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
  • 陇上孟河

  • 中电智媒IOS版

  • 中电智媒安卓版

X
您的位置 > 首页 -> 碳达峰碳中和

以机制创新释放市场活力

来源: 时间:2022-07-06 13:55

 以机制创新释放市场活力

 ——自愿减排市场探索实现高质量发展

 中国能源新闻网记者 王若曦

  6月15日,四川联合环境交易所发布了《四川碳市场运行报告(2022)》(以下简称《报告》)。《报告》指出,截至今年4月30日,四川碳市场累计成交国家核证自愿减排量(CCER)近3500吨,按可比口径在全国排名第4位。

  四川省是全国温室气体自愿减排交易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特别是去年,受减碳政策、全国碳市场启动等影响,四川省的自愿减排市场交易量迅速增长,市场活力加快释放。四川省在自愿减排市场的探索实践也是我国推进自愿减排市场高质量发展的缩影。

  作为中国碳交易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国家核证自愿减排项目经历过全国碳市场第一个履约周期后,有望于2022年重启。当前,自愿减排市场交易意愿高涨,市场参与主体减排意识和能力水平得到有效提高。业内专家表示,为在未来更好地发挥市场对于资源的配置作用,我国需要通过完善自愿减排市场的制度体系和管理模式,并引入金融创新手段,持续推进高质量自愿减排市场的构建。

  探索建立高质量自愿减排市场

  2012年6月,国家发展改革委印发《温室气体自愿减排交易管理暂行办法》,首次规划了自愿减排市场整体框架体系,提出重点排放单位每年可以使用国家核证自愿减排量抵销碳排放配额的清缴。

  此后,自愿减排交易信息平台于2015年上线,CCER进入交易阶段。为了完善和规范相关交易,国家发展改革委于2017年3月发布公告,暂停CCER项目备案,存量CCER仍在各试点碳市场进行交易。随着去年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的正式开启,国家核证自愿减排量实现与全国碳市场衔接,存量CCER资产在全国碳市场第一个履约周期得到进一步有效处置。

  2012年至今,我国自愿减排市场运行管理体系逐步完善,控排企业利用国家核证自愿减排量进行配额抵销,自愿减排市场为推动经济社会实现碳减排目标、推动绿色低碳发展转型作出了积极贡献。

  据国家气候战略中心统计的数据显示,目前,约6000万吨国家核证自愿减排量已被用于试点碳市场和全国碳市场配额清缴履约抵销。这些用于抵销的国家核证自愿减排量不但直接为重点排放单位降低了配额清缴履约经济负担,也为自愿减排项目业主直接带来经济激励约20亿元。

  在EDF美国环保协会与北京绿色交易所联合举办的“双碳目标下的自愿减排市场展望”圆桌论坛上,北京绿色交易所董事长王乃祥表示,自愿减排市场作为我国碳交易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助力国家和企业实现碳中和的重要渠道,是推动碳市场深化发展、实现低成本减排的重要政策工具。

  高质量的自愿减排是推动“双碳”目标实现的加速器。当前,我国正在努力构建高质量的自愿减排市场。

  “一带一路”绿色发展国际研究院执行院长张建宇表示,高质量的自愿减排是应对气候变化目标的根本需求。实现高质量的自愿减排不仅取决于项目类型,也取决于项目管理的质量。自愿减排项目是强制履约市场的重要补充,并为灵活履约提供了可行性。高质量的自愿减排可以帮助强制履约市场调节供需平衡,并帮助探索有效碳价。

  完善机制驱动资源高质量配置

  自愿减排的核心目标是要用市场化的手段推动“双碳”目标的实现。我国自愿减排市场有待进一步扩大交易规模与增加参与主体。而通过市场机制的不断完善,可以更好发挥自愿减排市场的效用,推动其实现高质量发展。

  对此,英国儿童投资基金会中国项目主任刘强认为,应采取多方协作的方式,政府、研究机构、金融机构、第三方机构进行配合并集思广益,形成更加清晰的制度设计,在关键的机制上形成相对统一的市场规则和标准,这样才能充分调动市场的力量。与此同时,要推进“边试边做”,对于完善市场机制的关键问题通过试点的方式去解决,比如解决如何形成更有效的市场驱动机制、如何形成规模化的参与意愿等关键问题。

  进行自愿减排市场交易的基础是确保碳排放数据的真实准确,信息公开是完善自愿减排市场机制的重要任务。信息公开既增强了市场交易的透明度,确保市场参与主体作出合理决策,也维护了市场交易的秩序。

  自愿减排市场应加强全体系信息披露和联合惩戒制度建设。国家气候战略中心总经济师张昕认为,我国要进一步强化信息披露制度的建设,信息披露对象不仅包括项目业主,还包括审定核查机构、交易机构及平台。更重要的是要在信息披露制度的基础上,建立联合征信惩戒管理机制,通过这样的管理机制来规范市场交易、项目审定和减排量核证。

  国家核证自愿减排项目开发之前,需要通过专业的咨询机构对项目进行评估,判断该项目是否可以开发为国家核证自愿减排项目。加强对国家核证自愿减排量审定与核查技术服务机构的管理将保障自愿减排市场有序运行。

  “具有国家核证自愿减排量第三方审定与核证资质的企业担负着确保国家核证自愿减排量项目质量的重要责任。国家需要压实企业对于数据质量管理的责任,此外建议相关部门建立联合的监管机制,加强对具有国家核证自愿减排量第三方审定与核证资质的企业的管理,从而提升项目质量。”张昕表示。

  创新金融产品满足多元化需求

  随着自愿减排市场不断发展,金融手段创新的重要性也在逐渐凸显。金融手段创新可以帮助企业盘活碳配额资产,还能让更多的国家核证自愿减排项目在开发阶段获取更多前期的资金支持。自愿减排市场中多元化的需求催生金融手段创新。如何有效支持金融产品创新从而服务于国家核证自愿减排项目是市场交易需要破解的难题。

  中节能衡准科技服务(北京)有限公司董事长廖原表示,国家核证自愿减排项目主要为实现履约交易、金融投资、公益性减排等多元化目标。而多元化目标激发了多元化需求,当前自愿减排市场需求量较大且需求增速涨幅显著。对比国际市场,自愿减排市场的交易率还是比较低的,这也说明当前金融创新产品发挥的作用是有限的,需要把多种金融资本需求引入到自愿减排领域中去。

  企业对于自愿减排的需求是金融创新的最大动力。瑞士银行投资银行研究部亚太ESG(环境、社会和公司治理)/可持续发展研究主管胡炳熙表示,基于自愿性的市场交易基础,自愿减排市场发展的侧重点主要在于满足需求端多元化的要求。参与自愿减排的企业对减排的需求量、购买碳排放配量的用途和目的、何时需要进行交易等因素将会影响到金融创新的方向和规模。

  对于如何实现自愿减排市场金融创新,廖原认为,在市场需求快速增长的背景下,我国需要进行有针对性的金融手段创新,证监会今年4月公布的碳金融产品行业标准中提及的和自愿减排相关的碳市场工具是金融产品创新的基础。另外,在创新实践中需要不断探索不同类型的自愿减排工具和产品,逐步实现从“高量”向“高质”转化。

责任编辑:王玮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