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
  • 陇上孟河

  • 中电智媒IOS版

  • 中电智媒安卓版

X
您的位置 > 首页 -> 中能观察

邹骥:能源转型做好“先立”应有“三立”

来源:中国能源新闻网 时间:2023-05-17 14:07

中国能源新闻网记者 莫非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立足我国能源资源禀赋,坚持先立后破,有计划分步骤实施碳达峰行动。在2023年第一期国是论坛之“能源中国”上,能源基金会首席执行官兼中国区总裁邹骥表示,能源转型做好“先立”,应立电源、立储能、立电网。

  邹骥指出,第一要立电源,加速发展风光等可再生能源。根据国家能源局印发的《2023年能源工作指导意见》,今年全年风电、光伏装机将增加1.6亿千瓦左右,其中大部分为分布式可再生能源。从2022年的数据来看,新增装机中超过四分之三都是分布式可再生能源,还有四分之一是长途输送的基地式可再生能源,这都是当前中国在“立”的可再生能源。

  第二要立储能。“拥有一个高比例可再生能源的新型能源系统,才有可能提供稳定的、平稳的能源供给。”邹骥表示,中国在发展储能的过程中,有一个得天独厚的比较优势,就是七大流域都有大量水库,依托这些水库做抽水蓄能有很多先天基础条件。当然,这还需要额外的投资。

  他还提到,中国有化学储能、压缩空气储能、飞轮储能等有大量因地制宜的储能方式,发展也都非常迅猛。

  第三要立电网。邹骥认为,中国要有强大的电网,要解决可再生能源的就地消纳问题,要能实现省际互通互济。

  邹骥说,如果能通过更灵活、更及时的跨地区调电输电,把现有资产存量调动起来,中国是有可能不用再建新的火电电源的。

  邹骥认为,解决能源安全的问题有很多思路,建设电网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方向,同时也要有体制机制的支撑,要有电力市场化的改革。

  谈及中国能源转型的时间框架,邹骥提出三个周期。

  第一个周期是基于中国现有庞大的化石能源,特别是从煤炭等固定资产的寿命周期来看,中国煤电机组即便超期“服役”也不会超过20年,也就是说,这个周期到2040年前后。

  第二个周期是技术周期。邹骥称,这里提到的技术周期主要是面向新型能源系统的技术,包括可再生能源、储能、输电、智慧电网、需求侧管理等一系列技术。有理由相信在未来的20年里,这些技术完全有可能强大到足够“先立”,立起中国高比例可再生能源的现代能源体系。

  第三个周期是投资景气周期。邹骥认为,当前中国正处在一个加大投资的好时机中,但一定要把握好投什么,应利用20年左右的时间把非化石能源“立”起来,同时严控化石能源的增量,以期实现能源顺利转型。


  责任编辑:沈馨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