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
  • 陇上孟河

  • 中电智媒IOS版

  • 中电智媒安卓版

X

70周年丨致敬

来源:​《中国电业》 时间:2020-10-16 16:42

国家电投上海电力浙能长兴热电公司 顾鸿继

  几乎与新中国同龄的《中国电业》,风雨兼程走过70个春秋。作为一名从业30多年的电业人,作为一个曾经在《中国电业》发表过文章的作者,在感慨时光荏苒、岁月蹉跎的同时,我当然要向它致以崇高的敬意。 

  有70年刊龄的刊物不少,但是,在大浪淘沙般的岁月变迁中,尤其是在信息渠道多样化、阅读习惯碎片化的当下,能够始终坚持办刊宗旨,继续发挥着业界学术权威的影响力和魅力,这要有多么恒久的初心和多么坚定的使命担当啊!而之所以能够坚持下来,并且继续保持下去的原因不外三个:一个是中国电力事业自身的蓬勃发展是它不竭的源泉;一个是一代代记者编辑们的默默奉献;一个是广大写作者对“自己的杂志”的热爱和追随,三者缺一不可,一如唇齿相依、血脉相连。 

  70年,闪烁在《中国电业》杂志上的,是电力人的学术探索和工作成果;流淌在《中国电业》杂志里的,是编辑和作者们思想交流的情感。 

  在填写“中国电力作家协会会员登记表”时,我专门到网上搜索自己发表的文章,找到了2013年和2016年刊登在《中国电业》上的两篇文章,一篇是《转变的力量》,另一篇是《开拓,以奋斗者的名义》。记得在写作《转变的力量》时,我翻阅了许多有关上海电力的史料,为了寻找灵感,我独自在上海电力本部31楼的展示室徘徊许久,一张张泛黄的老照片,一件件刻满岁月痕迹的老物件,一个个代表未来清洁能源发展的模型,触动着、启迪着我的写作灵感。 

  在静谧的展示室,我仿佛听到时光隧道里发出的历史屐音,它是老电厂25兆瓦、50兆瓦机组奔腾的蒸汽声,它是中国首台125兆瓦双水内冷发电机组发出的轰鸣声,它是600兆瓦、1000兆瓦震动大地的打桩声……这声音在我脑海里转变成崭新的形象,变成耸立在青山顶上缓缓转动的巨大白色扇叶,变成铺陈在戈壁滩上硅晶板的耀眼光芒,依我所见,写我所思,对综合国力的大幅提升、对电业人的勤劳奋斗、对电力能源从传统到清洁化技术转变的涅槃,变成屏幕上一行行文字,最后成为《中国电业》杂志上墨香四溢的文章,这难道不是现实到赞美的“能源”转换吗!而实现这个转换的,正是那些我未曾谋面的编辑。

  在灯下案头,他们把作者们的思考和描绘转换成精神的能量,让无数的技术探索、生产实践转化成他山之玉,正是他们“甘为他人做嫁衣”的博大胸怀,才让苍颜皓首的老作者看到了创作的价值,让才华四溢的青年作者受到了鼓舞。在《中国电业》这个平台上,编辑、作者,共同发出了电业人的精神电流,迸发出时代需要的正能量。 

  “浮天水送无尽树,带雨云埋一半山”。夏去秋来,自然风景美轮美奂。作为电力行业的龙头媒介,《中国电业》传播着属于这个时代和这个行业的亮度和温暖,构建起中国电力独有的人文风景。 

  我们也许无缘见到70年前珍贵的《人民电业》创刊号,但是作为它的承继者,《中国电业》的血液里流淌的依然是“人民电业为人民”的基因,并且伴随中国电力事业的发展而发展。 

  如果把70年来刊发过的《中国电业》全部摞起来,将会是怎样的高度呢?如果把它们平铺开来,又会是怎样的宽度呢? 

