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中国石油新闻中心 时间:2025-05-13 16:59
5月8日,笔者从西南油气田了解到,蜀南气矿自贡天然气大厦分布式光伏发电绿证申领通过国家绿证核发交易系统的审核,斩获3张绿证。这是西南油气田公司首次以发电方身份获得绿证,标志着公司在拓展新能源盈利渠道方面取得突破。
今年年初以来,西南油气田贯彻落实集团公司决策部署,统筹快速上产与长期发展,锚定“决胜500亿”目标,产销再创历史新高。同时,公司加快发展新兴产业,着力做大做强清洁电力、伴生资源等业务,推动新能源产量逐步提升。
公司突出资源优势,持续完善新能源发展布局,深化“天然气+新能源”绿色发展西南模式。按照“规划引领、业务主导、科研支撑”的工作思路,设置新能源业务组织机构,成立特色项目建设工作专班和10个工作小组,积极拓展地热、生物天然气、地下空间利用等新赛道,为新能源发展探索科学路径。
公司将天然气勘探开发的丰富经验移植到新能源业务中,因地制宜设立项目,优选项目长,实施“项目制”管理,并通过“赛马制”“揭榜挂帅”等机制,将人才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编制的《新能源专业技术谱系》涵盖氢能、储能、CCS/CCUS、伴生资源利用等技术系列,形成了“资源评价、室内实验、现场中试、工业生产”的递进式可复制路线。目前公司在研的底层技术有30项,待攻关技术有42项,包含熔融法天然气裂解制碳材料及氢气、油气田水伴生资源综合利用、低浓度二氧化碳捕集等关键技术,为未来新兴产业做好技术储备。
依托天然气市场资源优势,公司新能源业务实现多点开花:余压发电实现规模化应用,建成14套余压发电装置,覆盖净化厂、集气站、输配气站、储气库4类应用场景,形成了透平、螺杆、双转子3类主流技术,今年余压发电已超500万千瓦时。天然气伴生资源利用取得新突破,龙王庙500立方米/日提锂中试装置完成国内首次气田水制碳酸锂,实现从“0到1”的突破;自主设计的威远100立方米/日气田水伴生资源综合利用和达标外排试验装置,累产碳酸锂超800千克,实现气田水伴生资源的综合利用和达标外排。中国石油首个生物天然气项目建成落地,利用“天然气+用户”资源优势,成功将以酿酒废水和农业有机废弃物为原料的生物天然气接入城市管网,并获得“国际可持续发展与碳认证”,目前产能规模近800万立方米,展现出广阔的发展前景。(杨艺微 李琦 覃莉)
责任编辑:王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