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
  • 陇上孟河

  • 中电智媒IOS版

  • 中电智媒安卓版

X

华东送变电退役军人班组“利刃班”:脱下军装还是兵

来源:《中国电业》 时间:2021-08-10 15:11

脱下军装还是兵

——记华东送变电退役军人班组“利刃班”

华东送变电工程有限公司 田婧 张怡

  “到,到,到!”4月20日清晨6时,一声声响亮的回答犹如“穿云箭”一般划破了驻马店寂静的天空。这里并不是想象中的军营,而是距离上海800千米之外的±800千伏陕湖线工程驻地,一支着装整齐、步调划一的队伍,迅速集合完毕,开起了现场“最早”的站班会。

  这个时刻延续军人作风的班组正是华东送变电工程有限公司线路专业首个主要由退役军人组成的自有班组,含退役军人23名,平均年龄不到30岁。他们中有的曾在新疆喀什戍边卫国,有的曾在辽海海域执勤巡逻,有曾执行过重要武器运输任务的火箭兵,也有默默奉献做好服务保障的后勤兵。从“脱下军装”到“换上工装”,他们以新身份加入“电网铁军”,从“零基础”到“证书在手”,从“爬塔腿抖”到熟练登高,从“无从下手”到“得心应手”,面对新的挑战,他们凭借着军人坚韧不拔的本色出色完成身份的转换。

  不言难苦 登高无畏

  “长跑、射击、搏击我们都会,但是80多米的高处我们可没去过。”在大家的印象里,军人总是无所不能,但是,当“利刃班”遇上了“登高作业”,故事也突然有了悬念。

  ±800千伏陕湖线是特高压工程,每基塔足足有80多米之高,相当于26层建筑的高度。“利刃班”虽然已经经过前期登高培训、取证和实操,但是看向塔顶的那一瞬间,还是忍不住心跳加速了。

  看到有的人紧张到腿抖,有的人紧紧抱住铁塔主台不肯往上爬,老班长杨照林心里有了数。他决定鼓励大家从10米高度开始尝试,哪怕第二天只比第一天多10米。

  这种“蜗牛”训练法十分有效,每天起床一睁眼,他们就开始准备登塔,从10米到15米到40米再到80米,班组里热闹了起来,“我今天可以登上40米了”“我来作示范”,大家你追我赶、暗暗较劲,不到十天,“利刃班”终于成功登上了“光明顶”。

  流淌在他们血液里的不服输、不怕难,是战胜一切困难的法宝,也是电网铁军攻坚克难的通关秘笈。

  目标在前 使命必达

  从部队士兵到电网建设者,身份变了,岗位变了,他们却依然以服从命令为天职。

  班组成员杨洋,今年26岁,年轻的他曾服役于大连海军某舰队。海面巨大的风浪让舰艇也跟着上下颠簸,持续的剧烈晃动让人站都站不稳,他和班长要用绳子把身体紧紧绑在执勤台上,才不会被晃下来。整整一个晚上,他们几乎是一边坚守执勤一边抱着垃圾桶呕吐。最严重的一次,他一下船就不会走路了,哐当一声摔倒在地,晕了过去。有了这段难忘经历,他对自己很有信心,地面上的工作还能难到哪里去呢?而白江线复测工作让他意识到自己“轻敌”了。

  白江线(鄂3标段)途经无人区,3月的无人区,一会儿下雨,一会儿又下起了雪,入骨的寒意冻得他们一路瑟瑟发抖。更令人头疼的是有些地方简直就是无路可走,唯一的道路是一条与地面近乎垂直的峭壁路。

  杨洋看着师傅们在前面灵活的爬坡带路,不服输的他借力峭壁上长出的竹子缓缓地往上爬,双手早已被划破,本以为自己当过兵,身体素质优于常人,没想到没一会儿就体力不支,倚靠在山壁上爬不动了。领队的老师傅看出了他的疲惫,伸出了手,一点点把他拉了上去。面对意料之外的艰辛,他咬牙坚持下来,和师傅们一起完成了白江线160余基桩位的复测工作,还学会了使用GPS复测,最让他骄傲的是对于测量精度要求很高的方位桩,他也能保证误差不超过1分30秒。

  敏而好学 突飞猛进

  每次谈起组员的学习能力,班长杨照林师傅总是竖起大拇指。

  班组成员王冠曾服役于新疆喀什某陆军部队,来自南方的他适应能力特别强,不仅很快习惯了祖国大西北强烈的紫外线,也习惯了每天训练不断形成的新创口,更习惯了每天执行好上级的命令。

  加入华东送变电工程有限公司后,他有了新的领悟,当好一名“送电兵”,仅仅执行好上级命令是不够的,还需要勤于学习,练就过硬本领。他脑海中更是常常想起老师傅王建明对他的叮嘱,脱下军装还是“兵”,对自己的要求不能放松,别人能考取的证书,我们一个也不能少。除了王冠,“利刃班”的其他人总是利用夜间时间在宿舍里学习理论知识,其中60%的人已考取了登高作业证。正是在他们的不懈努力下,“利刃班”才能保持着前进的冲锋姿态。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利刃班”的成员们也明白,纸上谈兵是远远不够的。

  “换铁”之于经验丰富的华送人,往往都是小事一桩,对于“利刃班”来说却是人生头一遭。在地面上举起100斤和在高空举起100斤有区别吗?换过铁的施工人员都知道,后者明显更重,因为空中更难聚力。“我在部队里连200斤的圆木都抱过,这点铁不算什么。”曾经是榴弹炮连队员的陈志强一开始不以为然,等他爬上塔身与其他三位共同发力时,才发现这百斤竟比千斤还要重,额上也早已渗出了细密的汗珠。

  听着两位老师傅的塔上教学,陈志强和张乾坤按照卸螺丝钉-调换铁的方向-紧固螺丝的步骤,小心翼翼地调转了方向,完成换铁全流程,在自有班组“自己干”的道路上又踏出了一步。除了这项“小技能”,组塔、验收、消缺、高空作业,“利刃班”正在一项一项集齐所有技能。

  就这样,曾经是人民军队为人民,现在是人民电业为人民。无论是在保家卫国,还是在建设祖国,“利刃班”都用最“铁”的意志、最“铁”的担当实现了华丽转身。

责任编辑:于彤彤  投稿邮箱:网上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