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
  • 陇上孟河

  • 中电智媒IOS版

  • 中电智媒安卓版

X
您的位置 > 首页 -> 安全生产

国网湖北超高压用直升机带电消缺

来源:中国能源新闻网 时间:2023-07-26 17:27

  中国能源新闻网讯(汪明洋)7月20日上午10时36分,在湖北省荆门市钟祥市洋梓镇大庙岗村,伴随着发动机的巨大轰鸣声,一架双发轻型直升机的螺旋桨飞速转动,从地面腾空而起,匀速升到百米高空后,向±800千伏金塘线2519号塔飞去,准备依次对金塘线2519号、建苏线2507号的两处鸟巢缺陷实施带电消缺。

  作为国家“十四五”重点工程,±800千伏建苏线、金塘线起于白鹤滩水电站,是西部清洁能源稳定输送至华东地区的重要通道。自去年投运以来,极大优化了四川水电配置、提升了清洁能源消纳水平、减少了二氧化碳排放,为长三角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坚强的能源电力保障。

  日前,在迎峰度夏保电工作中,国网湖北超高压公司通过无人机精益化巡检发现建苏线2507号极Ⅱ悬垂金具串导线端、金塘线2519号极Ⅱ大号侧导线防舞器上两处鸟巢缺陷。当前,电网正值“七下八上”迎峰度夏电力保供关键期,电网负荷持续走高,建苏线、金塘线处于满发状态,电力保供压力陡然增加。若不及时消缺,将影响线路安全稳定运行。为避免停电检修带来的损失,该公司联合国网空间技术有限公司采用直升机带电作业的方式,保证电力安全可靠供应。

  “现场环境满足要求,可以作业,注意高空微气流。”当日10时51分,经过15分钟飞行,直升机沿既定航线载着检修人员李豪杰到达±800千伏金塘线2519号塔右地线大号侧约23米处上方区域悬停后,工作负责人贾翔在地面通过对讲机发出了消缺指令。

  “站吊篮里的检修人员看似轻松,可实际上对他们的心理和身体素质都是巨大的考验。”话语间,只见直升机下方通过40米长的绝缘绳索挂着马鞍式双人吊篮,穿着全套屏蔽服的李豪杰、韩福全就站在吊篮中。按照作业方案,直升机缓缓下降,随着吊篮和导线之间发出刺耳的空气击穿噪声,吊篮准确地卡在分裂导线上,只见李豪杰、韩福全一行在打好安全保护后,顺利转移电位,随即攀爬出吊篮,只见他俩一前一后在50米高空踏线而行,不到5分钟走到缺陷所在位置,李豪杰双手一撑,双腿抬起,娴熟地越过半米高的间隔棒,韩福全打开李豪杰后背的背包,将脚边的鸟巢抬起,轻轻地放入背包。完成该处消缺工作后,作业人员返回至吊篮,经直升机吊送至起降点稍作休息后,将被再次吊送至相隔2公里的±800千伏建苏线2507号塔开展下一处消缺作业。

  中午11时26分,随着李豪杰、韩福全二人安全落地,直升机顺利返航,两处消缺圆满完成,整个过程流畅高效,实现了多点作业的无缝衔接,较传统爬杆上塔作业方法,避免了人身高坠风险,提高了人员上下杆塔、布置工器具、进出电位的效率近70%。本次带电作业有效减少约3小时的停电检修时间,保障输送绿色清洁能源约1530万千瓦时,相当于75万户居民一天的用电量。

  “直升机吊篮法突破了传统带电作业的局限,大幅减少作业人员爬塔、进电场、走线的时间。和常规作业法相比,节省作业人员体力的同时,极大地提高了作业的安全系数。公司近期也将密集开展16次直升机带电作业,消除12项缺陷、开展58次带电检测,全力保障湖北电网平稳度夏。”现场总指挥刘继承介绍道。

  当前随着气温的攀升,用电也进入高峰时段,该公司将统筹推进多项带电消缺作业,提升线路稳定性,通过不断强化直升机带电作业技术应用,快速修复保障电力供应,提升运检工作能力,保障湖北主网与跨区电网不间断供电和清洁能源送出、消纳,全力做好迎峰度夏电力保供。

  责任编辑:杨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