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 首页 ->中国电力新闻网-专题 ->全国电力行业优秀党建成果巡礼 -> 创新与实践

北京天宁华韵文化科技公司:创新“党建+服务”模式 助力“天宁1号”品牌建设

来源: 时间: 2020-09-21 18:18

  王建新  李娜  杨崴崴  石向言  陈滢
  北京天宁华韵文化科技有限公司


  一、背景与意义
  2016年10月28日,“天宁1号”文化科技创新园(以下简称园区)一期工程正式投入运营。该园区是中国华电集团公司利用老旧能源产业转型文创产业的首例项目,是在原北京第二热电厂的基础上,将工业遗迹与文化、科技、金融等元素进行融合重生,打造成首都核心功能区具有国际水准、产业高端、行业领先、业态丰富的综合示范性园区。其发展经历了快速从1.0版到4.0版的进化,现已向5.0版积极探索。
  面对文创产业愈发激烈的市场竞争,园区品牌建设在文创园区发展进步中起着关键作用。根据走访情况,发现园区与入园企业主要是业务上往来,入园企业之间平素并不往来,急需破冰;园区是一个24h开放的公共空间,周边社区居民中的老年人大都还停留在“老二热”的记忆,并不知道这里已经被改造成为文创园区;青年人知道这里被改造成文创园区,但并不知道是一个公共开放的空间;孩子们的认知则是,这是一个工作单位。面对上述问题,针对入园企业,开展挨家走访、深入调研了解入园企业,其中有6家“国”字头企业均设有党组织,在岗党员人数不多,党员年龄结构年轻化,有活力、思想活跃,有参加集体活动的意愿,但组织经验不够丰富。关于园区周边社区居民方面,从园区所处二热社区党组织着手,走访沟通交流,寻找契合点。
  党的十九大明确提出:“坚持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公司领导班子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结合调研、沟通交流情况,认真研究讨论,以“大党建”思维,创新“党建+服务”模式,主动迎上去,亮出“天宁1号”品牌的红色肌底,打破壁垒,与入园企业、属地社区、周边企事业单位的党组织,同学习、同活动、同交流,提升归属感,增强信任,继而提高知名度、美誉度。“党建+服务”模式的提出为“天宁1号”品牌树立形象、扩大影响力指明了新的工作思路,做出了有益的探索,这是基层党组织发挥核心作用的直接体现,是实现园区高质量发展的迫切需求,是进一步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内在动力。
  二、做法与经过
  “党建+服务”模式,一方面以“天宁1号”园区为物理空间,持续开展系列红色教育实践活动;另一方面围绕入园企业需求,积极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第一时间靠上去;再有以党建引领,为周边社区居民持续输出文化服务新体验,提升居民幸福感和获得感。主要从三个维度助力“天宁1号”品牌建设。
  (一)打造党员学习互动平台,赋能品牌园区红色文化属性
  1.以文聚人,增强品牌凝聚力
  政治文化是党的信仰之基,天宁华韵旗帜鲜明地弘扬先进政治文化,以此为吸引力,与6家入园企业党组织建立微信群,达成党员同学习、同交流、同进步的共识;与属地社区党委密切联系,相约共同开展主题党日活动,加强党员思想教育;与园区周边国企、事业单位党组织畅通联系渠道,资源共享,共同开展红色教育实践活动,在交流分享中促进学用相长。
  2.以文化人,加大品牌渗透力
  园区不断创新政治文化教育的载体、形式、方法和手段,在继承传统中弘扬政治文化,在开放交流中丰富传播政治文化。自2018年下半年起,园区以“壹空间”剧场、观宁阁等自营空间为载体,整合园区资源,组织入园企业、周边企事业单位、社区居民举办党员活动。从2019年起,活动以每月1次的频率组织开展。每期活动内容均通过公司支委会研究审议再组织开展。活动形式以在园区内举办红色展览、上党课为主,先后携手北京市西城区史志办举办了《以档为证,以史为鉴——西城区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专题片展播、西城区档史展、纪念李大钊同志诞辰130周年专题展览,联合西城区统计局举办迎“八一”统计新长征红色观影等活动;邀请党史专家上党课,讲授《中国共产党全国代表大会纵览》,解读《李大钊生平》等。组织到园区外开展红色教育实践活动,如清明节前期,组织参观李大钊故居……通过多种学习形式,传递党的声音,加强理论武装头脑,教育引导党员坚定理想信念,积极发挥先锋模范作用。根据活动签到的数据统计显示,每场活动,最多时有200多人参加,最少时100余人参加,广大党员参与度热情高,获得较好反响。
  (二)打造志愿服务平台,提升品牌园区知名度、美誉度
  通过不懈努力,以服务社会、回报社会为己任,天宁华韵将党组织的聚合力量和员工的整体向心力传递到社区居民中,促使品牌效应深入民心。园区成立了以党员为主的“天宁1号”志愿服务团队,主动迈入社区,关注弱势群体,依托社区居委会“邻里一帮一”活动结对子,实施精准服务;与周边社区居委会共同开展“拥军优属”活动,慰
