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 时间:2021-12-07 13:52
“道路已封锁,带电措施已布置到位,可以开始作业。” 12月1日上午09时30分,随着工作负责人的一声作业命令,由眉山多能电力建设有限责任公司负责施工的35千伏安象线60号至81号穿越城区老旧架空地线拆除工作正式拉开序幕。
周密部署,奠定隐患消除工作基础
据了解,35千伏安象线始建于1967年,经过长达50多年的运行,架空地线锈蚀严重,存在地线断股、散股的情况,是较为严重的安全隐患。老旧架空地线拆除已迫在眉睫。
为及时消除隐患,多能电建公司周密部署,提前2周联合输配电专业人员对35kV安象线N62至N81段隐患线路穿越的街道、社区进行了全面细致的排查。经过梳理分析,该段架空地线跨越市区道路19条,小区、民房17处,10千伏带电线路7处。针对复杂作业环境,多能电建公司多次召开施工准备会议,对人员分工职责、安全管控措施、施工质量标准、作业安全流程等等都做出了具体要求,为隐患消除工作的顺利开展奠定了基础。
统筹协调,保障消缺工作安全有序
此次消缺工作作业覆盖面广、涉及专业多、现场环境复杂,为安全、高效完成好本次拆旧工作,多能电建公司提前协调、统筹考虑,研究制定了2套详细的隐患处理方案:停电和不停电作业方案。经眉山公司专业部门审核,考虑到保障冬季电力可靠供应,决定联合带电中心采用不停电带电作业方式开展消缺工作。
该项工作得到了市经信局的大力支持,在市经信局的统一安排下,联合市交警队、住建局、园林局、街道社区等单位组织召开了35千伏安象线隐患消除工作协调会议,并获得了政府各单位部门的全力帮助。最终整个带电消缺过程中,各单位配合密切,从协助人员到监护人员各负其责,有条不紊;施工负责人靠前指挥,严抓施工过程管控;施工人员配合有序地开展消缺工作,12月2日13时30分,随着35千伏安象线最后一根架空地线平稳落地,宣告本次穿越眉山城区6.5公里架空隐患地线消缺工作优质高效完成。
协同融合,提升城市电力服务能力
本次协同作战是一场多设备、多专业、多方位的系统性的协同作业,这种作业方式和作业力度在全市实属首次。公司统筹各区县带电作业力量,抽调了各区县5辆带电作业车,12名专业带电作业人员,采用带电跨越方式拆除老旧隐患地线,将原来7处需要停电跨越的电位缩减为1处,避免了城区4万多户用户的停电,减少停电2260时·户数,提高了城区供电可靠性,提升了老百姓的电力获得感。
下一步,多能电建公司将不断推进输配电协同作战方式,秉持着“能带不停”的原则,全力提升电网运维检修能力,为眉山建设成都都市圈高质量新兴城市做好强有力的电力保障工作。( 游鹏 胡吉)
责任编辑:周小博 投稿邮箱:网上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