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
  • 陇上孟河

  • 中电智媒IOS版

  • 中电智媒安卓版

X
您的位置 > 首页 -> 中能观察

中能观察丨构建多元化清洁能源供应体系实现“双碳”目标

来源:中国电力新闻网 时间:2021-11-30 16:28

  构建多元化清洁能源供应体系实现“双碳”目标

  ——访国网能源研究院有限公司董事长张运洲

  国电力新闻网记者 苏伟

  电力系统作为推动实现“双碳”目标的主战场,该选择怎样的清洁低碳发展路径?在11月29日召开的第三届中俄能源商务论坛上,国网能源研究院有限公司董事长张运洲接受了《国电力报》记者专访。

  国电力报:推动具有国特色、适合我国国情和发展阶段的“双碳”转型,电力系统应如何统筹规划,助力实现碳达峰碳中和?

  张运洲:电力行业在加快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体系中承担着重要使命。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立足经济社会发展大局,电力行业的统筹发展必须兼顾四个方面:

  一是统筹清洁低碳转型与电力安全保供,在保障电力安全供应基础上积极调整以煤为主的能源结构,协调发展和利用好各类能源。

  二是统筹清洁低碳转型与产业链供应链安全。强化与海外供应链龙头企业的纽带关系,推动产业链供应链多元化,增强抗风险能力。

  三是统筹清洁低碳转型与经济发展,在实现“双碳”目标的同时为经济发展留有合理环境空间。

  四是统筹区域间、行业间协同减碳。按照“全国一盘棋”思维,加强清洁低碳转型顶层设计,建立跨区域、跨行业协同机制,实现多维度高效联动,科学有序地推进实现“双碳”目标。

  需要指出的是,应科学认识电力行业与全社会碳达峰关系,电力行业还需承担其它行业电气化提升带来的排放转移,将以稍晚达峰支持全社会提前达峰。总地来说,可以按照2028年前后碳达峰、2050年前后深度低碳、2060年实现零碳电力系统三个阶段进行规划。

  国电力报:在构建多元化清洁能源供应体系中,电网发展方式应有怎样的改变?

  张运洲:在电网发展方向上,应该是分布式发电、微电网与大电网融合发展,充分发挥大电网基础平台作用,支撑新能源跨越式增长。

  从经济性和资源利用角度看,应优先考虑分布式发电就地平衡方式,满足中东部新增电力需求。随着新能源和储能技术经济性不断提升,本地开发分布式及微电网满足新增电力需求将是有效手段。

  根据研究分析,中东部若完全依靠分布式发电难以满足全部新增电量和电力平衡需求。经测算,国网经营区中东部地区分布式新能源的技术可开发潜力为9亿千瓦,可提供约1~1.2万亿千瓦时电量,难以完全满足中东部地区2020~2060年2.5万亿千瓦时左右的新增电量需求,仍需要通过加快海上风电开发、有序推进核电及气电建设、跨区受入雅鲁藏布江下游水电等确保电力电量平衡。中长期看,推动产业优化布局和转型升级势在必行。总的来说,清洁能源大规模跨区输送和大范围资源优化配置,是未来相当长时期内“双碳”目标下能源转型对电网发展提出的功能要求。要着重围绕提高跨区输送清洁能源电量比重,采用市场化和行政两手,打破省间壁垒实现送受端协调调峰,优化跨区输电通道运行方式,提高电网大范围清洁资源优化配置和互济能力。

  与此同时,未来电网还必须加快数字化转型,将先进信息通信技术、控制技术与先进能源技术深度融合应用,支撑多元主体灵活便捷接入,持续推动传统电网向具有泛在互联、多能互补、高效互动、智能开放等特征的能源互联网形态转变。

  国电力报:在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体系中,煤电扮演什么角色?该如何发展?

  张运洲: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体系需要大力发展新能源,全面推进风电、太阳能发电大规模开发和高质量发展,这并不等于简单地去煤电,煤电将逐步向基础保障性和系统调节性电源并重转型,逐步推进自身减污降碳。

  目前我国煤电装机约11亿千瓦,多处于“青壮年”时期,约9亿多千瓦为高参数、大容量煤电机组。研究表明,今后煤电的转型发展应按照“增容控量、实现安全保供”,“控容减量、有序削减发电用煤”,“减容减量、助力碳中和实现”三阶段谋划,煤电机组功能角色将朝着灵活调节机组、近零脱碳机组和应急备用机组三种类型演变。煤电降碳一方面是控制电煤消费量,另一方面深度脱碳,即通过碳捕集、利用和封存(CCUS)技术将煤电机组改造成为“近零脱碳机组”,煤电完全有条件转型升级为“清洁电力”。

  因此,下一步必须大力推动CCUS技术示范应用与产业培育,加速成本下降与技术升级,尽早大规模应用。力争2030年我国全流程CCUS(按250公里运输计)技术成本达到310~770元/吨二氧化碳,2060年逐步降至140~410元/吨二氧化碳 ,折合度电成本增加约为0.13~0.20元、0.06~0.11元。届时,煤电的市场竞争力得到明显增强。

  此外,还应拓展CCUS应用范围,探索推动绿电制氢和煤电捕捉的二氧化碳结合,制取甲醇、甲烷等用于工业原料,为构建碳循环经济趟出一条新路。

责任编辑:张栋钧   投稿邮箱:网上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