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
  • 陇上孟河

  • 中电智媒IOS版

  • 中电智媒安卓版

X
您的位置 > 首页 -> 安全生产

牢牢抓住工作负责人这个安全生产的关键

来源:中国能源新闻网 时间:2024-02-27 17:29

陈楷

  安全是一切工作的前提和基础,是“一失万无”的生命线。国网青岛供电公司(以下简称“青岛公司”)深入落实国家电网公司、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关于安全生产的各项决策部署,在狠抓各级安全生产责任制落地执行的基础上,对照国家电网公司提出的“五个为什么”深刻反思、深入调研,深挖管理穿透力和制度执行力不足的问题症结,找准工作负责人这个安全管控的“关键”,研究构建工作负责人“责权利对等”机制,着力打造一支“信得过、靠得住、能放心”的工作负责人队伍,推动实现公司安全生产长治久安。

牢牢牵住安全生产责任制这个“牛鼻子”

  安全生产人人有责,抓好安全工作,关键在责任落实。青岛公司按照“依法依规、全面覆盖、以岗定责、重在落实”的原则,动态修订全员安全责任清单,建立了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全员安全责任制,逐级拧紧安全责任链条。压实领导干部责任,充分发挥领导干部“头雁”作用,突出抓好“五带头、五落实”,建立领导班子“一对一”安全包保、安全督查中心带班“四查”机制,创新开展安委会成员“进班组”、领导干部现场“四个一”等活动,以“关键少数”带动全员安全履责。压实保证体系责任,严格落实“三管三必须”要求,把安全与业务工作同部署、同推进、同检查、同考核,加大人、财、物投入保障,深化双重预防机制运转,强化工作组织、现场实施、督导闭环等全过程管理。压实监督体系责任,充分发挥安全督查中心和安全督查队伍作用,开展市县公司“1+1”督查和交叉互查,对所有作业实现“现场+远程”全覆盖督查。运用问责、约谈、警示、曝光等手段,对安全管理“宽松软”问题进行前置问责,杜绝“事后发力”。

国网青岛供电公司进行雪后环网柜巡视,保障居民春节期间安全稳定用电。梁青摄

深刻认识穿透力和执行力这两个“薄弱点”

  现场一线是安全工作的落脚点,是检验工作成效的试金石。随着青岛公司全员安全责任不断压实,反违章工作力度持续加大,铁腕治安取得了明显的成效,但一些安全要求在“最后一百米”落实上仍有欠缺,究其原因还是安全管理穿透力和制度执行力不足。在安全管理穿透方面,“九零法则”指出,如果各层级都按90分完成工作,那么落实到现场一线就会不及格。供电系统专业门类多、管理链条长、参与主体复杂,安全生产“上热中温下冷”不同程度存在,导致安全责任和要求不能有效穿透到基层、落实到一线。在安全制度执行方面,各类安全规章制度、方案措施只有在作业现场执行到位,才能保障安全生产不出问题。复盘每一起事故,无一例外都是违反了“安规”“两票”“十不干”等安全规章制度。从系统内查处违章情况看,安全要求在个别作业现场得不到有效落实,部分人员“图省事、嫌麻烦”,导致违章屡禁不绝、反复发生,削弱了安全制度的严肃性和权威性。

国网青岛供电公司输电运检中心组织工作人员开展220千伏青水I、II线开展雪天特巡,保障电网设备安全运行。张经纬摄

牢牢抓住工作负责人这个“七寸点”

  安全事故事件都发生在现场,解决问题的关键也在现场。青岛公司坚持目标导向下的问题导向,紧盯管理穿透力和制度执行力两个薄弱点,深入基层一线开展调查研究,系统分析公司系统安全事故规律,找到工作负责人这个打通安全生产落实“最后一百米”的关键抓手。工作负责人是现场安全的第一责任人,是安全生产活动最直接的组织者、指挥者和协调者,对作业过程中的现场安全、工艺质量和人员行为全面负责,其行为将对作业现场的安全产生直接影响,每一名工作负责人都应该把守护现场安全作为天职,以身作则、严守底线,履行好现场安全第一责任人的责任。工作负责人是现场安全的最后一道防线,工作负责人处于安全管理的末端,是公司安全生产的“兵头将尾”,也是落实安全管理要求的最后防线。认真负责的工作负责人能够把好风险辨识、安全交底、措施落实、现场监护等各环节关口,对作业流程进行有效的管理和监督,保障安全规程严格落地执行,守住现场安全红线底线。

牢牢盯住“责权利”这个“龙眼睛”

  随着电网规模持续扩大,工作负责人承担的任务逐渐增加,面临的安全压力不断加大,但配套权利和激励措施不够健全完善,严重制约了工作负责人最后一道防线作用的发挥。青岛公司聚焦工作负责人安全责任大、问责考核多、激励及约束权不足等问题,建立实施“责权利对等”机制,着力破解安全生产“沙滩流水不到头”的问题。健全履责清单,建立工作负责人“严入、强训、评价、退出”全链条管理体系,严把任职资格审查、能力认定关口,结合冬(夏)训举办专题培训,完善覆盖各类作业的履责清单。结合到岗到位、安全督查等强化履责检查,对出现安全苗头性、倾向性问题的工作负责人暂停其任职资格。赋予充分权力,赋予工作负责人作业人员选择、作业现场指挥、叫停违章作业、外包队伍评价等安全管理“实权”,有权将不听从指挥、违章作业的人员清出现场,有权根据现场条件停止作业,每年组织工作负责人对外包队伍评价打分,为工作负责人管住现场提供有力抓手。强化利益保障,坚持“多劳多得、精准奖励”,综合作业数量、作业人数、作业时长、风险等级、违章数量等因素,科学建立工作负责人安全履责量化评价模型,按月计算、公示通报安全履责量化得分,加大绩效薪酬、评先树优倾斜力度,畅通岗位晋升渠道,切实增强工作负责人的获得感和归属感,不断激发管好安全的内生动力。(作者系国网山东青岛供电公司总经理

  责任编辑:江蓬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