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
  • 陇上孟河

  • 中电智媒IOS版

  • 中电智媒安卓版

X

马钊:应进行新型电力系统创新研究

来源:中国电力新闻网 时间:2021-09-29 15:14

应进行新型电力系统创新研究

——访CIGRE中国和亚太区C6主席、山东大学特聘教授马钊

中国电力新闻网记者  邱燕超 

  “应以清洁、低碳、数字、高效和物联为发展方向,以安全高效、循环可持续为驱动和目标,以研究与创新为支撑、智慧互连共享为核心,孕育新模式、新业态,推动跨界融合,实现产学研用协同发展。” CIGRE中国和亚太区C6主席、山东大学特聘教授马钊在接受《中国电力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我国能源电力行业正发生前所未有的变化,“双碳”背景下更需要坚强电网和智能配电系统协同发展,逐步向综合能源系统演化。

  中国电力报:在“双碳”目标下,配电系统面临哪些关键问题与挑战?

  马钊:第一是政策规划的问题。多元目标优化,研究综合分布式能源和柔性负荷两侧不确定情况下的概率规划模型。第二是运行控制方面的问题。开发人机物有机结合,源荷互动的智能运维和调控控制。

  第三是数字化转型的挑战。数字化的转型是构建安全的数字化主动配电系统的关键,也是建设新型电力系统的关键。第四是新材料和关键设备的挑战。新的设备需要满足数字化、智能化、低碳化要求。第五是储能材料与技术。建立新型配电系统,需要研究和发展好储能的各种技术路线。

  中国电力报:直流供用电系统具有哪些优势,未来又会有怎样的发展方向?   

  马钊:新一代低压直流供用电系统是发、储、用一体化的新型、绿色、高效的直流供用电系统。目前,具有“全面感知、信息传输、数字智能、源荷互动”等特征,未来随着人工智能的发展,将具有“自恢复、自控制、自优化”等自主功能。

  两种典型模式,一是发、储、用一体化的全直流生态运行模式主要用于分布式资源丰富的地区如广大的农村。另一种是交流电源支撑的直流供用电运行模式,用于可再生能源有限而直流负荷需求大的应用场景。

  新一代低压直流供用电系统,可作为交流供用电的辅助有益补充和替代,为实现“双碳”目标开辟了新技术路径,是新型电力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实现再电气化的一种新举措,也是中国制造再创辉煌的新契机。低压直流有望并可能逐渐成为未来供用电发展新模式,逐步颠覆传统供电形式的新业态。

  中国电力报:新型数字化主动配电系统的发展趋势是怎样的? 

  马钊:纵观当前配电网,随着分布式能源的高比例渗透,物联网、无人驾驶、机器人等的快速普及发展,直流负荷化和移动负荷化已成为发展趋势。面临新的形势,新的挑战,新的机遇,新的市场,就需要新理念、新思维、新技术、新产品。

  从宏观技术层面来看,有以下八大主要技术方向值得关注:一是高效、经济的新能源、可再生能源开发技术;二是分布式能源的智能控制灵活运行技术;三是负荷的柔性化技术和利用;四是储能包括储氢、氢能利用等技术;五是碳捕获和储存技术,特别是碳利用技术;六是新型电力设备和用电设施研发;七是AI等数字化技术应用;八是建设能源互联网和综合能源系统。

  从电力系统角度分析,未来电网结构的改变,将带来大量的科技创新机遇,从全寿命周期清洁循环生态的新理念,到多元目标优化的规划方法,从灵活智能、可靠高效的运维方式,到人工智能等新技术的全面应用推广,都需要我们深入研究。

责任编辑:周小博  投稿邮箱:网上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