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
  • 陇上孟河

  • 中电智媒IOS版

  • 中电智媒安卓版

X
您的位置 > 首页 -> 电网频道

这个“双节”,国网甘肃电力驻村工作队在干啥?

来源:中国能源新闻网 时间:2023-10-09 17:49

李春莲

  群众利益无小事,国网甘肃省电力公司驻村工作队将工作做到群众最惦念、最关注的地方,不断解决群众急难愁盼。今年的“双节”期间,驻村第一书记们通过走村入户、深入田间地头走访调研,吃透村情民意,解决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需求,让群众真正从每个细节、每件小事中收获满满的幸福感。

田间忙 当好“发展先锋”

  “现在正是村里辣椒、黄瓜采摘上市的时候,我们驻村工作队要做好村民和农民专业合作社的‘业务员’,帮助他们及时销售农产品。”10月6日,国网甘肃省电力公司驻陇南市西和县大桥镇郭坝村第一书记蒲强走进种植蔬菜大棚的农户家中,组织村民们采摘蔬菜瓜果。

图为:郭坝村第一书记蒲强在村间地头了解村民蔬菜种植及销售情况

  这几年,郭坝村逐渐发展了坝地蔬菜、花椒、金丝皇菊、蜂蜜等多个产业。村里220亩蔬菜种植基地预计可实现每亩产值7000元,总收入达到15万元,带动150余名村民就近就业增收。

  把产业兴旺作为推动乡村振兴的首要任务,千方百计抓发展,国网甘肃省电力公司驻村工作队想方设法增强村集体经济造血功能。驻村第一书记们结合派驻村自然资源、地理位置、待发掘潜能等实际情况,通过实地调研、多方研判,积极推动当地打造辣椒、花椒、大葱等特色农作物种植、羊肚菌、黄金耳深加工、土鸡养殖等优势产业集群,探索实践“党支部领办合作社+企业+生产基地+农户”产业助农模式,大力发展订单农业,“一村一品”的现代农业发展成势见效。

  郭坝村第一书记蒲强说:“我们要宣传好国家的政策和优惠条件,帮助村里的产业户们把产业做得更好。”

巡山忙 当好“平安先锋”

  “王山村位于甘肃省陇南市西和县大桥镇政府青岗岭北麓,因为紧邻西汉水和小山山脉,村落周围的河谷、梯田、云海等自然景观非常适合摄影爱好者到此取景。”国网甘肃省电力公司驻陇南市西和县大桥镇王山村第一书记冀臻介绍。

图为:王山村第一书记冀臻及巡逻队通过聊天方式向村民进行安全宣传

  今年“双节”的陇南地区正值雨季,但王山村过路游客人数依然比往年多近两倍,为切实做好平安建设工作,守护过路游客和村庄居民安全,王山村第一书记冀臻组织村民开展巡逻防控工作。

  “我们每天对509县道沿线景点进行巡逻,针对青岗岭和观景台两处打卡点,加强巡查,及时进行人流疏导,保持车辆停靠间距,严防人员聚集和车辆阻碍交通。”王山村第一书记冀臻说。

  “村里有了自己的巡逻队,作为群众来说,我们确实感到非常满意。”村民李喜义不停地夸赞。

  今年“双节”期间,王山村结婚的年轻人特别多,各村村民和外地赶回来参加婚礼人也多。巡逻队向村民们宣传防火、防盗、防自然灾害等应急知识,提醒群众夜间要关好门窗,切实加强村民自我防范的意识,为王山村民们支起了“安全网”。

  “在党的领导下,让基层社会治理不再是党委和政府的‘独角戏’,我们也充分发挥好各类社会力量从‘独角戏’到‘大合唱’,努力提升基层群众的安全感和幸福感。如今,有了群众的理解和支持,我们更有动力了,只要大家平安,我们再苦再累都值得。”巡逻队队员王玉良说。

防汛忙 当好“服务先锋”

  “下了雨一定要操心,看咱们的房子有没有漏水或者裂缝的情况,还要看看房前屋后有没有垮塌或者滑坡、泥石流的现象。记住咱们的人身安全永远第一位,出现灾情一定第一时间避险!”国网甘肃省电力公司驻陇南市西和县大桥镇李坪村第一书记王小龙在村民李凡换家说。

图为:李坪村第一书记王小龙在村民李凡换家宣传防汛避险知识

  大桥镇属于典型的陇南山林地区,而李坪村又主要分布在半山区段,每年雨季排水渠易受杂草、土石堵塞,同时还有地质灾害的威胁。国网甘肃省电力公司李坪驻村工作队主动牵头,动员本村“两委”干部、公益性岗位、妇联志愿者等人员,常态化开展排水沟渠检查与清理,确保各村沟渠排水通畅。

  “现在虽然已经过了‘七下八上’的全国主汛期,但降水量并未减少,经常出现短时强降雨或持续数十小时的降雨。”提及山洪及泥石流频发的甘肃陇南地区,国网甘肃省电力公司驻陇南市西和县大桥镇李坪村第一书记王小龙总是如履薄冰。在国庆放假前,他便组织村民对辖区内的旧房危房、河道低谷、齐坎边坡、地质隐患点等,开展拉网式风险隐患排查。

  今年,国网甘肃省电力公司李坪驻村工作队与村“两委”积极协作,向大桥镇党委政府成功申报了防汛隐患治理项目,并在今年汛期来临之前实施完成了本村全部1800多米的护坡修筑及加固工程,为村民安全度汛筑起了一道安全堤坝。

  “修了这护坡,再下雨我们的心里也踏实多了。”村民李会说。

  国网甘肃省电力公司驻村工作队结合入户走访、电话巡访等形式,积极开展防汛减灾知识的宣传讲解,随时关注天气预警信息,提高灾害识别与防灾自救能力。同时,号召村民共同维护沟渠沿线的环境卫生,引导当地群众传播“真善美”、传递“正能量”、弘扬新风尚。

责任编辑:许艳

校对:江蓬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