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
  • 陇上孟河

  • 中电智媒IOS版

  • 中电智媒安卓版

X

新形势下构建党的政治理论“学”“运”体系的探索与思考

来源:​《中国电业》 时间:2021-09-13 16:54

新形势下构建党的政治理论“学”“运”体系的探索与思考

国网甘肃省电力公司平凉供电公司 冯侃

  深刻认识新时代推进党的政治理论在基层落地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加强理论建设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和“传家宝”。我们党始终将思想建党牢牢抓在手上,高度重视理论建设和理论指导,推动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实现了中华民族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体现出先进科学理论的强大引领作用。

  加强理论建设是解决实际发展问题的“金钥匙”。在能源互联网建设和电力体制改革政策的双重推动下,以理论思维和科学方法推动电力企业发展极具重要性和紧迫性。

  当前,部分基层党组织党的理论宣贯缺乏落地载体,理论宣贯队伍不够专业化,加之社会价值理念的多元化影响了广大党员的政治判断力,党的理论落地不实、落地质效不高等问题仍然存在,推动党的政治理论落地任重道远。

  准确把握好党的政治理论落地的三个辩证关系

  把握好“全面学”和“重点学”的辩证关系。学党的政治理论,要全面通读,也要重点精读。

  把握好“快学”与“慢消化”的辩证关系。学要讲究速度,也要讲究深度,只有将学到的知识逐一吸收转化为自己的见解,才能学有所成,学有所获。

  把握好“强理论”与“重实践”的辩证关系。学懂弄通,终究要落到做实上,也只有真学真懂、融会贯通,才能在做实上见功夫、出成效。既要加强理论学、增强理论思维、掌握科学的工作方法,也要充分发扬理论联系实际的优良作风,不断提高运用理论解决各种复杂问题、应对各种风险挑战的能力。

  统筹处理好党的政治理论落地的三个主要矛盾

  统筹处理好党的政治理论落地的必要性与基层实践理论指导需要性之间的矛盾。基层党组织基础管理水平参差不齐,所需的理论指导侧重点和指导力度有所差异,要针对性进行宣讲,实现基层党组织全面提升、快速发展。

  统筹处理好党的政治理论专业性与党员认知程度之间的矛盾。普通党员与党员干部因所学、所见、所识的层面不一致,对于党的政治理论的理解和接受能力有所差异,要结合宣贯对象理论水平分类实施,实现党员、干部全覆盖。

  统筹处理好党的政治理论单一价值理念和党员多元化理念之间的矛盾。受到网络媒体多元化思想的冲击,部分党员呈现价值理念多元化、理想信念不坚定等现状。要加强政治理论教育,引导党员坚定理想信念,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新时代推进党的政治理论在基层落地的具体举措

  本文把握党的政治理论与企业发展的契合点、与基层党组织工作的切入点、与党员思想建设的结合点,围绕政治、机制、组织、队伍、载体建设,探索构建党的政治理论落地体系,为推动党的理论在基层党组织落地提供路径支撑。

  加强政治建设,提高“三种能力”

  狠抓研判分析,提高政治判断力。以战略性、系统性、前瞻性研究谋划,增强科学把握形势变化、精准识别现象本质、清醒明辨行为是非的能力,仔细辨别身边存在的忽视政治、淡化政治、不讲政治等错误行为,抵制腐朽思想和各种不良风气的侵蚀。

  狠抓政治学,提高政治领悟力。强化政治学,提升自身思考对策、解决问题的能力,在面对重大问题时从理论上解决怎么看、怎么办的问题。经常性开展“政治体检”,不断强化按程序办事、按规则办事的意识,不断提高政治领悟力。

  狠抓政策落实,提高政治执行力。认真贯彻执行党中央的决策部署,不讲条件、不做选择、不搞弹性、不搞变通,确保党的各项决策部署落到实处,取得实效。聚焦国家电网有限公司“十四五”发展目标,加强思路谋划,扎实推进电网建设、改革创新等重点工作,加快建设具有国特色国际领先的能源互联网企业。

