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
  • 陇上孟河

  • 中电智媒IOS版

  • 中电智媒安卓版

X
您的位置 > 首页 -> 中能观察

中能专访丨吕汉阳:推动国有企业做强做优做大

来源:中国能源新闻网 时间:2023-01-17 11:05

推动国有企业做强做优做大

——访国务院国资委研究中心创新发展研究处处长、研究员吕汉阳

中国能源新闻网记者 余璇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深化国资国企改革,加快国有经济布局优化和结构调整,推动国有资本和国有企业做强做优做大,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2022年是国企改革三年行动的收官之年,三年行动成效如何?国企改革重点聚焦哪些问题?如何持续深化国企改革?对此,中能传媒记者专访了国务院国资委研究中心创新发展研究处处长、研究员吕汉阳。

  中能传媒:国企改革三年行动取得了哪些成效?

  吕汉阳:国企改革三年行动的主体任务已基本完成,全面完成公司制改制,全面收官剥离企业办社会职能和解决历史遗留问题,全面深化企业内部三项制度改革,积极稳妥推进混合所有制改革,有力破除了一批体制机制障碍,有效解决了一大批长期想解决而没有解决的重点难点问题,集中体现为取得三个明显成效:

  第一,形成更加成熟更加定型的中国特色现代企业制度和国资监管体制取得明显成效。公司制改制全面完成,从法律上、制度上进一步厘清了政府与企业的职责边界,企业独立市场主体地位从根本上得到确立。党的领导与公司治理有机统一,国有企业全面完成“党建入章”,绝大多数企业制定了党委(党组)前置研究讨论重大经营管理事项清单,基本实现董事会应建尽建、外部董事占多数,各治理主体权责法定、权责透明、协调运转、有效制衡的治理机制正在形成。国资监管体制更趋成熟完善,把全面履行国有企业出资人职责、专司国有资产监管职责、负责国有企业党的建设职责三项职责统一起来,推动管资本与管党建相结合,履行出资人职责与履行国资监管职责相结合,党内监督与出资人监督相结合,充分发挥专业化、体系化、法治化的监管优势,打造业务监督、综合监督、监督追责“三位一体”的出资人监督闭环,构建形成全国国资监管大格局,切实做到全面履职、高效履职。

  第二,推动国有经济布局优化和结构调整取得明显成效。国有经济的布局应该主要集中在战略安全、产业引领、国计民生、公共服务等领域。大力推进重组整合,近十年,先后有26组47家中央企业实施战略性重组和专业化整合,新组建、接收企业9家,中央企业数量从十年前117家调整至98家,涉及上述几个重点领域的营业收入占比超过70%。深入开展瘦身健体,加快处置不具备优势的非主营业务和低效无效资产,全面完成“僵尸企业”处置和特困企业治理,建立压减长效机制,累计减少法人占总户数的38.3%,管理层级全部压缩到五级以内。全面收官剥离企业办社会职能和解决历史遗留问题,全国国资系统监管企业2万多个各类公共服务机构、1500万户职工家属区“三供一业”基本完成分离移交,超过2000万名退休人员基本实现社会化管理,有力解决了长期以来政企不分、社企合一的问题。

  第三,提高国有企业活力效率取得明显成效。三项制度改革在更大范围、更深层次破冰破局,围绕能上能下,全面推行经理层成员任期制和契约化管理,围绕能进能出,加快实施了公开招聘、竞争上岗、末等调整和不胜任退出等市场化用工制度,围绕能增能减,推动完善了按业绩贡献决定薪酬的分配机制。中长期激励政策工具广泛应用。混合所有制改革有力促进了经营机制转换,2013年以来,国有企业改制重组引入各类社会资本超过2.5万亿元,目前中央企业和地方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企业户数占比分别超过了70%和54%,一大批企业以混促改,完善公司治理,提高规范运作水平,深度转换机制,活力和效率显著提高。

  中能传媒:当前国企改革面临哪些挑战,需要重点聚焦哪些问题?

