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中国电力新闻网 时间:2021-12-28 16:32
为城乡美好生活“充电”
——国网天水供电公司持续优化电力营商环境纪实
中国电力新闻网通讯员 郭纪雄
随着关中平原城市群的深度融入,甘肃省天水市形成多层次、全方位、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大力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等重大项目落地。在这片充满希望的土地上,描绘着大美天水的宏伟蓝图。
在疫情防控进入常态化、复工复产明显加快的大形势下,全社会对电力供应提出了新的希望和要求。国网天水供电公司将优化电力营商环境作为服务地方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抓手,聚焦办电、接电、用电等环节,制订并实施了一系列服务举措,营造了“政府放心、企业安心”的电力营商环境。
坚强电网,保障工农业生产用电
2021年,天水市克服疫情影响,工业经济持续稳定增长,新动能新经济增长较快,占工业总产值70%以上的电子设备制造业、建材、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等行业全部呈增长态势%。1—11月,天水市全社会用电量达到38.89亿千瓦时,同比增长4.77%。
工业经济的复苏带来了用电量的持续增长,对电网供电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天水供电公司坚持“宁让电等发展、不让发展等电”的理念,2021年投资2417万元优化完善市县区骨干电网,增容改造35—110千伏变电站3座,新增变电容量118.6兆瓦;投资1.36亿元建强城市配电网,10千伏电网互联互供率同比提升18%,绝缘化率提升1.76%。同时还扩建110千伏星火变,增容改造110千伏中滩变,满足了社棠工业园区和三阳川新区开发建设的用电需求。
在此基础上,该公司及时对接省、市重大项目清单,组建供电接入专项工作组,以最快的速度保障国际陆港城、装配式产业园、天平高速公路、天水云数据中心、引洮供水工程、万达广场、麦积山游客集散中心等重点市政项目配套供电工程的接入,投入145万元解决杰瑞集团临时基建用电需求,投入2263万元保障东旭集团3个企业点火生产。
2021年,天水市深入实施优势特色产业三年倍增计划,加快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巩固产业扶贫成果。天水供电公司全年累计投资4.04亿元实施农村电网巩固提升工程建设,投入1037万元用于农村种养殖业配套电网建设,保障了1300余个花椒烘烤台区可靠供电和54户农村种养殖合作社正常生产,为乡村振兴产业发展注入了强大动能。
报装速度做“加法”,服务效率做“乘法”
12月22日,“天水花牛”连心桥共产党员服务队来到张家川回族自治县川王镇西崖村,对位于该村的“马山”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新建线路进行现场设计规划。合作社明年要扩大生产,急需增加用电负荷,在接到报装用电申请后,供电服务人员很快就来到了现场。
“天水花牛”连心桥共产党员服务队于2021年4月正式冠名以来,95598电话、网上国网及台区经理实行7*24全天候、网格化的供电服务,“首问负责制”、“首到责任制”、“一次抢修制”得到全面落实,全年服务投诉总量同比压降91.72%,客户服务满意率至年底已经达到99.16%,22个供电所实现全年“零投诉”。
客户办理用电业务,最怕的就是环节多、时间长、信息不透明。2021年,天水供电公司抓住“痛点”对症下药,通过优化组织结构、项目管理和作业方式,建立横向协同、纵向贯通、“一口对外”的工作机制,实现业扩报装业务办理全集约。
一年来,“互联网+”等现代信息技术与办电业务的深度融合,简化了内部流程,取消了普通客户图纸审查和中间检查环节,实现了大中型企业客户办电“最多跑一次”,小微企业客户办电“一次都不跑”。“阳光业扩”服务的推行,“网上国网”的推广,使得网上办、零证办、一链办、跨省办应用实现全覆盖,真正让群众办电少跑路、少操心。办电环节的压减,使得天水地区高、低压平均接电时长同比缩短50%和10%,通过清理规范转供电环节不合理加价的行为,让电费减免政策红利及时足额传导到终端用户。
“三走三促”解决实际问题
12月20日,天水供电公司收到市发改委、工信局等多个部门的表扬信,称赞该公司在优化市场营商环境建设、服务天水市经济社会发展中提供了坚强的用电保障,为全市发展大局做出了突出贡献。
2021年,天水市政府再度召开电网发展专题会,政企协同发力,解决城乡电网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经过今年的城农网改造后,全市110千伏及以上变电容量和线路长度分别是“十三五”末的1.115倍和1.017倍,使得网架结构更合理,供电能力更强劲。
全社会用电需求的增长需要更加优质高效的供电服务。天水供电公司今年持续开展“走政府、促发展;走客户、促服务;走基层、促和谐”(“三走三促”)活动,市县所一体联动走政府186次,累计走访客户超过76.84万户,解决各类实际问题1397项。
该公司还发挥电力大数据在社会治理中的积极作用,利用电力大数据及时、动态的优势,快速精准掌握人口流动变化,构建分析场景支撑管理,与市文旅局协作天水红色旅游、乡村旅游发展热度分析,多维度反映区域物质文明、精神文明、生态文明建设水平和均衡发展程度,提供数据依据和决策参考。
借助天水市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的有利契机,该公司集中对189个台区、92条线路、24台箱变、12台环网柜进行改造,解决老旧巷道电力隐患。在一场“三线搭挂”隐患专项整治攻坚战之后,原来老巷道的“旧乱差”变成了“新美齐”,让古城焕发出勃勃生机。
责任编辑:周小博 投稿邮箱:网上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