,如何防范公共道路人车冲突,如何保障乘车人的安全却没有到位。城市交通习惯性拥堵,交通事故频发,2011年10月国庆长假,进出昆明的4条高速公路就发生300多起碰擦事故。2011年,全国客运车辆发生的死亡10人以上交通事故多达数十起,连续发生的校车事故更是举国上下震惊。据统计,我国道路交通事故死亡人数将近全国各类事故死亡人数的80%,高居世界榜首,几乎是美国、日本和整个欧洲的总和。汽车繁荣的背后是鲜血凝成的数据。

    轨道交通是本世纪初期开始迅速发展的,其发展速度的关键词就是著名的“超常规”。从2007年开始的六次铁路大提速,大大改善了长途运输问题。但是,铁路高速运行涉及很多新技术、新设备和新管理规程,对铁路运营及维护人员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安全是靠人因安全与物因安全相互协调来保障的,人因安全是保障安全生产的基础,只有人具备高安全素质,才可以设计制造出安全可靠的设备,使用维护好设备的安全运行。人又是安全的最后一道屏障,当技术设备失效后人才有能力及时担当起系统安全的责任。但是,由于过于依赖技术手段保障安全,而对于人因安全忽略,当设备的技术含量提升时,没有同时提升队伍的安全素质,虽然做到了一时的暂态安全,但是达不到持久的稳态安全。高新技术设备的应用与关键岗位人员安全职业适应性之间匹配度不高已经成了制约铁路安全发展的瓶颈问题。

地面交通的拥堵使人们将目光转向地下。自从30多年前北京地铁建成运营以后,人们逐渐发现了地铁的优点,但是由于投资浩大,所以发展不快。近年来,随着城市经济实力的发展,20多座城市一窝蜂上马陆续开建地铁,但是由于建设队伍紧缺,技术人员匮乏,再加上工期严重压缩,施工期间人身伤亡事故多次发生。由于建设快,很难保证不会出现“萝卜快了不洗泥”的问题,再加上运行人员的不足,新建成的地铁屡有发生。从人们离不开的“住”和“行”两项的快速发展上,我们可以看到在提升运转速度时,在开发建设时,在美化环境时,一句话,在事物的进步时,风险总是与发展共生,对这些风险必须要有充分的转变,做到防患于未然,风险一旦失控,就会形成发展中的自反性危机。

发展的自反性危机——福兮祸之所伏

    自反性,指的是某事物在追求其自身目标的过程中,同时酝酿了另一事物反作用于自身,并使自身要么更加强于追求目标要么被它消解。福兮祸之所伏,有一利常有一弊。

    正是由于社会发展存在复杂性,所以我们处理一些问题,远远不像以前那么简单。因此,正是由于结果的不确定性,所以才需要超前分析和评价决策带来的利益与可能出现的损失伤害。例如灭火,以前消防车来到打开高压水枪,火灾迎刃而解。现在难办了,高层建筑物高耸如云,水枪也鞭长莫及。值得深思的是,处于发达资本主义地域的欧洲对成为火灾放大器的超高大楼一直保持克制,有些城市已开始有计划地拆除高楼。就连摩天大楼的始作俑者美国,近些年来,一批建筑工作者也拒绝设计摩天大楼。

自反性危机主要来自危险能量(在有些场合是危险物质)的不正常释放。在社会发展进程之中,人类为了提高工作效率,经济效益,改善生活和工作的条件,需要不断开发释放能量,这些能量在做功的同时给人类带来了威胁。例如车辆机械所带来的动能,电力线路所带来的电能,以及热能、化学能、核能等。这些能量的正常释放给社会带来利益,如果在生产和使用的过程中异常释放,对于作业者和使用者是很大的危害。

反身性思考——为什么事与愿违

    反身思考最通俗的解释就是当我们想要办一件期望的好事时,先要思考好事背后有没有隐藏着什么坏事,对可能出现的坏事,我们是否可以做到可控、能控、在控,可以就办,不可以就不办。决不能只看到“好事”的好,更要看到“好事”也会变坏。哈洛德.葛芬柯说,反身性指的是行动者有意识地面对这个世界,行动者试图理解他所面对的情境的意义,并根据他对这个意义的理解,采取适当的响应,而且还留意这个响应对于情境的影响,据此调整自己的行动或进一步确定情境的意义。行为活动与安全性两者之间的反身关系如图1所示。

图1 行为活动与安全性的反身关系

    核电专家有一段话可以很生动地作为反身性思考的注解。“你只有认识到核电是危险的,它才是安全的,如果你觉得核电是安全的,它将是危险的”。这段话富含哲理。告诫开发和应用核电的人们,不能只是看到核能发电的效用。只有认真反身思考,深刻认识到核电的危险性,采取正确的措施时时防范,才能保证安全。否则它就会对你的疏忽给予沉重教训。

