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中国能源新闻网 时间:2025-07-15 14:11
贾奇缘、杨安琪
七月流火,热浪翻滚。7月1日,杭州临安区拉响今夏首个高温橙色警报,锦城、玲珑、青山湖等地最高气温直冲38摄氏度。酷暑炙烤大地,保电迎来严峻“烤”验。一支身着厚重工装的“电力铁军”正奋战在热浪蒸腾的第一线—在滚烫的杆塔上,在闷热如“蒸笼”的绝缘斗臂车内,在烈日炙烤的光伏板阵列间,他们用汗水与专业,筑起守护电网安全、保障电力供应的坚强防线。
杆塔之上:与烈日“硬刚”的架线人
近日,在10千伏洪村V340线机械化线路改迁工程现场,浙江大有集团临安分部电力工程分公司的施工人员正进行着一场与高温的“硬仗”—新线架设,这是提升该区域电网承载力、迎战夏季用电高峰的关键一役。
施工现场,施工人员顶着日头,简单的操作就会让脸上的汗珠不断滚落,厚重的工装早已湿透,前胸后背洇出大片深色汗渍成为了他们奋战的特殊“勋章”。
面对乡村沟渠边复杂的地质条件,项目团队改变传统多设备、多人力的作业模式,引入先进的打洞立杆一体机,将15米、18米的电线杆立了起来。这台“大家伙”效率高、适应性强,不仅克服了地形限制,更在酷暑中减少了人力,抢出了宝贵时间,达到了高效、安全的施工目标,为后续保电积累了实战经验。
高空“蒸笼”:带电作业的毫厘之功
如果说杆塔上的作业是“硬刚”烈日,那么带电作业则是在“蒸笼”里做精细活。
7月4日上午9时,在110千伏雅观变10千伏九通V623线作业现场,气温已飙升至35摄氏度,带电作业班成员潜斌、楼云正经历着更为严酷的考验。他们身着密不透风、重达5公斤的全套绝缘服,在15米高空被阳光无遮挡的炙烤着,站在斗里就像站在一个移动的“蒸笼”里,而在“蒸笼”里干的是精细活,容不得半点闪失。
此次作业的任务是带负荷直线杆改耐张杆并加装分段开关,是杭州临安青山农网2025年10千伏来特V347线登线路改造及自动化提升工程的重要内容之一。
工作负责人许颂紧盯着作业,不时通过对讲机提醒安全细节,并关切询问斗里的兄弟需不需要轮换休息。“每一秒都在淌汗,衣服能拧出水。”刚完成一段作业下斗的潜斌,后背衣服已紧紧黏在身上。
迎峰度夏以来,浙江大有集团临安分部共开展带电作业41次,高空“特种兵”通过绝缘斗臂车、绝缘杆作业法等模式,以精准操作实现了电网升级改造“用户零感知”。
光伏“防暑”:高温天的深度“体检”
7月1日,浙江大有集团临安分部综合能源分公司的技术团队顶着烈日,奔赴临安华正能源光伏电站,开展了一场针对高温天气的“防暑体检”。
“高温天,光伏板也怕‘中暑’,效率会下降,设备故障风险也大增。雷雨大风更是隐患。”运维人员一边仔细检测着光伏组件的绝缘性能和桥架的稳定性,一边记录数据。汗水顺着安全帽带流下,工装后背绘制着“地图”。
针对夏季易发的过载、高温、雷击等风险,运维人员对设备进行“地毯式”深度排查,精准定位潜在缺陷。同时,为每个电站建立“一站一档案”,详细记录隐患点并制定专属的应急预案和防护措施。
“我们还调整了高温时段作业计划,配足防暑降温物资,确保人员和设备‘双安全’。”下一步,该分公司将对各个已建成光伏电站进行全面隐患排查,完善应急预案,开展应急演练,筑牢绿色能源的“夏日安全网”。
他们以专业为笔,以汗水为墨,为这座城市编织了一张坚韧的“清凉网”。他们的每一次精准操作、每一份默默坚守,都是保障城市脉动最坚实的基石。
责任编辑:刘础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