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
  • 陇上孟河

  • 中电智媒IOS版

  • 中电智媒安卓版

X
您的位置 > 首页 -> 能源热点

两会前瞻丨增动能 辟赛道 加速打造能源新质生产力

来源:中国电力报 时间:2024-02-29 18:32

增动能 辟赛道 加速打造能源新质生产力

中国能源新闻网记者 莫非

  “发展新质生产力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和重要着力点。”开年之际,中央政治局首次集体学习便聚焦发展新质生产力,释放出坚定不移推进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信号。

  自从2023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在黑龙江考察调研期间首次提出,“新质生产力”就成为社会关注的热词。

  继国务院国资委部署2024年工作提出加快布局培育新质生产力后,多地政府工作报告中高频提及新质生产力,宣布2024年将锚定培育新兴产业、未来产业,聚焦以科技创新引领经济发展,促进形成新质生产力,培育强劲新动能。2024年全国两会开幕在即,不难预见,新质生产力必将成为众多代表委员关注的重点话题。

是强劲新动能,引领绿色低碳发展

  习近平总书记在新时代推动东北全面振兴座谈会上提出,积极培育新能源、新材料、先进制造、电子信息等战略性信息产业,积极培育未来产业,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增强发展新动能。

  新质生产力是经济发展的新动能,也是产业发展的新方向。要实现能源高质量发展,必须积极培育新能源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形成新质生产力。

  近年来,以风电光伏为代表的新能源产业依托技术、装备创新实现蓬勃发展,正在改变传统依赖化石能源资源的发展方式,为推动能源清洁低碳转型、经济社会绿色发展和应对气候变化注入强劲新动能。

  2023年,我国可再生能源新增装机3.05亿千瓦,占全国新增发电装机的82.7%,占全球新增装机的一半,超过世界其他国家的总和。全国可再生能源发电量近3万亿千瓦时,接近全社会用电量的1/3,已经成为能源安全供应和经济社会低碳转型的重要支撑。

  科技创新能够催生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核心要素。

  以技术创新为关键发力点,我国新能源产业链创新链不断增强,成为领跑全球的新兴产业,形成绿色可持续增长的经济新动能。

  ——看风电,机组容量进入两位数时代,全球首台16兆瓦国产化的海上风电机组成功并网发电。中国风电挺进“无人区”,在规模、成本、商业模式三个维度引领全球。

  ——看光伏高效电池转换效率持续提高,中国量产先进高效电池转换效率已达到25.5%,晶硅电池研发最高效率达到26.81%,晶硅-钙铁矿叠层电池转换效率达到31.8%,屡屡打破世界记录。太阳能电池与电动载人汽车和锂电池一起,成为中国出口“新三样”。

  ——看新型储能,装机规模迅速提升。截至2023年9月底,全国已投运新型储能项目累计装机规模超过2100万千瓦/4500万千瓦时。今年新投运装机规模超过1200万千瓦/2600万千瓦时。从投资规模来看,按同期市场价格测算,新投运新型储能项目拉动直接投资超过500亿元,有助于推动我国能源产业升级,为经济发展增加新动能。

  “能源产业链绿色化、现代化水平不断提升。”全国政协委员、国家能源局局长章建华如是评价:“从产业体系看,绿色低碳技术加快跨入世界先进行列。我国新能源发电技术处在世界第一梯队,为全球贡献了70%以上的光伏组件和60%的风电装备。”

  “以风能等为代表的新能源产业既是新质生产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推动和支撑国家新质生产力形成的能源资源基础,代表着新的方向。凭借其在未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越来越重要的作业,风能行业也必将迎来更广阔的发展空间。”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风能专业委员会秘书长、世界风能协会副主席秦海岩表示。

是创新颠覆,带来广泛深刻变革

  形成新质生产力的科技创新不是一般性的科技创新,而是具有巨大潜力的基础科学、前沿技术和颠覆性技术的创新。这些重大科技创新将深刻地改变人们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思维方式,进而为经济社会带来深刻而持久的变革。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大力推进新材料、新能源汽车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在新能源汽车、光伏太阳能、锂电池、数字经济等领域实现了换道赛车和换道超车,并在近年来加强了未来科学、未来能源等未来产业的前瞻性谋划布局,不仅改变了传统的用能方式,也为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奠定了良好基础。

  在杭州,第19届亚运会首次采用绿色甲醇作为火炬燃料填补了亚运历史空白从青海柴达木盆地到巴楚大地的光伏发电,从新疆哈密到内蒙古锡林郭勒的风力发电,源源不断地通过特高压网络汇集奔涌,同浙江省内分布式光伏、海上风电一起注入杭州亚运会的各个场馆。

  在天津,国内首座集数字化、网联化、生态化功能于一体的津门湖新能源车综合服务中心建成。中心设有71个智能充电车位,利用屋顶和车棚建设379千瓦光伏电站,配有1000千瓦时储能设施和绿色能源管理服务平台,构建了一套“2+1”的源网荷储交直流绿色微能源网。

  在雄安高铁站站房外观呈椭圆形的水滴造型,站房屋顶的分布式光伏发电板犹如水滴上的一片光芒熠熠生辉。4.2万平方米多晶硅光伏组件为雄安高铁站提供源源不断的清洁电力每年节约标准煤约1800吨,相应减少二氧化碳排放4500吨,相当于植树0.12平方千米。

  ……

  我们欣喜地看到,科技创新与前沿技术带来的深刻变革已在神州大地落地生根,茁壮成长。能源领域在确保能源安全供应的前提下,正在加快规划建设新型能源体系,推动新能源由“量”的增长向“质”“量”双增转变,培育能源领域新质生产力

  中国能源研究会能源政策研究室主任林卫斌认为,与传统的能源体系相比,新型能源体系旨在实现安全性、清洁性和经济性的最优动态平衡,不断扩大能源“可能三角”。

  “具体到落实的举措,要包括新能源高效开发利用、传统能源转型升级、传统能源与新能源协同发展、源网荷储一体化及多能互补新业态新模式创新发展、储能氢能等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的发展、能源系统数字化智能化等。”林卫斌表示。

  新质生产力的提出,不仅指明了新发展阶段激发新动能的决定力量,更明确了我国重塑全球竞争新优势的关键着力点。期待这一场春天的盛会,共鸣出新质生产力赋能高质量发展的时代声音。

  责任编辑:杨苗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