  吕汉阳:在国有企业存量土地资产盘活利用、公益性业务分类核算和分类考核、国有经济统计和评价体系等难度大、创新性强方面的工作,仍然需要进一步加大推进力度。

  要聚焦五大类任务,进一步推进改革落实落地。一是公司治理相关任务要聚焦权责清晰,提升前置事项清单的精准性、分批分类落实董事会职权、提升外部董事履职能力素质;二是三项制度改革相关任务要聚焦普遍激活,通过巩固“总部机关化”专项治理成果、刚性兑现考核结果、强化对科技创新人才的精准激励等方式推动“三能”机制在各层级常态化运行;三是资源优化配置相关任务要聚焦核心竞争力,努力在培育世界一流企业和专精特新企业上迈出新步伐;四是针对上市公司的相关改革任务要聚焦示范引领,优化股权结构、加大授权放权力度,推动上市公司成为市场化经营机制的先锋表率,推进混改企业深度转换经营机制;五是国资监管相关任务要聚焦提升监管效能,强化上下联动、做好集中统一监管“后半篇文章”、推进企业内部监督协同、着力防范化解各类风险,更好发挥“三化”监管优势。

  中能传媒:如何持续深化国企改革,推动建设世界一流企业?

  吕汉阳:国有企业要深入贯彻落实《关于加快建设世界一流企业的指导意见》,以集中开展世界一流创建示范行动、管理提升行动、价值创造行动和品牌引领行动等四个专项行动为抓手,在着力解决突出问题中加快提升能力水平,力争用5年左右时间建设一批在规模效益上居于全球领先地位的一流企业,建设一批在细分行业领域专精特新的科技领先企业,努力形成中央企业勇当建设世界一流企业主力军、各类国有企业对标一流创优争先的良好格局。

  一是坚持创新核心地位。积极推进国有企业打造原创技术策源地,加大研发投入力度,优化支出结构,积极承担国家重大科技项目,强化基础性、前沿性、颠覆性技术研究。组建高质量创新联合体,主动开放企业市场和应用场景,加强首台套首批次首版次应用,促进产业链创新链高效融合,提升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成效。通过大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力争加快打造一批科技骨干企业,打赢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切实提升企业技术牵引和产业变革的创新力。

  二是突出质量第一、效益优先。坚持和完善高质量发展指标体系,健全投资管理制度,提升经营管理水平,完善内控管理体系,确保有质量、有效率、有效益、有现金流的增长。创新生产模式和产业组织方式,抓住重点领域打造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产品服务,以新技术新业态新标准改造提升产品服务质量,以高质量供给引领和创造新需求。

  三是加快提升国际化经营能力和国际竞争力。积极响应全球发展倡议,以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为重点,打造更多具有全球影响力的高质量境外投资合作项目,增强面向全球的资源配置和整合能力。积极参与国际标准和产业规范等制定,推动中国产业标准、产品服务标准国际化,增强参与国际标准化治理能力。通过主动融入全球市场,力争尽早建成面向全球资源配置和生产服务的生态系统,实现资本、资源、技术、人才等各类要素全球化配置,切实提升企业全球竞争力。

  四是加快提升品牌价值和影响力。要结合企业使命、愿景、价值观等,对标世界一流企业品牌实践,强化品牌意识,加强战略引导,加快创建一批管理科学、贡献突出、价值领先的卓著品牌。进一步明晰品牌定位,科学构建品牌架构体系,积极运用品牌管理先进理念方法,持续提高品牌管理运营能力。通过深入实施品牌强企战略,力争打造一批走向世界、享誉全球的知名品牌,切实增强中国品牌影响力、竞争力和美誉度。

  五是加快提升现代企业治理能力。要打造具有中国特色、体现中国传统、彰显中国智慧的现代治理新模式,完善组织治理体系,增强战略管理能力,实施精益化管理,加快数字化转型、智能化升级。通过健全完善现代公司治理体系,力争实现管理体系和管理能力现代化,切实提升企业稳健合规经营、持续健康发展、有效防范化解处理风险的能力和水平。

责任编辑:周小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