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
  • 陇上孟河

  • 中电智媒IOS版

  • 中电智媒安卓版

X

为脱贫攻坚注入强劲动能

来源:《国家电网》杂志 时间:2020-11-26 16:04

为脱贫攻坚注入强劲动能

文/本刊记者    张友良

  10月23日,阿里联网工程建设立功竞赛总结表彰大会在西藏日喀则举行。历时半年多的阿里联网工程建设立功竞赛活动圆满落幕。这意味着阿里联网工程建设进入尾声,也标志着“三区三州”深度贫困地区即将全部进入大电网时代。大网电、动力电将为“三区三州”深度贫困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和贫困群众脱贫致富提供坚强可靠的电力保障。

  今年是决战脱贫攻坚、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之年。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让贫困人口和贫困地区同全国一道进入全面小康社会是我们党的庄严承诺。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消除贫困摆在治国理政更加突出的位置,举全党全社会之力集中脱贫攻坚,每年减少贫困人口1000万以上,创造了世界减贫史上的“中国奇迹”。

  作为关系国民经济命脉和国家能源安全的特大型国有重点骨干企业,国家电网有限公司始终将服务脱贫攻坚作为重大政治任务,把加快贫困地区电网建设作为公司助力打赢脱贫攻坚战的主战场,大力实施农村电网改造升级,不断加快贫困地区电力外送通道建设,提升贫困地区发展动能,确保交出一份高质量行业扶贫答卷。

  持续加强农村电网建设,为贫困地区群众提供坚强电力保障

  电力、交通、通信等基础设施滞后,是贫困地区存在的普遍问题,也是导致贫困的重要原因。经济要发展,电力要先行。助力打赢脱贫攻坚战,必须加快贫困地区电力基础设施建设。这是公司承担的重要使命,事关脱贫攻坚全局,事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大局。

  党的十八以来,公司推进无电地区电力建设,实施新一轮农网改造升级,开展贫困地区重点电网工程攻坚……贫困地区电力基础设施短板得到补齐,无电人口用电问题全部解决,贫困群众生产生活用电条件显著改善,农村电气化水平大幅提升。

  2015年6月30日,是一个值得纪念的日子。当天,四川省甘孜州丹巴县丹东乡二道桥村的藏族群众终于用上了电。公司提前半年完成国家能源局《全面解决无电人口用电问题三年行动计划》(2013-2015年)下达的无电人口通电任务,全面解决了公司大电网延伸覆盖范围内无电人口的用电问题。

  早在2006年,公司就确立“新农村、新电力、新服务”农电发展战略,全面实施了户户通电工程。到2012年年底,公司累计投资198.7亿元,通过大电网延伸,解决了149.1万无电户571.9万无电人口的通电问题,为贫困地区建设小康社会作出了重要贡献。

  由于地方供电企业上划、供电区域扩大和国家启动牧民安居工程等原因,公司经营区域内又出现了无电人口。公司组织41个地市供电公司、188个县供电公司与相关市、县、乡(镇)政府部门,历时3个多月,对1867个乡8319个村进行逐户调查发现,截至2012年年底,公司经营区域尚有59.7万户252.7万人没有用上电,主要分布在西藏大电网延伸新增的26个县,四川甘孜、阿坝和凉山州新上划的31个县,以及甘肃、青海、新疆等地的移民搬迁区。

  新增的无电地区多数地理位置偏远、自然条件恶劣,电力工程建设难度大、投资成本高。据测算,2013~2015年的新一轮户户通电工程,户均通电成本达到4.2万元,是“十一五”时期户均通电投资的3.6倍。在全面实现电力普遍服务的同时,公司“十二五”期间投资5011亿元用于农村电网建设,消除了49个县域电网“孤网运行”、3071万农村用户“低电压”问题。

  2016年年初,党中央、国务院作出“十三五”期间实施新一轮农网改造升级工程的重大部署,要求重点解决城乡电力服务差距较为明显、农村地区电力保障能力与日益增长的用电需求不相适应、贫困地区以及偏远少数民族地区电网建设相对滞后等问题。

  随即,公司以“井井通电”、小城镇(中心村)电网改造升级、村村通动力电等三项任务为重点,掀起了一股全力推进新一轮农网改造升级的热潮,贫困地区电网攻坚力度更大,城乡电力服务均等化进程加快。

  2018年2月,在我国人口最少的行政乡——9户32人的西藏玉麦乡实现了大电网供电。从此,小水电、煤油灯成为历史,玉麦乡的乡亲们也和城里人一样,看上了电视,用上了家用电器。而这是公司投资635万元,由电网员工在海拔将近5000米的山岭上架设一条15千米10千伏供电线路的结果。

  2019年12月30日,公司提前一年完成投资6459亿元的新一轮农网改造升级目标任务,工程全部竣工投产。新一轮农网改造升级带来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仅以机井通电一项为例,每年可节约燃油275万吨,降低农民灌溉成本116亿元。截至2019年年底,农村电网“两率一户”(综合电压合格率、供电可靠率、户均配变容量)指标以省为单位达到国家要求。相比2015年,全国户均停电时间和电压不合规时间分别缩短7.5小时、64.6小时,农村地区全社会用电量增长17.5%。

