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
  • 中电智媒IOS版

  • 中电智媒安卓版

X

“双碳”目标下城市能源互联网发展合作论坛在浙江海宁召开

来源:中国电力新闻网 时间:2021-07-20 16:32

  中国电力新闻网讯 7月16日,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下城市能源互联网发展合作论坛在浙江嘉兴海宁召开。来自清华大学、西安交通大学、浙江大学和重点新能源企业、行业技术精英等200多人参会。论坛召开地浙江海宁,正是全国首批城市能源互联网综合试点示范项目所在地。

  近年来,海宁市努力破解单位能耗的瓶颈制约,优化能源结构布局,大力开发风电、光伏等新能源项目。浙江海宁市供电公司加快建设城市能源互联网,构建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推动源网荷储一体化友好互动,以“电源、电网、负荷、储能”整体技术方案解决新能源消纳过程中产生的电网波动等问题,推动地区能源清洁低碳转型、提升社会整体能效水平。

  在电源侧,浙江海宁市供电公司创新建成光伏群调群控系统,能将上百座屋顶光伏发电站化零为整,成为一座“虚拟电厂”。在电网侧,该公司依托换流站和能量路由器,建成了全国首套多端口直流微网,并通过配电网改造,实现了配网自动化100%全覆盖。在负荷侧,该公司聚合了来自347家企业共2.18万千瓦时秒级可中断负荷,确保电网运行更具弹性。在储能侧,浙江首个用户侧“光伏+储能”项目落地海宁,形成了总装机达1500千瓦的线路级、微网级、移动式等多场景储能综合应用体系。

  6月30日,随着海宁尖山源网荷储协调控制系统正式上线,一张“源网荷储”四方资源聚合互联的新能源网络密织开,也标志着全国首个工业园区级“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雏形在海宁率先建成。

  清华大学能源互联网创新研究院副院长高峰表示,东部地区工业区密集,新能源相对不富集,是碳达峰、碳中和转型的难点。而嘉兴海宁尖山新区的碳达峰、碳中和建设攻克了两大难点,具有非常良好的示范意义。嘉兴海宁尖山是城市能源互联网孵化的代表,吹响了新型电力系统建设的号角。

  目前,以“尖山模式”为代表的构建“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助推经济发展和碳排放脱钩,服务经济社会能源高质量发展的新模式,正在东部沿海工业发达地区逐步推广。

  浙江嘉兴供电公司将从打造安全多元的能源供给体系、构建低碳高效的源消费方式、建立积极普惠的能源体制机制、深入推进城市能源互联网建设等四大方面着重发力,打造绿色能源生态,为碳达峰、碳中和目标提供“嘉兴智慧”和“嘉兴样板”。

  此次论坛由浙江省海宁市人民政府、嘉兴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浙江大学国际联合学院、国网嘉兴供电公司联合主办。(陈俊华 杨佳慧

责任编辑:陈晨  投稿邮箱:网上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