  假如把70年中发行过的《中国电业》封面做成一堵宣传墙,我们就会清晰地看到中国电力事业在漫长岁月里留下的足迹——偏远的乡村告别了刀耕火种,雄心勃勃的城市和各行各业不再为缺电犯难,城乡居民不再为酷暑严寒发愁,浓烟滚滚的烟囱不再是火力发电厂的标志,超超临界机组、特高压远程输电,以及各种技术路线的新能源雨后春笋般层出不穷,这难道不是《中国电业》镌刻在电力长征路上的时代记忆吗?而无数的作者、无数的编辑,正是这些记忆的书写者和镌刻者。 

  屈指算来,我在《中国电业》上发表署名文章距今已有7年。 

  “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这期间,我也创作了许多与电力有关或无关的文章,却很少向媒体投稿。可作为把职业生涯都奉献给了发电事业的电力人,我依然无法忘记第一次被《中国电业》编辑约稿的荣幸,无法忘怀文章第一次被录用时的喜悦,仍然记得领导和同事对我说“我看到你在《中国电业》上发表的文章了”,那一刻,“我骄傲”! 

  不过,我也有深深的遗憾,那就是当我对比原稿和发表的正式文章后发现,原稿中的不妥之处甚至错别字,都已经被编辑精心修改纠正,我却至今不知道那位“化腐朽为神奇”的编辑是男是女,更没有他(她)的任何联系方式,以至于说不上一声简单的“谢谢”。 

  世间万物,皆有形神。传统电厂的厂房、新能源的发电场站、广袤大地上的输电铁塔和架空输电线,都是电业的“形态”。对电力生产实践的思考,对电力前沿技术的探索,对电力安全生产经营管理乃至国际交流与合作的经验总结,包括与“电”有关的诗歌、散文、报告文学、小说,这些是中国电力的“神态”。因此,《中国电业》不仅是中国电力事业的历史记录者,也是塑造中国电业之魂的工程师。 

  也许,当读者拿到一本当期的崭新的《中国电业》,阅读其间的一篇篇文章,并不一定能够产生非同寻常的感觉,但若干年后,依然能够破解隐藏在记忆里的情感密码——因为,无论你从事的是水电还是火电、发电还是输配电,无论你是管理人员还是操作人员,《中国电业》都行走着“你”的影子,共同的行业约定成相通的术语,关联的职业约定成相知的行为,如那首脍炙人口的军歌所唱“骑兵爱草原,水兵爱大海,要问飞行员爱什么,我爱祖国的蓝天”,电力人爱什么?当然是热爱祖国的电力事业! 

  我曾经在中国人于上海开办的第一家发电厂上班,也曾在有中国第一家真正意义上“均股合资,煤电联营”之称的安徽淮沪煤电公司工作,又短暂地从事过上海电力IGCC的前期筹备工作,后来又在上海电力本部工作了将近十个年头,从更多的侧面看到中国电力企业的使命担当,看到企业从“脱胎换骨”到“腾龙换鸟”的实质性变化,以及从上海走向全国再迈向世界的铿锵步伐。 

  如今,我回到浙江老家工作,每天和年轻的同事们忙碌于绿意盎然的厂区。我喜欢白鹭于天的安详,我喜欢流水绕厂的清宁,我喜欢白雪覆盖的绿地,我喜欢春风吹醒满树的海棠和红樱,我喜欢冷却水塔飘逸的洁白云汽,我喜欢封闭在厂房里燃气轮机的轰鸣,我喜欢流淌在电网里清洁的电流,它醇如甘饴,向绿水青山抒发电的诗意。 

  行文至此,不禁感慨:我的这两篇拙文算《中国电业》汗牛充栋般文章中的哪根“纤毫”呢?但“江海不拒细流,方能成其深;泰山不择土壤,方能成其大”,《中国电业》如镜朝天,我又何须感慨滴水与江海、沙土与大地的微渺?何况,今天我是对《中国电业》70华诞的祝福者,是对所有记者编辑老师的致敬者。

责任编辑:张媛媛  投稿邮箱:网上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