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 首页 ->中国电力新闻网-专题 ->走向我们的小康生活 -> “电”亮生活

大唐四川发电:秦巴山区点亮幸福光

来源:中国电力新闻网 时间:2020-12-18 15:23

 邹春蕾 孙岩辉 

  2016~2020年,大唐四川公司累计投入专项扶贫资金1695.4万元,真金白银投入贫困地区,真扶贫、扶真贫;“一村一方案”落实帮扶任务,选派4名政治素质好、综合能力强、不怕吃苦、甘于奉献的优秀扶贫干部深入定点帮扶村,勤勉奉献、砥砺前行,谱写了一曲大唐人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时代赞歌!

  新一天的太阳照常升起,万丈光芒照向群山层叠的峡谷沟壑,洒向松林茂密的丘陵平坝,也将秦巴山区千百年来的脱贫致富梦想照进了现实。2019年,大唐四川发电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大唐四川公司”)对口支援的6个省级扶贫点——高原藏区甘孜州康定市下火地村、得荣县布当村,以及秦巴山区苍溪县岫云村、三会村、凤山村、弓岭村,全部实现脱贫摘帽。

  “大唐四川公司自开展扶贫工作以来,高度关注‘三区三州’,发挥项目扶贫、产业扶贫的引领作用,以能源开发项目带动贫困地区经济发展;聚焦深度贫困地区和特殊贫困群体,坚持扶贫、扶志与扶智相结合,巩固脱贫摘帽成果,提高扶贫区域自我造血能力,推动革命老区和民族地区繁荣发展。”11月3日,《中国电力报》记者在大唐四川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朱利明的讲述里,读到了一则聚焦精准战深贫、咬定目标拔穷根的励志故事。

  扶志

  “以购代捐”让农民有尊严的脱贫

  蜀道难,难于上青天!一千多年前诗人李白笔下的蜀道,穿越时光隧道,在今朝早已变换模样。

  从四川省广元市苍溪县城出发,驱车沿着蜿蜒的水泥路盘旋而下,大约一个半小时,便可到达风景秀美的岫云村。只见这里薄雾笼罩,山色空蒙,空气新鲜湿润,似是云雾中若隐若现的仙境。“云无心以出岫,鸟倦飞而知还。”这个以陶渊明的词而命名的小村庄俨然一副世外桃源的神奇样貌。然而,因为身在群山丘壑之中,村民进出不便,岫云村一直非常贫困。

  “因为村子坐落在山脚,村民进出村都要走很长一段山路,极不方便。记得小时候每次回家都要翻山而下,碰上下雨天,道路泥泞,几乎连滚带爬。后来,是大唐集团为我们修好了通村道路,解决了村民出行及农副产品运输这个大难题。”岫云村党支部书记李君告诉记者。这位生长在岫云村的“85”后村支书,怀揣着让家乡脱贫致富的梦想,于2008年毅然辞掉在成都的高薪工作,回到村里当起了村干部。但面对一穷二白,没有路、旅游资源以及支柱产业的“三无”贫困村,李君纵有一身抱负也难以施展。

  要想富,先修路!作为对口支援单位,大唐四川公司对该村进行精准扶贫,首先从基础设施建设、产业发展项目、新农村建设、公共事业及社会管理项目建设等入手,先后投入帮扶资金350万元,帮助硬化村组道路8.9千米,实现全村6个生产小组全部通水泥路,相继帮扶岫云村购买6辆冷链运输车转运农副产品,打通了“田头”到“锅头”、农村到城市的流通产业链。

  进村道路通了,打通了李君的梦想之路,也打通了岫云村的脱贫致富之路。

  眼光敏锐、思维独到的李君,发现村里家家户户都有饲养家禽的传统,而城里人对原生态农产品的需求又日渐增长,他便考虑将两者对接起来。2011年,大唐四川公司帮助岫云村成立土鸡合作社,并在全国首创“远山结亲·以购代捐”模式,通过与城市的企业、家庭“一对一”“一对多”结亲,把村民的产品销售出去,实现贫困户有尊严脱贫、参与者得实惠回报的良性循环。

  在岫云村第一次“以购代捐”招采会上,大唐四川公司率先响应,与岫云村签订了长期采购协议,以略高于市场价购买村民的农副产品。此举对于刚刚起步的岫云村,犹如雪中送炭,大大增强了当地百姓勤劳致富的信心。