  问驻地消防官兵;深度融入社区,参加义务献血、爱心捐助等活动,以个体的善举,日渐积累成为品牌建设软实力的彰显。
  天宁华韵公司党支部以履行社会责任为己任,以社区居委会为桥梁,实行群众需求与党员服务有效对接的常态化服务模式,利用自身空间资源,举办中医健康养生知识讲座、七夕交友等公益活动;助力青少年全面成长,为新华小记者活动提供社会实践基地,为周边中学十四中提供摄影基地;营造“邻里一家”和谐氛围,承办园区附近幼儿园室外运动会、“庆六一”文艺汇演,承办社区新年联欢会,以西城区“阅读春天”活动为契机,引入24h城市书房,彰显美德善行,提高社会贡献度,不断深化品牌内涵。
  聚焦入园企业发展及创业创新人才生活、工作需求,天宁华韵党支部牵头与人才交流中心以及公安、劳动、民政与社会保障等政府职能部门紧密联系,举办政策解读讲座,提供法律和政策服务等,及时为入园企业提供有效服务和帮助;以节日为主题举办入园企业专属活动,活跃园区工作氛围;做好入园企业之间优势互补的纽带桥梁,穿针引线,促成新华网《追梦中国人》专刊采访宣传古玉文化馆,中网投参观学习新华网MR演播室等,打开园区企业内部良性互动的新局面。
  (三)打造文化科技体验平台,为民服务提高品牌园区影响力
  按照“党建带群建,共建促发展”思路,以党群一体化工作模式,大力推进文化惠民,持续向周边输出“天宁1号”品牌的公共文化服务,不断提升周边居民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从2018年开始,作为北京国际艺术周分会场,连续两年举办“天宁1号”艺术节,为周边居民展示在地创作的艺术之美,感受音乐、艺术生活的沉浸式体验等;以中国华电集团公司“度度关爱”品牌优势为依托,举办公益电力科普活动;携手北京市西城区非遗中心,推出非遗民俗手工制作公益活动等。截至2019年12月,年内举办文化服务活动104场(商业活动87场,公益活动17场),来园人数3万余人,比2018年全年活动场次多出53场(商业活动多出46场,公益活动多出7场)。
  三、成效与反响
  天宁华韵公司通过创新“党建+服务”模式,把“天宁1号”园区打造成集园区、园区企业及周边企事业单位党员、群众思想教育、文化艺术、身心健康和社会实践于一体的教育活动新平台,文化交融平台,在这里实现跨经济、跨行业、跨单位、跨社区的同学习、同活动、同交流、同实践,在塑造品牌形象的同时,也扩大了品牌影响力,形成了文化自信影响力载体,以品牌园区文化建设带动园区又好又快发展。
  参与活动的“人脉圈子”从最初的园区周边1家国企单位、1家事业单位、1家社区单位及所辖小区居民,扩展到周边2家社区单位及所辖小区居民、3家事业单位主动联系园区,要求参加活动,有的要求到园区开展党员实践活动,有的邀请我们到对方单位做党支部交流学习,比如2019年6月,北京西城统计局和北京晚报的支部共建活动邀请园区一同开展,7月,中国“一带一路”先后两期援外培训班课外实践活动选择到园区参观调研……越来越多的企事业单位“看到”园区。再比如园区微信公众号,2018年底园区微信公众号粉丝数为370,2019年底微信粉丝数涨至725;2018年单篇微信公众号最高浏览量608,2019年单篇微信公众号最高浏览量984。而这些活动的成功举办,更是受到人民网、新华网、新京报、北京电视台等主流媒体越来越多的关注,据不完全统计,截至2019年底,年内园区主办活动的相关新闻社会报道86次,同比增长211%。
  2018年受邀成为全国老旧厂房保护利用与城市文化发展联盟理事单位,入选《北京市保护利用老旧厂房拓展文创空间案例评析》,荣获2018北京国际设计周设计之旅分会场、“华夏银行杯”2018北京市文创大赛的文化教育分赛区、西城区最佳组织奖和最具特色场地等一系列荣誉称号,2019年荣获北京市首批“北京市文化创意产业园区”,并作为北京城市更新典型案例,入选BTV新闻频道的十一特期节目《70年北京记忆》,其成功转型经验在国务院国资委交流期刊发表。可以说,“党建+服务”模式的应用,将更多的社会责任、政治文化纳入了品牌创建范围,用更广阔的空间提升了品牌服务的传播能力,进一步扩大了品牌影响力,赢得了政府和社会各界的一致好评。
  四、经验与展望
  传承红色基因,是我们文化自信的源头活水。园区通过“党建+服务”模式把政治文化的影响力、渗透力植入“天宁1号”品牌理念,既增强了基层党建的凝聚力,也沉淀了品牌的厚度,缔造了品牌的高度,“天宁1号”品牌建设取得了明显成效。这对新形势下如何进一步加强党的建设与生产经营深度融合,如何更好地依靠人民联系人民,如何密切党群关系,做出了一些有益的探索和启示。园区品牌的建设是一个持久的过程,需要时间的沉淀,下一步公司将根据市场和自身发展情况,不断扩充“党建+服务”模式的内涵外延,对品牌进行自我维护和提升,使之达到一个新的高度,从而不断进一步扩大品牌影响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