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中国电力新闻网 时间:2021-08-06 10:05
中国电力新闻网 通讯员王瑞文报道 7月30日,金昌电网最大供电量达到2672.53万千瓦时,同比增长15.87%,高温酷暑加高强度的负荷给电网安全运行带来了严重考验。国网甘肃电力金昌供电公司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开展变电设备联合巡检、蓄电池专项检查以及消除树患,确保了电力设备和电网安全运行。
联合巡检保变电设备安全
设备的安全运行直接影响着金昌电网的稳定运行,为了确保28座变电站在“迎峰度夏”期间的正常运行,该公司细化流程,明确分工,建立健全巡检计划及流程,由变电检修、保护、试验和变电运维专业组成多专业联合巡检小组,对变电站内一、二次设备进行全面巡视检查,做到“不留死角”。分别检查充油、充气设备的油位、压力、渗漏油等情况,重点对充油设备密封圈、法兰对接面进行渗漏油排查,对春检期间处理过的缺陷跟踪巡视,确保春检消缺到位。对室外端子箱、机构箱、汇控柜防火、防潮、封堵等情况进行全面检查并拍照,确保汛期机构箱、端子箱封闭严密。对站内汇控柜空调进行全面检查、消缺,确保夏季高温期间空调的正常运转,避免因环境温度高造成设备的异常损坏。对站内设备进行专业测温排查,逐条分析判断是否存在温度过高和发热缺陷,及时掌握设备运行状况,并将站内现存发热点列入重点测温对象,建立跟踪检查记录,持续进行跟踪测温。对全站二次设备进行检查巡视,保护定值打印核对,装置软压板状态进行排查,以及通讯状态、运行情况等试验检查,确保二次设备运行正常。
针对巡检过程中发现的问题,该公司本着“边查边改”的做法,对发现的小问题及时消除,实行“谁排查、谁签字、谁负责”的原则,全部落实人员责任。对于排查中发现但暂时无法消除的隐患和缺陷,及时拍照存证,并全部列入缺陷隐患管理,登记缺陷隐患并上报,由相关人员结合消缺检修计划,明确制定整改措施,持续跟踪缺陷,确保变电站各设备安全稳定运行。
蓄电池检查保直流电源安全
在电力系统中,直流系统是最为重要的部分,它为变电站的继电保护、自动装置、信号装置及事故照明等提供可靠电源,其运行是否稳定,直接关系到全站继电保护及安全自动装置的运行可靠性。蓄电池组作为直流系统的最后一道防线,它能在外部交流系统失电的情况下,保证直流系统持续供电,其在整个系统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该公司所辖28座变电站共有蓄电池34组,大部分运行时间在2~5年,整体运行状况良好,无严重或危急缺陷。
为确保迎峰度夏,该公司开展所辖28座变电站蓄电池组专项排查及核对性充放电试验工作,重点检查蓄电池有无渗漏液,鼓肚等严重缺陷,核对均充、浮充电压设置是否合适,蓄电池采集电压是否正常,蓄电池柜温度是否正常,检测蓄电池内阻是否合格等,以保证各站直流系统安全稳定运行。
提前谋划,有序安排工作计划,积极组织运维人员严格按照《国家电网公司十八项电网重大反事故措施(修订版)》《国家电网公司变电检修通用管理规定第24分册站用直流电源系统检修细则》等规程,严格遵守直流系统上工作的相关安全规定,陆续对所辖28座变电站蓄电池组开展核对性充放电工作。在工作现场,工作人员认真执行现场标准化作业,加强作业现场安全管控,重点防范直流短路、接地等作业风险,落实各项安全防控措施,认真做好蓄电池组充放电记录,确保整个工作过程安全。同时工作人员认真开展蓄电池组专项隐患排查,对发现的缺陷能够整改的立即整改,对暂无法整改的上报登记缺陷,将容量不满足要求的蓄电池组汇总列入技改项目,严防直流设备发生故障。
截至目前,已完成8座变电站蓄电池组专项排查及核对性充放电工作,发现并处理缺陷1起。
消除树患保线路安全
为贯彻落实国网及省公司输电线路森林草原防火工作要求,着力解决树线矛盾带来的森林火灾隐患风险和电网安全稳定运行风险,防止高温、高负荷导线弧垂增大、大风天气树木风偏距离不足等造成线路故障跳闸及发生森林火灾。
该公司经过评估分析,按隐患等级由高到低的顺序积极开展树患治理工作,积极落实线路通道差异化巡视要求,结合季节性特点及根据林区树木生长速度,采用“立体巡视+集中监控”的新型输电运维模式,利用无人机、地面等巡视手段缩短定期特巡周期,充分发挥可视化装置等在线监测和群众护线网络作用,确保线路通道内隐患能及早发现、有效治理。坚决杜绝因树木隐患防空措施不细致、发现处置不及时等问题造成输电线路故障跳闸及引起森林火灾。
截至目前,完成330千伏河双Ⅰ、Ⅱ线、110千伏岗双线、永夹线、35千伏新林线等8条输电线路共13处树木隐患消除工作,共砍伐修剪各类树木1200余棵。
责任编辑:陈晨 投稿邮箱:网上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