  革命老区脱贫攻坚和振兴发展是党中央十分关心的一项重要工作。公司在赣闽粤、陕甘宁、大别山等贫困地区实施重大电网攻坚工程170余项,显著改善了革命老区的生产生活用电条件。在习近平总书记“精准扶贫”理念首倡地——湖南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公司接管3家代管县供电公司、23个地方自供区后,居民电价由平均每千瓦时从1.1元下降至0.588元。在安徽省原水电供区安排电网投资12亿元,改善当地用电环境,惠及85个贫困村14.7万人。

  加快电力外送通道建设,助力贫困地区把资源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

  我国用电负荷中心和能源产能中心呈明显逆向分布,风力发电、光伏发电等可再生能源资源大部分集中在新疆、青海、内蒙古、甘肃等大西北欠发达地区。

  加快建设以特高压为骨干网架的全国性大电网,不断提升跨区域电力输送能力,既能促进节能减排、实现低碳发展,又能增强贫困地区自我造血能力和内生发展动力。

  近年来,公司把促进贫困地区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实现大规模可再生能源的远距离输送和异地消纳,推动贫困地区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发展优势,作为助力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关键抓手,持续加大人力物力财力投入,取得了显著成效。

  7月15日,世界首条清洁能源专用通道——青海—河南±800 千伏特高压直流工程启动送电。这条2018年年底开工的西电东送“高速路”,每年将从青海清洁能源基地向中部地区负荷中心输送电量400亿千瓦时。

  作为国家扶贫的主战场之一,青海共有15个深度贫困县,1622个建档立卡贫困村,52万贫困人口,占全省总人口的近十分之一,脱贫攻坚难度大。青海也是清洁能源资源大省,太阳能资源约占全国的11%,水电理论蕴藏量2187万千瓦,风能资源年利用小时为1000至2300小时,页岩气资源量达2万亿立方米,可燃冰储量约占全国的四分之一。

  公司全力服务青海清洁能源产业发展,助力青海把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2019年3月,青海国家清洁能源示范省规划获批。2019年6月9日零时至23日24时,青海全省连续15日360小时全部生产生活用电,均来源于水、光、风等产生的清洁能源,实现用电零污染、零排放,“绿电15日”取得圆满成功,继“绿电7日”“绿电9日”之后,再次刷新全清洁能源供电世界纪录。“绿电”已经成为青海向国际社会展示的一张靓丽名片。而青海—河南±800 千伏特高压直流工程等电力外送通道建成投运,为青海实现清洁能源资源“变现”,打赢脱贫攻坚战提供了重要保障。

  通过电力外送获得脱贫产业优势、赢得发展机遇,也成为了其他清洁能源资源大省保护生态环境、迎战深度贫困、推动经济发展的有效路径和典型实践。

  9月18日,在新疆准东—安徽皖南±1100千伏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投运一周年之际,这条世界上电压等级最高、输送容量最大、输送距离最远的特高压工程,已累计外送电量突破500亿千瓦时。

  在四川,8条超高压交流线路、4条特(超)高压直流线路将省电网与华东、华中、西北、西藏等电网相连,使四川电网年输送能力达3000万千瓦左右,跨省输送电力能力居全国首位。藏区彝区等八大水电送出通道,推动雅砻江(中游)、白鹤滩等水电送出,全力缓解了“窝电”难题,保障甘孜州、阿坝州、凉山州贫困地区4200万千瓦清洁能源并网,推动贫困地区的资源优势转化为实实在在的经济效益和发展动能。

  在甘肃,以输送清洁能源为主的±800千伏祁韶特高压直流工程2017年建成投运,河西750千伏第三回线加强工程2019年建成,西北新能源外送再添新通道,外送能力明显增强。甘肃电网成为西北电网的功率交换枢纽和西电东送的骨干通道。2019年,甘肃“扶贫电”外送电量突破422亿千瓦时,同比提升近30%。

  通过挖掘现有输电通道潜能,加快建设电力外送新通道,公司不断扩大贫困地区电力外送规模。2016年至今,公司组织西藏、新疆、青海、甘肃、四川等省区实施电力外送达1.02万亿千瓦时,促成四川送浙江、四川藏区水电外送专项扶贫电力交易37.7亿千瓦时,提取资金用于四川的40个贫困县和甘孜、阿坝等藏区脱贫攻坚。

  一条条电力大动脉,传输着源源不断的电能,也传递着脱贫致富奔小康的希望。

  坚决啃下深度贫困地区电网建设“硬骨头”,向着决战决胜脱贫攻坚的最后胜利冲刺

  2017年11月,党中央明确全国“三区三州”为深度贫困地区。2018年6月,党中央、国务院出台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三年行动的指导意见,对“三区三州”等深度贫困地区脱贫攻坚工作作出部署。2018年10月,国家能源局出台“三区三州”农网改造升级攻坚三年行动计划,对各地区和各电网企业相关建设任务作出安排。

  如果说脱贫攻坚是一场硬仗,那么处于高寒缺氧、地势险峻、生态脆弱地区的“三区三州”深度贫困地区的电网建设则是这场硬仗中的硬仗。

  在2020年决战决胜脱贫攻坚的最后攻坚阶段,一场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席卷全国,更是给“三区三州”深度贫困地区最后的电网建设任务这一“硬仗中的硬仗”,带来重重困难和严峻挑战。

  怎么办?