 缺乏深刻的反身思考,是城市乃至整个社会发展中一系列事故的重要原因。不管是一个企业,还是一个地域,上新项目,引进新设备,推动新技术,初衷一般来说都是好的,期望大都是积极的。但是只凭美好的愿望去发展,却不一定能够得到好结果,甚至有的时候得到结果可能比预想要糟糕很多。所以,在产生期望以后,必须进行反身思考(如图2所示)。反身思考首先要思考的就是期望是否实际,是否超出发起者的能力;然后再思考是否存在与期望共生的危险。在此基础上进行风险管理,包括对这些风险进行辨识,评价和控制。一句话,反身思考就是要思考决策有没有进行理性研究,能否做到防患于未然。

图2 反身思考的思路

什么在影响科学的反身思考

    错误的决策来自反身思考的缺失,反身思考的缺失来自决策者错误的认知。本来,理智思考每个决策、每次行动带来风险的可能性和严重性,并以之作为自身决策和行动的依据,是提高行为活动安全性的关键。但是,很多时候,由于行动者缺乏对风险的认知,在风险尚未辨识和把控的情况下就已经开始了决策与行动,最终酿成重大事故。

4.1不确定性规避意识不足

由于信息资源有限,身处不明确的环境和不熟悉的场所,对于风险缺乏敏感性和综合性考虑,面临风险仍然没有感到有多大的威胁,不因为存在风险而产生焦虑和紧张,感受不到不确定性的威胁。结果,虽然组成活动的各种行为都是安全的,但是多个行为聚合后的最终结果出现偏离,产生安全问题,使行动者本以为万无一失的行动遭遇到始料未及的情境。

4.2选择性接收——对危险信息视而不见

由于对结果预期价值过于迫切的期待而无视各种异常的警示,选择性地接受和传播事物运行中得到的自己满意的信息,对危险信息视而不见。在这样的思想意识影响下,结果常常被描绘成一种美好的幻象,幻象又对起因不断提供正反馈。错误的信息反复叠加,幻象将会摧毁,事故则会爆发。

4.3技术依赖——忽视人因安全

过于依赖技术手段保障安全,而对于人因安全失于忽略。虽然做到了一时的暂态安全,但是达不到持久的稳态安全。

任何先进的技术设备都具有局限性,当安全装置发生异常甚至失效以后,使用者如果没有能力及时准确地做出应急响应,就不能使故障安全化,损伤最小化。保障安全的关键是人因安全与物因安全之间的协调。

4.4主体效能不足——有限理性,有限能力

对行为活动的风险(安全)性的判断和预测会受到内外在因素的干扰,使得行动(决策)者表现出有限理性的状态。行动者的理性有限,能力有限,信息有限,虽然“主观上追求理性,但客观上只能有限地做到这一点是人的有限理性的行为特征”(现代组织理论学家西蒙)。主体效能的不足导致难以实现期望。

4.5恐惧和无奈——听天由命,撞大运

    行动者出于思想上对风险的恐惧和无奈,不乐于冷静筛查可能导致不愉快后果的种种隐患,只能听天由命,撞大运,一味避谈风险,认为事前谈论风险是不吉利的。

反身思考——推进发展中的动态安全

动态的安全反身性思考,构成了以安全性判断与行动检验之间的安全管理螺旋反馈系统(如图3所示)。在风险(安全)意识的约束机制下,行为活动通过被反思性思考在这个系统中不断变化,安全的行为活动被强化、被倡导。这些行为活动和对安全的思维方式会在动态发展中逐步地内化为安全管理、生产活动的自觉行为习惯,也就是形成了预防风险的安全文化价值观。不断反身性思考的过程实际上是风险(安全)意识的提升和强化的过程。

图3 动态安全反身性模式

    如果缺乏安全反身思考,则有可能满足于一时的成绩,放松管理,不进则退。早期的安全文化退化表现即为自我满足。为了避免安全文化出现退化,要强化反身思考,并运用这种认识反思性地调整行动的结构和方向,是推进发展中的动态安全的关键。

风险社会的到来使我们面临着前所未有的不确定性,这就要求企业必须了解风险、识别风险和学会控制风险。在新时期传统的安全管理模式已经不能完全满足社会对于安全的要求,难以真正有效地控制事故和灾难。将社会理论中的反身性思考引入到安全管理理念和实践中,是安全管理思想和安全文化建设进入的新境界。通过保持对与安全生产相关行为活动安全性的警觉态度,不断地动态反身性思考,来实现现代社会安全管理的持续改进。


Copyright©2011-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中电传媒股份有限公司  中国电力新闻网  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  严禁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