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 首页 ->中国电力新闻网-专题 ->全国电力行业优秀党建成果巡礼 -> 思想建设

国网吉林四平供电公司:青年论坛,点亮青年思想航标

来源: 时间: 2020-10-10 14:10

  刘鑫  孙丰  陈菲  李雪  梁庭钰

  国网吉林省电力有限公司四平供电公司


  为帮助团员青年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国网四平供电公司团委以思想建设为突破口,通过创建“青年论坛”,着力解决公司青年“三化”问题,引导他们把个人理想同国家、民族的命运统一起来,同公司发展战略目标结合起来,鼓励他们以积极的奋斗姿态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四年多的实践中,“青年论坛”这个舞台被打造成导师传道的讲坛、青年交流的朋友圈、思想政治工作的讲习所,有效促进了团员青年的学习工作热情全面激发,涌现出了一批学习型、专业型、服务型青年人才,形成了论坛小舞台和工作大舞台的遥相呼应和良性互动。

  一、背景与意义

  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青年的价值取向决定了未来整个社会的价值取向,而青年又处在价值观形成和确立的时期,抓好这一时期的价值观养成十分重要。”当代青年面对着深刻变化的社会、丰富多样的生活、形形色色的思潮,更需要在思想上进行有力的引导。

  国网四平供电公司有35岁以下青年员工401人,占员工总数的17.5%。目前,企业员工老龄化严重,人力资源要素流通不畅,一定程度上阻碍了青年员工职业上升通道,导致青年个体普遍进取意识不强,存在等、靠、混思想,队伍凝聚力缺失,企业发展后劲不足。经过调研,公司青年中普遍存在“三化”现象:一是价值观念自由化,自我意识较强,不愿接受束缚,更注重短期的既得利益;二是知识来源碎片化,更多元、更芜杂,缺少有效整理和深入的思考;三是责任意识局限化,关注自我感受,不注重团队协作。

  要扭转这种被动局面,需要激活青年的自我价值感、调动青年主观能动性,提升团组织的感召力,引导青年实现思想境界和行动自觉的双提升。国网四平供电公司团委针对青年的个性需求、认知需求、成长需求和服务需求,创建“青年论坛”,旨在为青年提供展示的平台,帮助青年提升认知水平,拓展工作视野,实现自我价值,进一步提升团组织感召力。

  二、做法与经过

  (一)抓好关键环节,夯实论坛基础

  1.建立讲师库。一是以多种形式挖掘讲师人才。通过基层党团组织推荐,个人自荐,他人举荐的形式,在团员青年中广泛发掘有热情,有特长,有才华的讲师人选,营造“人人皆可参与,用心就能成功”的良好氛围,建立既有代表性,又有广泛性的青年讲师库,目前讲师库登记人数46人。二是以团队合作进行话题研究。按照个人兴趣、专业特长、经验履历对青年讲师进行分类标签。以抢票夺旗的方式组建讲师团队,根据论坛话题发布夺旗令,规定每个标签类型讲师人数,青年讲师抢票进入讲师团队。每位讲师不能同时进入两个团队,队内通过公开竞选的方式确定1名队长,在课题研究期间全面负责队内人员管理,组织协调等工作。同一批人员不能连续3次进入同一团队。三是以退出机制保证讲师团活力。建立“能进能出”的讲师机制,采用个人申请,组织评价等多方式退出机制,最大限度确保讲师团活力。

  2.建立导师库。为保证青年论坛顺利开展,确保论坛话题内容政治方向正确,专业技术可行,建立青年讲师导师库,指导青年讲师开展论坛话题研究。一是组建系统内外导师团队。邀请吉林师范大学和四平市委党校知名专家学者,作为政治理论、礼仪规范等方面的导师;采用组织推荐和个人自荐的方式,聘请公司领导班子成员和各专业专家人才,作为专业技术导师,打造全方位、立体化导师团队。二是建立双导师机制。每个讲师团队均配置1名内部导师和1名外部导师。采用双向选择方式确定导师配置。讲师团队根据话题内容和队内成员意见,分别向1名内部导师和1名外部导师发出邀请;收到多队邀请的导师选择1个团队进行指导,仅收到1队邀请的导师直接确定为该团队导师。连续3次未得到导师选择的团队,由公司团委为其指定2名导师。三是建立导师聘用机制。每位导师聘任期为1年,聘任期结束后,根据导师个人情况,青年讲师评价和组织评价,确定是否队导师进行续聘。

  3.建立“四维”话题库。一是政治思想库。围绕马列主义经典原著、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党章及党内法规、党风廉政建设、党史国史团史、世情国情省情企情等方面建立话题库。二是专业技术库。围绕安全生产、营销服务、电网建设、“放管服”改革、科技创新等方面建立专业技术库。三是兴趣话题库。根据青年讲师兴趣爱好,围绕中外历史、天文地理、自然科学、时政要闻、读书分享、健康生活、体育竞技、音乐鉴赏等方面建立话题库。四是流行热点话题库。围绕时下流行热点问题,遴选思辨性强的话题建立话题库。

  (二)立足青年需求,提升论坛质效

  1.开展多种素质培训。一是进行演讲礼仪培训。邀请吉林师范大学导师,对青年讲师从服饰、妆容、言行、举止进行培训,培养青年讲师自信、自然的台风,协调的肢体动作和迅速的应变能力。二是素质拓展培训。开展综合能力训练、素质拓展,提高青年讲师的组织领导能力、思辨能力、语言表达能力、沟通协调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和心理抗压能力。三是进行现场实地教学。开展“沉浸式”现场教学,组织青年讲师参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革命遗址,观看爱国影片,组织重温入党、入团誓词,开展“重走抗联路”等主题活动。依托公司重大工程、重点项目开展学习实践活动。着力提升青年讲师对党史国史团史、世情国情省情企情理解力。