  国家电网人给出了自己的答案:全面完成“三区三州”深度贫困地区电网建设任务,关系到脱贫攻坚全局,关系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大局,一刻也不能缓、一刻也不能等,必须坚决啃下这块“硬骨头”。

  2月21日,公司扶贫工作领导小组会议确定了“一个确保,四个全力”的总要求。3月3日,公司董事长、党组书记毛伟明视频调研国网四川、甘肃、青海、新疆、西藏电力扶贫工作,对“三区三州”深度贫困地区电网建设等进行再动员、再部署、再落实。3月17日,公司决战决胜脱贫攻坚视频会议强调,要坚定信心不动摇,咬定目标不放松,在决战决胜脱贫攻坚中展现国网担当。

  公司系统各相关单位全力做好疫情防控,积极有序推动“三区三州”深度贫困地区电网建设工程复工、开工。面对疫情,面对平均海拔超过4000米的施工环境,面对寒风暴雪的恶劣天气,电网铁军越是艰险越向前,发起“百日攻坚战”,立下目标不改、期限不延,坚决保质保量完成任务的铿锵誓言。

  在阿坝州理县,一座座新建的铁塔沿着鹧鸪山山脊顺势而上,组成了夹壁—马塘110千伏线路工程。这是一条全长46.5千米,沿途跨越海拔4000米以上的原始森林和重冰区的线路。4月份,连续10多天的降雪让鹧鸪山山顶的积雪越来越厚。为了顺利推进全线最高海拔点位的N112和N114塔位基础施工建设,确保工程在6月30日之前竣工通电,4月10~17日,工程项目负责人黄建康带领建设者们连续奋战7天7夜,清除厚达四五米的冰雪路障,抢通一条宽2.5米的物资运送通道。

  平均海拔5049米的西藏措勤县110千伏输变电工程是全国“三区三州”深度贫困地区电网建设项目中海拔最高的110千伏输变电工程。导线展放是工程建设的一大难题,而措勤县南部省级干线G216公路垭口桑木拉大坂无人区地带的导线展放又是难题中的难题——沿线空气含氧量稀薄,常年日平均气温在零摄氏度以下,最低气温可达零下40多摄氏度,年平均风力在6级以上。最难啃的“硬骨头”留到最后集中力量攻克。5月13日,气象条件相对较好,电网建设者当机立断,一鼓作气完成了14基最低塔位海拔5445米、最高塔位海拔5566米的铁塔之间长达4.3千米的导线展放工作。当天,措勤县110千伏输变电工程顺利竣工。

  6月30日,四川阿坝夹壁—马塘110千伏线路工程投运。这标志着公司经营区域内“三区三州”深度贫困地区电网建设任务全面完成。

  随着汩汩电能沿着银线翻山越岭、跨河过江,源源不断输送到四川、甘肃、青海、新疆、西藏5省区198个贫困县,443万户1777万群众用上了安全、可靠、稳定的大网电。

  驻村帮扶队,扎西德勒!

  10月16日,在平均海拔4300米的西藏日喀则市昂仁县多白乡,国网西藏电力有限公司驻村工作队队员在村民赤烈家调研防止返贫工作。说起巩固脱贫攻坚成果,赤烈一字一句地说:“国网西藏电力的驻村帮扶队,扎西德勒!”

  在多白乡驻村工作队的简易办公室里,一面由多白乡小学全体师生赠送的锦旗格外醒目。

  驻村工作队队长边巴顿珠介绍,工作队刚到的时候,乡小学的电力线路老化严重,供电质量不高,严重影响了学校师生的正常学习生活。工作队想方设法帮助乡小学解决了用电问题,得到了全体师生的交口称赞。

  “我们小学的电源线路老化问题严重,电压不稳,学校配备的电子设备都无法正常使用,给教学工作带来了很大困难。”多白乡小学校长次旦说,为保证学校用电安全,驻村工作队组织队员开展线路改造工作,每天从早上8时奋战到晚上11时,历时11天终于完成了改造任务。

  “线路改造中,工作队没让学校掏一分钱。学校只要发现用电问题,他们也都随叫随到,全力保障学生用电安全。还有很多次,驻村队员还为困难学生集资捐物……”谈想起驻村工作队为乡小学做的工作,次旦的眼角泛起泪光。

  “以前我们在学校学习,停电了就点蜡烛。现在,我们上课都使用电子设备了,内容也变得丰富多彩。”多白乡小学学生次央说。

  (整理/次旦卓嘎)

责任编辑:周小博  投稿邮箱:网上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