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
  • 陇上孟河

  • 中电智媒IOS版

  • 中电智媒安卓版

X
您的位置 > 首页 -> 经营管理

卡麦换流站建设“热浪奔涌”

来源:中国能源新闻网 时间:2024-04-03 15:20

——“世界屋脊”首条特高压工程开春建设见闻

董然

  春风轻拂高原,雪域热潮涌动,处处皆闻奋蹄声。

  4月1日,西藏自治区昌都市芒康县竹巴龙乡西松贡村,世界海拔最高特高压工程——卡麦换流站土建主体工程加快建设,施工现场呈现出一派繁忙景象,车辆穿梭、机械轰鸣,400余名建设者忙碌作业、分秒必争,现场施工建设“热浪奔涌”。

  经过200多天的奋战,工程已完成场平阶段施工任务,原有站址的山脊坡地变成了14公顷的平地。主控楼、综合楼、阀厅等主要建构筑基础已跃出零米。现场各施工区域,参建者正加紧作业,力争年内完成土建工程主要施工任务。

因精心准备,仔细谋划筹划而起势

  为确保工程建设顺利推进,国网特高压公司卡麦换流站业主项目部管理骨干主动靠前、精心谋划,依据复工“五项基本条件”和“七步法”,严格做好各项建设准备。通过科学有序地组织参建人员返场,严格执行进场前的体检筛查、适应性训练和培训准入,确保参建人员能够充分适应高原环境。同时,提前储备施工材料和物资,组织大型作业机械转运进场,并开展现场复工安全检查、施工技术方案审核和安全作业交底,做足全方位要素保障。

  3月底,各参建单位技术骨干和作业人员克服气候恶劣、低压低氧、交通不便等诸多不利因素顺利完成各项施工准备,为工程建设有序建设打下坚实基础。

因创新管理,寻求最优效益而提势

  在现场,正进行桩基施工的一辆辆旋挖钻机宛如“钢铁巨龙”。该工程总桩基数约3900根,施工任务重、作业环境复杂。为优质高效完成桩基施工任务,业主项目部针对作业面受限、机械多和高原环境降效等特点,精准制定桩基施工及资源匹配性计划,按照“先长后短,由窄至宽”的施工思路,细化作业分区和施工安排,解决桩基施工与其他施工面交叉作业衍生的工序难衔接、时序难协调等问题,提高作业效益。

  “桩基开工后,现场技术骨干积极开展QC成果攻关,‘会诊’施工技术难题,制定提升优化对策,有效提升高寒高海拔环境下桩基成孔、养护质量,目前桩基施工进展顺利,正向5月初提前完成全部施工任务,实现100%一类桩目标冲刺。”业主项目经理王艳介绍。

  走进工程现场,可以看到绑扎好的钢筋纵横交错,浇筑好的基础成片林立。从主控楼到综合楼作业施工,从阀厅基础到换流变筏板基础施工,数百位参建人员在大风凛冽、乍暖还寒的高原之上,加紧每一项工序的精心作业。

  为不断提升施工质量标准业主项目部坚持“过程创优、一次成优”理念,扎实推行样板工艺实施,深化强制条纹执行、标准工艺应用、强化质量通病防治落实。针对施工质量管控关键,制订工艺提升措施,量化工艺指标验收标准,编制应用施工工艺管控卡,抓实关键环节、关键工序平行验收,实现对工艺标准、设计要求落实的精准管控。同时,落实数智化建设要求,应用特高压e基建2.0+智慧工地”管控系统,实现管理流程线上流转、远程作业监控,部分质量工艺在线监测、预警纠偏,精细管理各区域施工,提升工程建设质效

因敢啃“硬骨头”,突破建设“瓶颈”而增势

  3月,大量机械设备和参建人员在群山沟壑间忙碌,为新建的进站道路尽快具备通车运输条件不断挥洒汗水。卡麦站原有进站道路为既有村道,坡度大、转弯半径小,从山下到山顶高差达1200米,有31个回头弯道,交通运输极为不便。为提升大型作业机械设备转运效率,优化道路通行条件,保障交通安全,业主项目部加大对道路工程技术支撑力度,牵头编制道路保通及安全管控方案,通过“日管控,周协调”机制,统筹现场施工和运输需求,协助优化共线路段、交叉路段施工技术方案,保障新建道路施工和换流站建设协同有序推进。

  卡麦换流站建设面临地域“无人区”、施工“无人区”和技术“无人区”的三重挑战,为突破建设“瓶颈”,业主项目部改革传统施工作业方法,在土建施工阶段优先采用装配式、大板基础等施工方式,提升机械化施工率,实现“减人增效”,降低高海拔施工难度。在现场建立二级医疗站,装设高原增压舱,配置弥散供氧装置,提升一线参建人员医疗保障能力。

责任编辑:江蓬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