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
  • 能源中国IOS版

  • 能源中国安卓版

  • 陇上孟河

X
您的位置 > 首页 -> 致敬全国劳动模范

全国劳动模范未晓朋∶国家工程的“焊”卫者

来源:中国能源新闻网 时间:2025-04-30 14:51

中国能源新闻网讯 赵剑影

  天刚蒙蒙亮,未晓朋就出现在田湾核电站的早班会上,给焊接队的工人们做安全提醒和焊接技术辅导。

  一米八多的个头,深蓝色的工装,脚踩一双劳保鞋,安全帽下黝黑的脸庞。这是初见未晓朋时的第一印象。

  未晓朋,198711月出生,河北省保定市易县人,焊接高级技师,现任中国核工业二三建设有限公司连云港项目部管道队副经理。这位一向不苟言笑的汉子,最近按捺不住内心的激动。原来在今年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拟表彰对象里,未晓朋赫然在列。作为一线工人,在中华全国总工会成立100周年的时间节点,到人民大会堂参加表彰大会实在太光荣了。他说。

  成长之路名师带高徒

  从上技校开始,未晓朋就展露出对焊接技术的喜爱和天赋。那时我心里有个偶像,就是我后来的师父未晓朋说,他见过全国劳动模范、全国技术能手、国家技能人才培育突出贡献奖获得者彭存利的焊接技艺之后,就深深为之折服,一直想要拜师学艺。在焊接行业,想要拜到有名的师父,并不容易。未晓朋的拜师之路,也不是一帆风顺

  单位招工时,他和同学一起应聘公司的项目。好心的他,在自己完成焊接考试之后,还帮助几名同学完成焊接。这个作弊的小心思,被当时作为监考老师的彭存利看在眼里,记在心里。我刚才就发现了,这样不行,干工作当焊工,技术很重要,人品更重要,人品要像做焊接一样一丝不苟。彭存利狠狠批评了未晓朋

  拜师没有成功,反倒被心中的偶像狠狠批评了。未晓朋心想坏了,这下拜师的事情是彻底黄了。也许是不打不相识。彭存利也偷偷留意起这名年轻的小焊工——比起来其他员工在培训教育班里得过且过的混日子,未晓朋一直专研培训教材,因为白天是4人一台机器,晚上可以一人一台,他白天学了晚上继续学。焊接技艺逐渐提升,彭存利也看出来这是一个爱学肯干,人品不错的年轻人。就这样,拜师收徒水到渠成。

  名师带高徒。未晓朋没有让师父失望。参加工作以来,他先后参与了秦山核电、福清核电、昌江核电、国和一号、田湾核电等多个国家重点项目的施工任务,逐步成长为一名德才兼备的青年技术能手,全国总工会、央视大国工匠新闻报道人物,先后斩获中央企业技术能手荣誉称号、河北省五一劳动奖章,全国技术能手、全国五一劳动奖章等多项荣誉还是党的十九大代表。

  铸匠心书写焊接合格率100%完美答卷

  在很多人看来,焊花唯美绚丽。但只有身处其中的人,才能深刻体会到焊接工作的不易。狭窄逼仄的空间,管道纵横捭阖交错着。身材魁梧的汉子要穿梭于管道之间,找一个合适的站立位置都尚且不容易,更不要说要找到一个支点开展焊接工作。

  “其实,对于我们来说穿梭和攀高已经不算什么难事了。未晓朋的同事陈鸿说,高温、强光、刺鼻气味,以及长时间保持高度专注带来的身心疲惫,无一不是对焊工的严峻考验。对于我们来说最难的要数在这样的管道里施工。顺着他指的方向看去,一条外径一米有余的管道,内壁直径不足一米,焊接厚度约20厘米,要完成焊接工作需要相当长一段时间在管道内施工。有时一连好几个小时蜷曲在里面,为了完成焊接工作,一手持焊枪,一手支撑调节姿势。未晓朋因为长期弯腰作业,患上了腰椎疾病。但他说只要看到成果就完全忘记了腰痛。

