迅腾国际:软件——为IT行业腾飞助力
来源:人民网 时间:
随着电子计算机的普及和电子信息产业的发展,“IT行业”已经成为中国国民了解并且向往的圣殿。它也成为了我国国民经济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有统计数据显示,2005年-2009年,中国IT市场将保持15.8%的年均增长率。而分析中国IT行业的发展历史可以看出,内需无疑是拉动行业持续增长的重要动力,近几年中国推行的行业和企业的信息化建设直接带动了中国IT行业的发展。
近年来,包括银行、电信、能源在内的中国重点行业的信息化建设已经取得了一定成就。从今后的发展来看,这些行业信息化建设的重心将逐步转向新的业务系统建设,同时还将针对现有应用系统进行升级与优化。这仍然会在很大程度上带动中国IT市场的增长。与此同时,包括教育、制造、物流、建筑、卫生、农业在内的传统行业的信息化建设正在蓬勃兴起,电子政务正在逐步成为中国信息化建设的主力军,以应急联动系统、智能社区建设为重点的城市信息化建设也逐渐步入正轨,这将是今后一定时期内拉动市场增长的重要力量。
从企业信息化的发展情况来看,尽管大型企业信息化建设起步较早,目前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基础。但随着中国电子商务环境的逐步改善,以及中国加入WTO之后市场竞争环境的改变,这些企业在业务领域、组织结构、业务流程及其管理理念等方面,将日益关注IT应用系统的运营效率及其与自身业务的融合,这将会带动企业信息化需求的持续变化和增长。而中小企业方面,尽管企业信息化建设起步较晚,整体水平仍然较低,但目前已有越来越多的中小企业注重自身的发展并意识到信息化对于自身业务发展的重要意义。因此,这将会成为今后一个阶段内,拉动整个IT行业发展的关键力量。
包括IT行业在内的电子信息产业,是一个国家在现代社会立足的重中之重,它关系着国家的安全、稳定和发展。从政策层面来看,近年来,中国IT市场的快速稳定增长在很大程度上也得益于中国政府良好的政策环境的促进。从2000年的《鼓励软件产业和集成电路产业发展的若干政策》的发布,到2002年的《振兴软件产业行动纲要》的实施,以及党的“十六大”中“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发展战略的制定,对于促进中国IT市场的发展均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今后,随着 “西部大开发”战略的进一步深入实施和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等战略的逐步落实,区域经济的发展又将会带动信息化建设新一轮的快速增长。
可以预计,随着中国经济持续稳定的发展以及政府相关经济发展政策的进一步完善,中国IT市场将迎来新的发展机遇。发展高科技产业,重点在IT业,IT业中首要的是发展软件业。软件产业附加价值高,技术含量大,对于提升国民经济整体科技含量和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具有突出的意义。尤其是软件产业属于知识密集型产业,对于自然资源的依附度较小,十分符合我国目前的现实条件。从市场结构的变化趋势来看,计算机硬件产品的份额将持续下降,而软件和IT服务的份额将呈现持续上升的态势。至2009年,软件在IT市场中的份额将达到13.9%,而IT服务的份额将会达到22.7% 。
纵观国际IT产业,不难发现,业界首屈一指的“旗舰型”企业,都具备超强的自主研发团队和水准。在整个产业链中,研发和创新为企业带来发展的动力和活力,像IBM、微软、SAP这样的大型跨国企业,都牢牢控制着软件产品的制高点,拥有国际上最先进的技术研发实力和自主知识产权。这就是说公司的核心生命力还是研发实力,没有技术实力和自主知识产权就等于丧失了产业的源头。重视研发,正是IT企业全球化竞争的重要手段。同时加强以客户为导向的销售服务,用强有力的行销服务进行区域化竞争。对于产品制造,则部分甚至完全外包出去。这正是欧美企业已经成功实践过的“软件+服务”策略。
针对这种情况,目前我国软件培训业已经出现了对新模式的探讨和摸索。精准确定学习目标和培养方向,从学生入学之初就开始集中学习市场上应用最广泛的新技术,用最短的周期完成学习,配合大量的教学实践,引导学生自己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在学习的过程中积累处理问题和项目开发的经验。同时,在学习的过程中,着力加强对学生职业素质的培养。这样,学生的技术水平、创新思维、学习能力和职业水准就得到了平衡和谐的发展,崭新的教学模式,使学生在进入企业后,能够尽快上手,独立解决问题。从企业来说,最大限度地节约了培养新人耗费的成本,才能够更高效地获取利润。
这种类型的人才,正是企业争夺的焦点。实用型人才的“热度”,与众多高校毕业生求职无门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我国的许多城市纷纷出台优惠政策,吸引优秀的软件开发人才。例如被称为重庆硅谷的重庆软件开发园区就曾经开出最高30万元的悬赏,作为一次性补贴,吸引外地人才进入。
的确,软件产业关乎国计民生,人才,更是这场战役中的关键。当前,各地都在全力以赴,实现经济全面腾飞,信息产业的战略牵动了各行各业。全球软件行业正处在剧烈变革的时期,技术水平日新月异,这也给我国的软件行业带来了巨大的发展契机。可以预见,我国软件开发人才的需求量将呈现逐年上升的趋势,在未来很长的一段时间里,软件开发人才供给缺口将依然是软件人才市场的主旋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