  加强机制建设,构建“三级三学”体系

  依托市、县、班组三级党组织建立完善的传播机制,针对性开展理论宣讲。

  建立“心学”机制,提高学主动性。实施党支部书记头雁工程、党员素质培优工程,通过开展红色教育、思想大讨论,力促广大党员干部修好“心学”,打牢理想信念宗旨根基。深化榜样引领,大力开展“感恩、忠诚、争先”主题文化实践,深入学廖俊波等重大先进典型人物事迹,引导党员干部对标先进找差距,提升思想觉悟。

  建立“导学”机制, 提升学参与度。建立“支部书记论坛”,开设“头雁讲堂”,组织党员干部带头参与理论学互动。广泛开展调研,以问卷调查、谈心交流等多种方式,深入了解党员在理论学方面存在的需求和困难,针对性开展学教育,增强党员知识获得感和学积极性。

  建立“讲学”机制,增强学感染力。将身边典型模范、本地历史文化等融入理论宣讲,广泛深入开展“讲理论、讲政策、讲文化,进机关、进基层、进班组”为主题的“三讲三进”基层宣讲活动,确保各级党组织党员全覆盖。

  加强组织建设,实施“两个工程”

  只有充分重视并强化党的基层组织建设,严密党的组织体系,才能为党的理论在基层党组织落地提供坚强组织支撑。

  实施党支部精益化管理提升工程。实施差异化考评,建立双月督导、末位激励机制,对考核排名末位且问题整改不及时的党支部分程度给予约谈、红牌、黄牌警告,持续推进党支部标准化建设。针对基础薄弱单位进行驻点帮扶,夯实基层基础。

  实施“青马”工程。紧抓青年党员理论学教育,实施“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举办“青马工程”培训班、大讲堂,设立“青马”研社、培养基地。强化政企联合,与地方团组织开展联建共建,打造“青马”学新载体,提升青年员工理论素质。

  加强队伍建设,打造“三有三高”队伍

  培育有信仰、政治觉悟高,有素质、理论素养高,有想法、业务水平高的理论工作队伍,充分发挥理论骨干的桥梁和引导作用,推动党的政治理论深入基层。

  打造理论骨干队伍。以个人自荐、支部推荐、择优吸收等方式,选拔建立一支政治立场坚定、文化程度较高、理论基础扎实、语言表达能力强的理论骨干队伍。加强管理培养,严肃奖惩激励,实行末位淘汰制,激发理论骨干积极性。

  提高理论骨干素质能力。定期邀请专家进行专题辅导、理论讲解,组织开展实践锻炼及学考察,针对性开展分析研究、座谈交流,提高理论骨干运用科学理论观察、分析、认识和解决问题的水平,培养一支具备“提笔能写、张口能说”的理论骨干队伍。

  充分发挥理论骨干帮带作用。组织理论骨干开展“理论学说”大讲堂,融合典型案例、工作实例等元素,进行线上线下宣讲解读,让群众愿意听、听得懂、记得住、会运用。通过微信公众号、公示宣传栏等平台开设“理论答疑窗”,定期开展答疑解惑,为职工引路。

  加强载体建设,打造“四个平台”

  利用新媒体、红色资源以及党内组织生活,丰富学载体,实现多维度理论供给。

  深化固定动作,打造理论学平台。将党的政治理论融入党委理论中心组、支部“三会一课”,作为固定内容深学再学。开展组织生活情景演练、沉浸式学等特色活动,增强党内组织生活的吸引力,激发党员学兴趣,深化理论学成效。

  立足互联网思维,打造掌上学平台。充分利用微信群、微信公众号等新媒体,举办“支部书记大讲堂”“党建小课堂”等微课堂,建立丰富的掌上理论学资源库,引导党员随时学及时学。

  用好红色资源,打造实景学平台。依托红军长征纪念馆、革命战争遗址等红色阵地,建立党员教育基地。以白银会宁、庆阳南梁、平凉界石铺等红色革命圣地为载体,开展红色实践教育直播、红色故事分享等活动,增强红色教育的吸引力和感染力。

  创新活动形式,打造实践学平台。组织党员领导干部深入基层、班组开展现场宣讲,促进党的理论入脑入心。在基层班组、供电所设置“红色小喇叭”“红色台阶”,将党的理论知识潜移默化融入党员日常生活。

责任编辑:于彤彤  投稿邮箱:网上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