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
  • 陇上孟河

  • 中电智媒IOS版

  • 中电智媒安卓版

X

70周年丨陪伴与激励

来源:​《中国电业》 时间:2020-10-16 16:42

国网四川泸州供电公司 张跃

  从事新闻宣传工作,习惯了收藏登载有自己采写稿件的样报样刊。 

  近日,获知《中国电业》杂志即将迎来创刊70周年,我欣然翻出珍藏在柜子里的好几本《中国电业》杂志,再次细细品阅自己在不同年份发表的作品,瞬间感叹时光荏苒,不禁思绪万千,更感谢这本杂志多年来对我这样的基层作者一视同仁所给予的认可与鼓励。 

  《中国电业》杂志一直体现着厚重、进取、深度、独家的办刊风格。作为拥有国家能源眼光的月刊(现由国家能源局主管,中电传媒集团主办),面向全国发电、电网、电建、电气装备制造以及新兴能源行业等宽广领域。通过这本月刊,各地各级电力单位相互交流探讨好经验、好做法,为各单位提升工作质效提供了高效途径。 

  对基层作者而言,这本杂志可谓高端大气上档次,稿件偶尔能被采用,难度不小,因此带来的惊喜也是可以理解的。这些年来,我若干次鼓起勇气,向《中国电业》杂志投送了自己认为比较贴合用稿要求的人物和事件通讯。自己心想,敢不敢投稿是我的事,用不用稿就是杂志社的事了,但不投稿,就连机会都没有啊。没想到,这么些年执着坚持下来,真就还被采用了那么几篇,虽然数量不足挂齿,但确实是对自己的一份超强刺激,大大增强了写作的信心。 

  每每投稿后,还会产生一个奇怪的念头——既希望接到编辑的电话,又怕接到电话。因为,接到电话,说明稿件有了被采用的希望,但也可能面临需要补充文字、补拍照片甚至修改稿件的情况,担心达不到编辑的要求,让他们失望,也让自己不甘。反正,这种矛盾心理是一直存在的,很真实。不过,十分欣慰的是,电话那头的编辑老师,态度总是很友善,完全不会咄咄逼人、居高临下,把我们当朋友,当同事,平等交流,耐心引导,真的十分难能可贵。 

  后来,随着交流方式的多样化,编辑需要向通讯员约稿或交流时,用上了QQ和微信等工具,不受时空限制,交流沟通更加及时高效。特别是约稿时,遇到手上有“现货”的,或者具备条件很快能够完稿的,就能在最短时间内达成一致了。 

  比如,近段时间就遇到《中国电业》杂志“视觉呈现”栏目关于“迎峰度夏”图片的约稿,正好在酷暑时期跑了很多现场,手上有一些“大汗淋漓”的图片,怕“手慢无”,于是,按约稿要求飞快投递了邮件。我相信,编辑的邮箱瞬间就已经“盆满钵满”地砸去了来自各地的同类题材图片。 

  时光如流水,一去不复返。2005年第7期、2005年第8期、2006年第2期、2018年第8期……当我重新翻阅这些珍藏多年的《中国电业》杂志时,仿佛一下子穿越时间的长河,轻松记起采写过的人和事,轻松回到往日时光。 

  “在这里,我们跟随百年发展的脚步,采撷历史长河的浪花,一起去分享电力造就的文明。”这是刊发在2005年第7期《中国电业》杂志近万字的长篇通讯《百年沧桑路 尽在回眸间》的引子。我与另两位老师合写了这篇稿件,回顾了四川从1905年有电起,至2005年这一百年间走过的艰辛、曲折,直至辉煌发展的历程。 

  现在回想起来,尽管当初采访搜集资料及写作的过程非常“烧脑”,甚至痛苦,但我为有幸参与这样的凝聚着历史意义的采访写作而欣慰,为这样的具有划时代意义、具有宏大背景的稿件能登上《中国电业》杂志而欣慰,也因此而使这段跨越百年光阴的零散的历史事件得到再次精细梳理与展示,而拥有了不可忽略的史料收存价值。就在前几天,有一位兄弟单位的同行向我索取这篇稿件的原稿电子版本。翻出移动硬盘,找到了电子版原稿,让这位原本有些提心吊胆的同行长舒了一口气。 

  作为基层作者,我在《中国电业》杂志上发表的稿件,更多的还是讲述最基层一线的人和事。也因此而体会到,接地气,是《中国电业》杂志的鲜明标签之一。 

  稿件《一位山区供电所长的降损高招》,挖掘了一位普通供电所长面对重重矛盾困难,不畏艰辛、大胆实践,使曾经居高不下的线损率指标得到下降的“经验”。记得刚开始采访时,这位所长认为自己工作的地区偏远落后,所做的工作也十分不起眼。随着对他进行旁敲侧击和循循善诱,才了解到更多的情况,之后才发现,在他若干寻常工作中,蕴含着不少闪光之处。这篇稿件在《中国电业》杂志的刊发,让他很意外,更让他认识到供电所平凡工作的宝贵价值。 

  《微笑创造价值》讲述了一位爱真诚微笑、善于与客户有效沟通和换位思考的营销服务员工的故事。一名曾四次质疑电费有问题的客户,被她用真诚解开了心头的“疙瘩”,她从客户的角度出发逐项解读电费发票的构成,她用“火眼金睛”洞察电量波动而及时为客户挽回电费损失……她是工作在大家身边的普通一员,却用真诚、用过硬的专业素养换得客户信任,以至于客户有公事私事都愿意听取她的建议,在上下班路上,客户会和她笑眯眯地打招呼,像老朋友、像亲戚一样。 

  《20年的线路情怀》讲述了一位默默无闻从事线路工作20年的员工的故事。走近他的世界,发现他是一位“现场的细心人”,也是一位“工友的贴心人”,还是一位“感恩的有情人”。安全质量无小事,20年的线路生涯,他常常用一句话告诫自己——简单的事情重复做,重复的事情用心做。正因如此,他和工友们一次次战胜了跨越高速公路和长江,施工作业环境复杂、风险高的困难,用细致和耐心一次次化解了施工受阻难题……他也获得技师资格,获评优秀工作负责人等。 

  一个一个关于普通人、小人物的故事得到发掘,并在《中国电业》杂志这方舞台上得到展示,朴实的文字感动了当事人,感动了周围人,大家感叹——普通人也有好故事,普通人的好故事也能登上大雅之堂。我更为他们的好故事得到广泛传播而高兴。这样的传播于无声处给人正能量,这样的传播因此而有意义。 

  每当在评定职称时,有些同事往往会为在平常工作中找不到“重磅”业绩成果而发愁。不经意间,日积月累在《中国电业》杂志发表了数篇“大块头”文章,还着实给我带来了很大的实惠。我在申报评定中级、高级职称的时候,在业绩成果等申报项目中,都相继用到了历年曾在《中国电业》杂志发表的一篇篇文章,因此为职称评定积分实打实地加了分,惹得其他专业的同事好生羡慕,他们说我直接省去了发表论文等艰难环节。 

  新闻宣传从业多年,真诚地感谢《中国电业》杂志一直以来的陪伴与激励。我相信,未来的日子,这样的陪伴与激励仍将继续。

责任编辑:张媛媛  投稿邮箱:网上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