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
  • 陇上孟河

  • 中电智媒IOS版

  • 中电智媒安卓版

X
您的位置 > 首页 -> 能源热点

加大油气管网基建力度提升保供调峰能力——访中国石油大学(北京)油气政策与法律研究中心主任陈守海

来源:《中国电力报》 时间:2022-05-30 12:51

中国能源新闻网记者 徐小舒

  当前,适度超前开展基础设施投资是对我国经济维持稳定发展态势的重要导向。加强能源基础设施建设是其中的重要一环。

  具体到我国油气管网领域,适度开展基础设施投资将对未来油气管网的建设布局产生哪些影响?对于我国油气行业全产业链而言,又将带来怎样的新业态?针对上述问题,中能传媒记者采访了中国石油大学(北京)油气政策与法律研究中心主任陈守海。

  中能传媒:您认为适度超前开展基础设施投资的要求,对于推动我国油气基础设施加快建设具有怎样的意义?

  陈守海:适度超前开展基础设施投资主要是在全球疫情、地区冲突等形势下,应对我国目前面临的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三重压力的需要。油气管网基础设施作为能源基础设施的一部分,自然也属于需要超前开展投资的内容。前不久,国家发展改革委在新闻发布会上特意强调积极扩大“有效”投资,所谓“有效”投资是指具有实际需求,能够产生社会效益、经济效益的投资,不是为了投资而投资。加强能源基础设施的建设投资,主要是围绕“十四五”规划确定的重点项目展开。在油气管网设施方面,包括中俄东线境内段、川气东送二线、文23储气库等项目。

  2019年国家管网集团成立后,我国油气管网已经形成了“运销分离、公平开放”的整体框架,正在向2017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石油天然气体制改革的若干意见》确定的目标迈进。目前,我国油气管网结构是“N+1+N”,即以三桶油为主的上游生产企业拥有油气生产管网和部分支线管道,国家管网集团拥有国家干线管网,加上若干省级管网和许多支线管道。在这样的结构模式下,管网行业正在研究探索实现“全国一张网”的方式。部分管道或储气设施项目的超前投资建设,必将提高我国天然气供应和调峰能力。

  2021年,在疫情初步得到控制和世界经济复苏的背景下,国际石油和天然气价格反弹。2022年初以来,由于俄乌冲突及西方国家对俄国实施全面制裁,国际油气价格居高不下,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天然气市场的发展。但地区冲突终将过去,西方国家对俄油气制裁短期内造成油气市场紊乱,但中长期来看最多也不过是改变世界油气贸易流向和供应格局。我国天然气在一次能源消费结构中所占比例仍然较低,在“双碳”目标背景下,天然气仍然有广阔的发展空间。在俄国油气出口向东转移、我国加大国内油气勘探开发力度的背景下,中俄东线境内段、川气东送二线和文23储气库的加快投资建设,有利于提升我国天然气供应能力和调峰能力,提高我国天然气供应安全水平。

  中能传媒:未来一段时间内,我国油气管网结构发展的目标是什么?为达目标,有关各方还需做出哪些努力?

  陈守海:从管网运行来说,目标是实现高效、便捷的“全国一张网”。但是“全国一张网”更多是指物理上的一张网,即互联互通、公平开放、便捷高效的一张网,并非只是一家管网公司的一张网。从“全国一张网”的角度来看,未来一段时间内的主要任务是研究探索实现“互联互通、公平开放、便捷高效”的运营机制。

  从管网建设来说,目前我国互联互通的天然气管网大框架已经形成,但管道里程仍然不足,很多地方还未能实现网状供气结构。举例来说,美国国土面积和我国相当,用气人口少于我国,但美国天然气管道里程超过50万千米,而我国天然气管道仅有10万多千米。随着我国天然气市场发展,必然需要建设更多天然气管道。另一方面,我国天然气储气能力严重不足,使我国应对调峰需求和国际市场变化的能力严重受限。因此,未来一段时间,我国管网建设的主要目标应该是进一步完善天然气管网,加大储气设施建设力度,提高我国天然气市场的供气和调峰保障能力。

  加大管道和储气设施建设力度,主要是调动中央企业、国家管网、地方管网和城市燃气企业发挥行业主体作用的积极性,这要求国家理顺机制、出台相应的支持政策。

  中能传媒:适度超前开展基础设施投资,对于油气全产业链会有怎样的影响?对于相关产业发展又有哪些新机遇?此项要求对于我国油气管网市场的开放程度和管理方式可能造成怎样的影响?

  陈守海:适度超前建设天然气管网设施项目,将扩大我国天然气供应和保障能力,带动支线管道建设和下游用户市场的发展,加快我国天然气市场发展进程,给管道建设企业、城燃企业和用气企业带来更多机遇。

  加快和完善管网建设,实现“全国一张网”和计量计价改革,这是油气管网对各类市场服务主体公平开放的基础条件,相信随着油气管网建设运营改革的不断深化和机制的不断健全,对市场主体公平开放将最终“水到渠成”,一个符合现代市场经济要求的全新运营模式必将建立。

  责任编辑:牛雅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