  找到了产业,打开了销路,2015年,岫云村正式脱贫摘帽。进入“后脱贫时代”的岫云村,有了更多新潮的致富金点子。2016年,“岫云村”品牌正式成立,大唐四川公司支持岫云村在成都开设全国第一家扶贫体验餐厅,通过“餐饮+农产品”销售模式,让食客在餐厅直接体验食物之余,还可在店内直接购买食材。同时,创新应用互联网思维,打造了“时光鸡”“岁月鸭”“年华猪”等11种家喻户晓的农产品,通过互联网的传播成功让这些农产品火出圈。

  如今,岫云村已从当地有名的“极贫困村”成为四川省首批“四好村”。“岫云村”不只是一座川北的小村庄,它已成为一种品牌,是连接城市和山区农村的窗口和桥梁,是新时代农村振兴创新之路的样本。它首创的“以购代捐”扶贫模式也被写进党中央国务院打赢脱贫攻坚战三年行动指导意见,在全国推广。2018年2月12日,在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四川期间主持召开的脱贫攻坚座谈会上,李君受到习总书记亲切接见,当面汇报了大唐集团对岫云村的帮扶脱贫事迹,得到总书记的认可。

  “雪中送炭之情最令人感动,沙漠送水之恩最让人难忘。非常感恩大唐集团,在我们最困难的时候扶了一把,到现在对我们的帮扶还在延续。”李君说。

  在岫云村一处山头,村民们集资建造了一座感恩亭,“脱贫感谢习近平,吃水不忘挖水人”14个大字熠熠生辉。举目远眺,只见暖日生辉,白云悠悠,脱贫致富后的岫云村,在秀美之外更添一层闲适静逸的光晕。那是被点亮的幸福之光,将生生不灭!

  扶智

  “文旅相融”建美丽生态乡村

  醉美梨乡,水墨苍溪;苍山溪水,五龙三会。钟灵毓秀的苍溪水,孕育了大美三会村。

  隐匿在山木林间的三会村,云雾缭绕,青山如黛,绿树滴翠,炊烟袅袅。步入村道,2000余亩红心猕猴桃、500亩罗汉果园沿着山坡次第铺开,好一派丰收好景;走入村中,整洁亮丽的柏油路和红色骑游道四通八达,一栋栋新居坐落在绿林间,人们笑容热情洋溢,好一幅安居乐业景象。眼前的一幕幕,很难让人相信,这里曾是远在深山人未识的落后贫困村。

  三会村地处四川盆地北部山区和秦巴连片贫困地区,土地贫瘠、产业单一、信息闭塞、设施落后,于2014年被评定为省级贫困村。

  “扶贫先扶志,治贫先治愚。”朱利明说。无独有偶,大唐四川公司在开展脱贫攻坚工作时,挖掘到了属于三会村独有的文化内涵,并以文化为支点,撬动村民脱贫致富。

  “三会村里有面‘红军墙’,讲述了一家三代接力寻亲,83年红军战士沈元江终于‘回家’的故事。这一段跨世纪曲折的寻亲之旅,牵出了英勇顽强、无坚不摧的红军精神,以及汉藏一家亲的民族大团结。大唐四川公司在开展对口帮扶工作中注重传承宣扬红军精神和红色文化,时刻激励三会村发展产业经济,助农增收。”朱利明介绍,大唐四川公司携手三会村,深入挖掘当地红色文化、川北农耕文化、民俗文化,创新采用“农旅结合、文旅相融”的方式,助力该村打造“康养旅游”美丽生态乡村。

  截至2020年,大唐四川公司累计投入扶贫帮扶资金500万元,帮扶该村恢复重建了多年前曾废弃的“文昌书院”,弘扬当地重文重教的传统;帮扶该村高标准建成骑游道4.5千米、游步道10千米,相互交错,四通八达;帮扶该村打造独具特色的“树尖上的餐厅”4处,均成为网红打卡地;开发精品乡村民宿酒店两处,散发着浓郁乡土气息的乡村“别墅”吸引不少省内外的游客前往旅游参观居住;建设教育教学研究基地,成为苍溪县红色革命教育基地和脱贫攻坚示范点;依托三会现代农业产业园,支持三会村打造农业文化,推出猕猴桃种植体验、猕猴桃采摘节等活动……一幅“春赏花、夏纳凉、秋采果、冬祈福”的“三会新蓝图”悄然绘就。

  2018年1月,三会村脱贫摘帽。2019年,三会村集体经济收入近50万元,村民人均纯收入超1.5万元。短短4年时间,三会村就摆脱贫困旧貌换新颜,大步迈入小康。

  在三会村昌石咀陡峭制高点,有一处标志性建筑——景云台。登上景云台,俯瞰三会全貌,道路、民居、广场、大园区、小田园、微庭院等美景尽收眼底,这一幅生产、生活、生态“三生相融”的和谐画面,正是秦巴山区农村脱贫奔小康的最佳注脚。

