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
  • 中电智媒IOS版

  • 中电智媒安卓版

X

展望“十四五”丨国网安徽电力:电亮小康幸福路

来源:​中国电力报 时间:2021-01-18 09:39

  电亮小康幸福路

  ——国网安徽电力新一轮农网改造升级纪实

  祝捷 周媛 刘晶东

  深冬时节,江淮大地阡陌纵横,广袤的山间村落一派生机,预示着一年的好收成。

  乡村发展,电力先行。从皖北大平原8.2万眼机井通电,到50万原水电供区百姓逐渐用上大网电;从革命老区光伏电网大规模接入、绿色能源全消纳,再至2813.4平方千米行蓄洪区用电无忧,5年里,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累计完成334.23亿元农网工程建设任务,农网供电可靠率达99.832%,较“十二五”末提升0.031%,光照2865.2万乡村百姓走上幸福小康路。

  电助百姓日子更敞亮

  2020年8月18日,在安徽调研考察的习近平总书记来到西田坡庄台,看望慰问受灾群众,村民王今桂激动地向总书记说:“电没停、水照供、生活用品有人送,请总书记放心。”习近平总书记听后高兴地说:“我一直牵挂灾区的群众,看到乡亲们生活有着落、有希望,我就放心了。”

  王今桂是阜阳市利民村西田坡庄台村民。“蓄洪时电一直没停,生活没受影响。”王今桂说,“俺们现在庄台上条件都好了,家用电器要啥有啥,大热天空调想咋开就咋开。电足了,日子更敞亮了。”

  王今桂的“敞亮”生活得益于安徽电力在淮河行蓄洪区的大力投入。2018年,该公司针对行蓄洪地区特点,提出了“主动防御”的电网建设理念,编制《行蓄洪区电网建设改造技术原则》,投资7.5亿元建设主动防御性电网。经过两年的改造建设,行蓄洪区网架结构得到极大改善,农网户均配变容量提升至2.6千伏安,居中部省份第一,历史上首次实现蒙洼蓄洪期间持续通电。

  行蓄洪区只是安徽电力贫困地区农网改造的一个缩影。近年来,该公司持续加大贫困地区电网改造力度,在项目规划、资金安排、项目实施上,重点向大别山革命老区、皖北地区、行蓄洪区等深度贫困地区倾斜。

  农网改造目标精准了,如何精准滴灌、靶向治疗?安徽电力果断制定“作战图”,打出一套“组合拳”:

  ——摸清底数,让电网改之有据。全面摸排全省3000个贫困村的供电情况,设置27个供电指标,标出供电短板,树立问题导向,开对“药方”,正对“靶心”。

  ——制定方案,让电网改之有法。以“一村一项目包”推进贫困村电网“一村一策”改造,持续发力解决供电不足问题。

  ——创新管理,让电网改之有术。在国网首创“精准扶贫”电网系统模块,建立贫困村电网、设备及用电情况“一村一档”,实现电网“数据采集、问题识别、进度管控、成效提升”四个精准。

  2017年,提前3个月在全国率先完成农网改造升级“两年攻坚战”,解决1685个自然村(含贫困村405个)不通动力电和动力电不足问题。

  2019年,全省贫困地区配变户均容量达2.58千伏安,超过国家“十三五”规划目标。

  2020年,电网支撑全省31个贫困县全部脱贫摘帽。

  ……

  灯亮了,群众的心就更亮了;电通了,致富的路就更宽了。该公司第一时间响应扶贫产业、扶贫项目等用电需求,简化办电流程,持续压减接电时间,降低扶贫企业办电成本,实现扶贫产业早用电、早投产、早收益,为全省3025个产业扶贫园、46.5万户贫困户创业就业赋予强劲电能。

  圆了致富“黄金梦”

  2020年12月6日,在六安市上土市镇龙金村菊花加工车间,村民刘盛前打开烘房大门,拈起一朵金丝黄皇菊,查看菊花的干燥度和温湿度。“种了几十年菊花,从来没像现在这样大批量生产,卖上大价钱。”刘盛前说,“有了电力帮忙,我们的‘黄金梦’一定能实现。”

  上土市镇位于大别山腹地,过去属于水电供区。由于历史原因,安徽形成霍山、岳西、太湖、潜山、祁门、休宁县(市)6个水电供区,涉及50多万人。近年来,由于管理体制不顺、投入严重不足等原因,水电供区供电质量和可靠性难以满足当地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生产生活用电需求。

  2019年11月28日,安徽省水电供区改革正式启动。2020年1月3日,安徽电力全面接收6个水电供区电网,并开始全面实施改造。截至2020年10月底,该公司在原水电供区已累计投资12亿元,建设改造项目558个,为当地快速发展助力加码。

  农网升级改造,不仅是补短板的惠民工程,更是添动力的发展工程。国网安徽电力紧盯农网改造在促进农村消费升级、加快县域经济发展中发挥的重要保障作用,将农村电网建设规划与经济社会发展、乡村振兴等统筹衔接,以谋长远的思路绘就一幅“三农”振兴发展的蓝图。

  位于芜湖无为县的科前生态农场创建于2013年,是集栽植果树、树苗、水产养殖于一体的生态农场企业。得益于农网改造,如今农场新建了4栋厂房,面积达1200多个平方,形成畜禽果树认养、农民培训、观光旅游、采摘餐饮等功能于一体的综合农场。

  “以前由于位置偏、电压低,我们农场的生产和发展都受到了制约。现在,用电再也不愁了,供电很可靠,我们只一心求发展、搞市场。”科前生态农场总经理李园说。

  从“用上电”到“用好电”,这是农网升级改造拉动经济发展,助推农村产业化发展的重要转变。随着农村地区电气化水平明显提高,全省用电潜能得到进一步释放,用电水平稳步提升,2020年全社会最大负荷4583万千瓦,是2015年1.52倍。

  我家阳光能挣钱

  安徽六安市金寨县金刚台村村民代功炎家中安装了4年的分布式光伏电站,截至2020年11月底,已为他带来了1万8千元的收入,看着手里的存折,代功炎的脸上洋溢着灿烂的笑容:“从来没想过太阳也能挣钱,这阳光可真金贵。”

  2014年6月,安徽省在全国率先启动了“光伏扶贫惠千家”项目。当年全省便有2000户贫困群众通过自家屋顶上的3千瓦分布式光伏电站,拿到了“阳光钱”。之后,随着精准扶贫深入推进,“十三五”期间,安徽光伏装机容量不断增加,截至2020年11月底,安徽全省累计建成光伏扶贫装机容量242.3万千瓦,惠及42.3万户贫困户,并网数量和容量居全国前列。

  为保证光伏高质量并网,2016年,安徽电力联合15家高校、科研机构研发的“分布式可再生能源发电集群并网消纳关键技术”在金寨县投入运行,该技术可进一步确保光伏项目能“并得上、送得出、用得掉”。2019年11月,安徽全省第一座新能源500千伏输变电工程金寨变投入运行,该工程的投运将进一步增强皖西南的光伏、风电等再生能源的外送能力,不仅可助力大别山贫困地区的经济发展,同时也让当地百姓的生活越发“阳光灿烂”。

责任编辑:李梁  投稿邮箱:网上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