  2.采取多样选题方式。一是团委规定选题。围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不忘初心 牢记使命”主题教育等问题,由公司团委选定论坛话题,青年讲师在导师的指导下,采用舞台剧、诗朗诵、小品等多种符合青年人审美特点的方式进行讲述。二是举办试稿会选题。公司团委定期举办试稿会,由讲师团队根据准备情况申请报名。试稿会观众由公司团委委员、讲师导师和青年讲师代表组成,根据讲师试讲表现进行投票,得票前两名的团队进入青年论坛正式排期,其他团队继续完善稿件。连续3次试讲会都未通过的团队自动解散。三是青年投票优选话题。围绕流行热点问题,组织团员青年进行投票,对得票最高的话题发布夺旗任务组建团队,结合试稿会确定讲述团队。

  3.加强多维计划管理。一是年度计划。结合五四青年节、“七一”等重要时间节点,全国“两会”、中考、高考等重大事件,春节、国庆等重要节假日编排年度论坛计划。二是季度计划。结合春检、秋检、公司各项重点工作,青年讲师团队话题准备进度制定季度论坛计划。三是临时计划管理。根据流行热点话题,和讲师团队实际工作能力,及时调整青年论坛排期。四是建立双周团队汇报机制。每个团队每两周要同导师举行一次话题研讨会,其他时间可自行组织队内研讨,每次研讨要保留研讨记录。

  (三)深化多维管理,促进论坛发展

  1.分类观众分类评级。一是导师观众。每场论坛邀请3-5名讲师导师到现场进行观摩,讲师演讲结束后,从不同方面对现场表现进行点评,并进行打分,打分权限按3倍进行计算。二是邀请观众。公司团委根据团员青年日常活跃度,往期论坛话题参与程度等情况,每期邀请20名观众和公司团委委员、各团支部书记组成大众评审团进行现场观摩,根据青年讲师表现进行打分,打分权重按照1.5倍进行计算。三是抢票观众。每期论坛公司团委拿出50个名额进行限时抢票,抢票观众同样对青年讲师进行打分,打分权重按照1倍进行计算,抢票观众的参与程度越高,被选为邀请观众的可能性越大。

  2.多维度积分管理。一是确定话题难度系数。公司团委组织青年讲师和导师团队,对话题库内话题逐一进行评价打分,综合考虑打分结果,确定每个话题的难度系数。二是导师打分。每个团队的2位导师,根据队内青年讲师的日常表现,对每名队员进行打分,打分权重为1倍。三是队内打分。队长根据每一名队员在整个话题准备过程中的贡献情况进行打分,并通过队内会议讨论确定队内打分结果,打分权重为1倍,打分结果报公司团委备案。四是现场观众评价。现场3类观众打分结果,按照队内打分比例,分配给团队内每名队员,作为现场表现得分。五是结果结算。每名青年讲师的得分为(导师打分+队内打分+现场观众评价)*难度系数。

  3.论坛成果管理。一是设立论坛交流专区。在内网网页和外网微信公众号开辟青年论坛专区,展示青年论坛现场实况,开发论坛全文讲稿,组织全体团员青年在线互动交流,四年累计举办论坛25期,5000余人参与现场讨论或网络交流二是发行论坛专著。依托青年论坛,成立青年文学社,编辑整理论坛文稿,整理出版专著《青春的脚印》收录历届论坛文稿共22万字。三是实现推优荐才。青年论坛开设以来,在16个岗位中成功打造青年偶像25名。公司各专业部门主动向团委征求意见,选调9名青年讲师进公司本部工作。

  三、成效与反响

  “青年论坛”坚持问题导向,精准对接青年所思所想所盼所求,逐一给出答案。其思想上,精准对接青年思想多元多样多变的特点,为青年成长标注了“新航标”;其责任上,精准对接青年想建功立业却不知道干什么、怎么干的现实,为青年成长明确了“新使命”;其能力上,精准对接青年能力素质和专业素养短板,为青年成长规划了“新目标”;其组织上,精准对接青年对团组织依赖度不高的实际,为青年成长建起了“新家园”,有力地促进了青年的健康成长和快速成才,在服务青年成长成才方面探索了一个可借鉴可复制可推广的成功经验。

  四、经验与展望

  四年以来的实践证明,内容不断充实、形式不断丰富的“青年论坛”是在引领青年思想、服务青年成长方面的一个可借鉴易复制能推广的成功经验做法,其优点如下:

  一是两套师资队伍充分利用了现有培训资源。通过与组织部、人力资源部合作,在各类培训班中选择高水平的专家学者为青年授课,更有效率地利用了企业培训资源。二是三类课堂场所活动不受客观条件限制。青年论坛活动主要在会堂、施工现场和纪念馆开展,这三类场所开展活动不受时间、天气、资金等外在条件限制,便于长期开展活动。三是四种教育方式更有利于青年成长。青年论坛融合讲解演说、互动交流、环境沉浸、现场体验等四种教育方式,相比传统的论坛和课堂的授课模式更加活跃,增加了课外实践和延伸教育功能,更能调动青年参与热情,对青年培养工作更具有实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