  产业扶贫

  能源项目带动贫困地方经济发展

  2020年10月19日,大唐亭子口水利枢纽迎来了一位特别的客人——老红军胡正先。

  胡正先是安徽六安人,1929年参加革命,1932年10月随红四方面军西征,爬过多座雪山,三过草地。1935年,胡正先参与强渡嘉陵江战役取得胜利,这片土地于他而言具有特殊的意义。今年汛期,长江洪水肆虐,胡老先生心中挂念嘉陵江,在家人的陪同下来到亭子口水利枢纽参观。

  在巍峨的亭子口水利枢纽坝顶,看着滔滔嘉陵江水,胡老先生感怀地说:“亭子口拦住了这么多次洪水,保卫了下游人民,我的家乡六安就因为没有亭子口这样的大坝保护,今年被水淹了,希望大唐集团也能去六安修一个亭子口。”

  嘉陵江,是四川的四大河流之一,江宽水深湍急,两岸多是悬崖峭壁。历史上,沿江流域的阆中、苍溪等地饱受洪水之苦。2013年,大唐嘉陵江亭子口水利枢纽工程建成投产,圆了川东北老区人民魂牵梦萦半个多世纪的“水利梦”。

  “得益于四川省丰富的光照、水利资源,大唐四川公司积极发展清洁能源项目,以能源开发项目带动贫困地方经济发展,探索出一条乡村振兴新路。目前,公司在四川省境内‘三区三州’贫困地区累计固定资产投资达762亿元,在役项目总装机约623万千瓦。其中,亭子口水利枢纽项目是川北最重要的民生公益性项目,为当地区域整体发展作出了有力贡献。”朱利明如是说。

  大唐亭子口水电公司总经理冯国忠进一步介绍,亭子口水利枢纽自建设后,承担着巨大的社会综合效益,是治水兴水的典范,被水利部定位为民生“一号工程”。“2018年‘7·11’,嘉陵江流域亭子口段面遭遇新中国成立以来最大规模洪水,洪峰流量25130立方米每秒。经过科学调度,亭子口水利枢纽成功将超50年一遇标准洪水削减至6年一遇标准洪水,极大程度减轻了下游城市防洪压力,避免了下游上百万群众紧急避险转移,为战胜长江2018年2号洪峰作出了重要贡献。”

  2020年嘉陵江主汛期,亭子口水利枢纽两次削峰,3次错峰,消减嘉陵江1号、2号洪峰达52%。8月16日,把今年最大洪水流量17900立方米每秒调减到15000立方米每秒,累计拦洪26.7亿立方米,相当于20个西湖的水量,为长江下游有效应对1998年以来最大洪水作出突出贡献,收到了水利部、长江水利委员会表扬信、感谢信。

  “广元1000吨级集装箱班轮顺利通过亭子口水利枢纽升船机,公益亭子口为川东北老区持续承担着责任和使命……”9月29日,冯国忠在朋友圈分享亭子口枢纽无偿为货运船开闸通航的消息,瞬间获得上百个点赞。

  2019年6月,亭子口水利枢纽投资超10亿元建设的通航建筑物(升船机)投入试运行,标志着该枢纽“防洪灌溉、城乡供水、清洁发电、拦沙减淤、拦污净水、交通航运”六大功能配齐。

  “最近我们还迎来一个历史性突破,10月26日,亭子口水利枢纽年发电量实现31.75亿千瓦时,首次达到设计值。截至当日,实现安全运行2634天,累计清洁发电近200亿千瓦时,上缴税收超13.5亿元。亭子口水利枢纽在实现自身发展的同时,逐步完善城乡供水、航运、拦沙减淤、梯级补偿、拦污净水等公益功能,真正做到造福一方百姓。”该公司党委书记李阳在言语间难掩自豪。

  在川言川,在川思川,在川为川。大唐亭子口人言如斯,行亦如斯,修建一座大坝,保一江安澜,造福一方百姓。

  大唐亭子口水利枢纽,已与这一方水土的命运紧紧相连。在建设初期,它推动3万移民和谐搬迁,实现了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建成投产后,它为秦巴山区连片脱贫致富助力续航。看,依仗着它所带来的安定,在下游十来公里的地方,没了水患的杜里坝正发生巨变——7年前,这里一片荒芜。如今,高楼大厦在这里拔地而起,万家灯火璀璨耀眼……

策划:黄颖 艾俊平 张子魁    执行:赵雅君 周小博    设计:张方方 于艺晨

Copyright@中电传媒新媒体编辑部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