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 时间:2021-07-08 11:01
中国电力新闻网讯 通讯员 富岑滢 报道 杭州,是浙江电光初启之地。1911 年7月8日晚,“浙省大有利电灯公司”正式发电供城区照明,自此拉开了杭城公共用电的序幕。
2021年7月8日,美轮美奂的灯光秀惊艳杭城,红色画卷绵延跌宕,钱塘江畔光影璀璨。
从110年前的零星灯火到如今光耀夺目的一座城,电力与杭州共发展。
红色画卷绵延跌宕,钱塘江畔光影璀璨。丁豪摄
从“六七百盏之多”到500万户,让灯火温暖千万颗心
“门首点至六七百盏之多,远近往观人山人海。”这是《申报》对1911年7月8日,杭州清河坊一带首批用户亮灯的报道。自此,电力逐渐融入杭城百姓的生活。
此后经历战火侵袭,杭州电力发展进程被打断。直到1949年10月,第一面五星红旗在杭州电气公司升起,杭州电力终于迎来了蓬勃的新生之路。
“那时候,干电力就是干革命!”今年87岁、1956年参加工作的杭州电力局老局长张身康回忆那段电力蓬勃发展的时光。
1957年4月,为了缓解长三角电力供需矛盾,新中国水电建设史上的丰碑——新安江水电站开工建造。而要把电输送至杭州乃至华东电网,建设一座高压变电站势在必行。220千伏杭州变电站的建设就这样提上日程。
1957年,张身康等34人特地前往鞍山、抚顺学习高压输变电技术,学成归来后,立即投身于杭州变的建设工作中。1960年4月,新安江水电厂第一台水轮发电机组正式发电,同年9月,杭州变电站正式投运,新安江的一江碧水,终于化作源源电流为西湖夜色增光添彩。
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启了改革开放,同年,杭州市电力局成立。随着人民生活水平大幅提升,家用电器激增,杭州电力也进入发展的快车道——从平原湿地到群山之巅,从1999年全省首座500千伏变电站—瓶窑变到如今的白鹤滩~浙江±800千伏特高压直流工程,杭州电力以惊人的速度造塔连线,至2005年末,杭州电网实现了新世纪第一个翻番;进入“十三五”,杭州电网一路高歌猛进,近三年更是年均新增变电容量1000万千瓦,至2020年电网容量突破8639万千伏安,实现新世纪以来第三个翻番,电网规模稳居国网省会城市第一,电力客户数量突破500万位居全省第一。
从“六七百盏”灯到如今500万客户,从3台蒸汽发电设备480千瓦动力到如今1757万千瓦最高用电负荷,横跨的是时间,不变的是初心。杭州电力人的坚守始终未变——点亮万家灯火,温暖千万人心。
全省第一座220千伏杭州变电所
从“好几个月”到4天,让每一项承诺兑现到每一位客户
1976年,上海知青王鑫炎来到杭州萧山梅林村插队落户,他怀揣村集体的4000元资金,在村里办了一家小塑料厂——爱迪尔包装有限公司。
“80年代要上一台专变,需要向供电局的营销科和生产科两条线提交申请,而且全部是纸质材料。等到通上电,那得好几个月。”王鑫炎回忆。
虽然流程链条长,但源源不断的电力,最终化作爱迪尔车间机械的轰鸣声,带领着王鑫炎走向了致富的道路。
进入改革开放新时期,杭州电力以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的姿态,不断坚持和深化卓越服务。
1993年,杭州电力开始取消“大火表”改而实施“一户一表”;
2001年,向社会公布供电服务十项承诺;
2016年,浙江全面提出“最多跑一次”,供电服务也深化办电“最多跑一次”,推动一网通办;
2018年,供电服务全面进驻市、县两级行政服务中心,深化“一站式”服务模式。
……
而如今,杭州正着力打造全国最优电力营商环境,率先建成“阳光业扩一站通”服务平台,成立全省首家实体化运作服务稽查中心,小微企业平均接电时长从70年代的好几个月缩短至如今的4天。2020年,杭州获得电力指标首次跃升至全国第四,并获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满分评价。供电服务从“供上电”“不停电”向“供好电”“供好能”持续升级蝶变。
在杭州,每一项供电服务的尺寸之功,都回应着人民群众的美好期待。杭电人扛起“红船精神,电力传承”的大旗,当好电力“先行官”,架起党群“连心桥”。从2004年成立阿斌电力服务队,到2018年组建红船共产党员服务队,服务队从一个人的执着变成一群人的坚守,他们温暖街头巷尾,走进田间地头,用“爱心细心用心”赢得杭城百姓赞誉。他们坚持“乡村振兴.电力先行”,以下姜村为试点,创新红船光明驿站“一次都不跑”,推出打造“坚强农网”、电气化赋能“产业升级”、畅通光伏接网绿色通道等“乡村振兴.电力先行”八大服务举措,不断助力共同富裕。
贴心的办电服务。丁豪摄
从一沓沓抄表本到1亿条实时数据,让创新驱动数字化转型
1939年出生的夏培庆是新中国第一个居委会诞生地——杭州市上城区上羊市街社区的“土著”。与上羊市街相伴80余年,又身为一名电力工人,夏培庆见证了家里的电表,从感应式单相电能表,换成80年代后期的长寿命技术电能表,和本世纪初的电子式电能表,又换成2011年后推广的智能电表。也见证了从推广峰谷电价,到实现城乡用电同网同价,一个个电力抄表员们穿行在大街小巷、乡野阡陌,与一沓沓厚厚的抄表本一起被镌刻进时代的记忆中。
这一沓沓抄表本上的字符,如今通过智能电表,集合成1亿条电力大数据,接入了杭州“城市大脑”。
在上城区湖滨街道,东平巷社区79岁独居老人孙新宝感受到电力大数据的“智慧关爱”。6月11日,一条信息提示,老人家里用电数据异常,网格员李娟立刻上门查看,发现大门紧锁。电话联系后了解到,原来老人和女儿外出度假了。
“数智”起钱塘。每天,来自500万电力客户的超过1亿条用电大数据,实时接入杭州城市大脑。电力+经济、电力+环保、电力+旅游、电力+金融、电力+独居老人关爱……24类电力指标数据和15类应用场景,赋能着城市治理和百姓生活“全息全景”。
眼下,国网杭州供电公司正进一步融入浙江数字化改革和“数智杭州·宜居天堂”建设大局,在数字化转型上形成先行优势。AI虚拟数字员工、“网上电网”综合示范、“转供电费码”“电力大脑中枢”、“5G+量子加密”“双碳地图”“杭州能源大数据平台”……更多的创新在国网杭州供电这片“数智沃土”上生长,持续抢占数字化转型的制高点。
全省首家实体化运作服务稽查中心
杭州电力110周年,幸逢中国共产党成立百年。赓两个世纪跨越,逐两个百年梦想。看今朝,持续助力碳达峰碳中和目标、锚定国家电网战略落地“先行示范窗口”目标定位、支持杭州建设“共同富裕城市范例”、主动对接杭州“一核九星”建设……征程再启,未来可期。杭州电力事业新的篇章已经开启。
责任编辑:郭志宏 投稿邮箱:网上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