  未晓朋一直以踏实严谨的态度面对每一任务——在福清核电建设中,未晓朋承担了几个机组核岛穹顶管道焊接任务,每天他总是最早来到施工现场,一干就是十几个小时。为了焊好每一焊口,在不同的位置,要变换各种姿势,遇到焊接的管道较低的位置,就躺在地上焊,焊接时的火花溅在脸上,掉进袖口里、领口里……凭借着这种勇挑重担、迎难而上的精神,他在穹顶施工中所焊接的每一道焊口合格率全部为100%。其中有2个穹顶焊口一次合格率100%更是创造了核电焊接领域新的记录。

  在昌江核电工程中,未晓朋参与焊接了难度极大的超低碳不锈钢大管径厚壁管的焊接工作。考虑到厚壁管焊口位置极其狭窄,并对焊接质量要求极高,焊接操作更难的情况,未晓朋精心安排施工步骤和顺序,对每道焊口在组对前反复检查间隙和错边量。并在始终严守工艺纪律的情况下,最终使焊口一次合格率达到100%,圆满完成焊接任务。

  技艺传承以精湛技艺培养焊接新生代

  “把焊接技术学好、学精,把师父的创新技艺传承下去。未晓朋始终坚持这个信念。

  在田湾核电建设中,未晓朋承担了田湾核电34号机组主管道焊接施工任务,由于该主管道是目前国内在建核电机组中焊接工艺最复杂、技术难度最大的主管道,壁厚大、管径大、拘束度高,目前只能采用手工焊的方法,且需配合多项热处理工艺。为了保证焊接质量,未晓朋通过反复练习熟悉焊材性能,摸索出一种非常实用的焊接方法,并分享给同事,一起克服了该主管道难焊接易返修的问题。带领班组成员,以一次合格率100%的成绩完成穹顶喷淋系统管道焊接任务,为国内最后一座M310堆型核电站完美收官,同年被评为国防邮电产业模范班组长。

  随着经验积累与能力提升,未晓朋已转向焊接管理岗位如今,他带领着一支300多人的焊工队伍,奋战在田湾核电 7号机组的施工现场。与其他机组相比,焊接量增加了40%,在技术精度、施工工艺、质量标准以及多工种协同作业等诸多方面,都对焊工提出了更严苛的要求仍然坚持深入施工现场,与焊工们并肩作战,及时解决施工中出现的各种问题,通过定期组织技术培训与交流活动,不断提升团队成员的整体技能水平。“现在数字化带来了更多便利。”在集装箱办公区,未晓朋轻点屏幕,各个焊接环节、焊接质量和操作标准都清清楚楚。“之前自己通过专研提高焊接水平,现在我通过对焊接标准化作业和质量进行数据分析,清楚找到问题所在,找到解决办法提高焊接质量,从而保障核电安全。”他介绍说,目前他所在项目焊接操作的平均合格率已经超过了97%,达到卓越焊接水平。这支焊工队伍展现出了超强的战斗力与高效执行力,连续8个月焊口完成量突破3万寸,同时,持证焊工利用率连续9个月稳定在80%以上,管道焊工效率更是连续8个月超出15/人天。

  考虑到项目部年轻焊工居多,且班组作业覆盖面广,他探索推行老带新互助模式,让经验丰富的成熟焊工与年轻焊工结对子“由于我之前的经历,我改变了‘给徒弟分配师父’的模式。通过双向自主选择不断激发工作热情。师父技术高才有人愿意跟,徒弟有热情才有人愿意收。

  未晓朋还肩负着焊工培训培养的任务为系统项目培养焊工27从零基础开始培训制定详细的培训计划规划考核周期每天检查练习试件并打分对每人的实际情况提出改进意见27名零基础焊工经过培训已经具备考试能力为整个焊接团队规划梯队式培养了后续的新生力量。

  在成绩和荣誉的光环下,未晓朋依旧执着地追求着理想,醉心于自己所热爱的焊工专业,抓紧学习,提高技能,力争在焊工技能方面,取得更大的成就。正是因为他的谦虚坦诚、乐于助人、勇于担当,成为了身边新一代焊工的楷模。在平凡的岗位上,未晓朋把精彩镌刻在那一根根焊条上,在电焊弧光中闪耀出精彩的人生。

责任编辑:王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