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
  • 陇上孟河

  • 中电智媒IOS版

  • 中电智媒安卓版

X

2019十佳企业文化实践及传播案例

来源:中国电力报 时间:

  广东电网公司

  青马工程引领青年岗位建功传播者:许昌永王泳

  企业文化案例简介:

  广东电网公司党委高度重视职工队伍思想政治建设,于2017年启动“青马工程”并率先出台“青年大学习研究会”机制。目前,青马工程已覆盖广东电网公司19个地市供电局和二级机构,以青马小组为主要载体促使青年学思践悟,青马工程也已融入到党员发展和青年成长等工作中,引领青年政治坚定、文化先进、能力突出,激励青年成长成才,积极投身粤港澳大湾区建设。

  管理者说:

  广东电网作为身处粤港澳大湾区的央企,对服务国家发展大湾区战略落地和促进粤港澳三地青年融合发展肩负重大使命与责任。广东电网通过在省公司、地市局、县区局三级单位分别建立青年大学习研究会、青年大学习实践中心、青马小组,各有侧重地开展思政教育、实践转化等工作,使广大青年从思想上、行动上不断提升自我。

  同时,通过深化央企青年与港澳青年的密切交流、融合,让思想的力量影响更加广泛。

  ——广东电网公司党建工作部副主任、团委书记杨志欣

  

  浙江杭州市萧山区供电公司

  “潮品牌”勇立潮头服务发展传播者:徐国锋李俊

  企业文化案例简介:

  浙江杭州市萧山区供电公司大力发扬“干在实处、走在前列、勇立潮头”的浙江精神,结合区域特色和公司实践,建立企业文化“潮品牌”。开展卓越绩效“五四一工程”落地实践,并实施“公司本部—生产单位—班组”的三级落地推广应用,企业各项工作不断取得新的突破,获得第十八届“全国质量奖”,成为全国首家获得该奖项的县级电网企业。

  管理者说:

  我们将企业文化作为实施卓越绩效模式过程中的先导模块,确保企业文化融入企业发展过程的方方面面,并将无形的文化转化为企业发展的可量化指标,更好保障企业高质量发展,满足社会经济发展需要。

  ——浙江杭州市萧山区供电公司总经理、党委副书记宋惠忠

  

  山东兰陵供电公司

  建设有温度企业当好娘家人传播者:辛涛

  企业文化案例简介:

  山东兰陵供电公司深入实施职工关爱工程,用力为基层办实事,用智引领职工成才,用情为职工解难事,用心为职工做好事;推动工会工作创新发展,制作发放“建设有温度企业、关爱职工在行动”工会工作视频,展示工会新形象,凝聚职工力量,把工会建成职工最信赖的娘家人。

  管理者说:

  牢牢把握职工的关注点和职工成长的交汇点,进一步健全关心关爱职工、为职工办实事的长效机制,形成凝聚职工力量的合力,同时通过深化建设有温度的企业,努力当好职工的娘家人。

  ——山东兰陵供电公司工会主席于升奎

  

  山西朔州供电公司

  大胆起用大学生实现多赢传播者:冉涌李强

  企业文化案例简介:

  从2013年起,山西朔州供电公司开始尝试选派优秀新进大学毕业生到基层供电所挂职锻炼,让他们全程参与供电所的日常管理,目前已有29名新进大学毕业生走上供电所管理岗位。这些年轻的大学生所长以全新的思维模式和各具特色的管理方式为基层供电服务工作带来新的活力,呈现出企业发展、职工成长和客户满意的多赢局面。

  管理者说:

  实践证明,让高学历年轻职工到供电所挑重担是可行的。这不仅有利于职工自身的锻炼成长,也有利于基层供电服务水平的提升,更有利于企业的高质量发展。

  ——山西朔州供电公司党委书记、副总经理吴建斌

  

  湖北宜昌供电公司

  文化导航卓越前行传播者:王斌

  企业文化案例简介:

  湖北宜昌供电公司紧扣 “努力超越、追求卓越”的企业精神,立足“物质、精神、制度、行动”四个维度,形成以“文化认知激发内生动力,文化自觉固化行为习惯,文化追求助推发展质效,文化担当凸显价值创造”为“四位一体”的导航体系,激励公司上下在推动公司改革发展中同向聚合、相融并进,为建设“三型两网”一流能源互联网企业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和文化支撑。

  管理者说:

  我们立足企业发展大局,以卓越文化为导航,从职工需求出发,以职工体验为驱动,准确捕捉并满足职工的“心要求”和“职规划”,把工作更细致地做到职工心坎上,引导全员自觉实践卓越之路,取得显著成效。千头万绪一线牵,“文化导航”这根银线串起企业中心工作、职工成长成才的方方面面。

  ——湖北宜昌供电公司党委书记王斌

  

  江苏电力公司

  以在线培训推进新职工快速成长传播者:沈伟民

  企业文化案例简介:

  江苏电力从2018年起启动“雏雁启航从新出发”在线学习活动,活动整体分为三个阶段:“破壳”,即入职后第一至二个月;“丰羽”,即入职后第三至五个月; “启航”,即入职后第六个月至一年。围绕三个阶段有针对性地设计相应课程资源、题库、互动活动等,帮助新职工实现从 “校园人”到 “企业人”再到 “职业人”的身份转变,促进新职工改变自我、提升自我。

  管理者说:

  新职工是公司成长发展的新生力量,是公司的未来。职工入职阶段是端正学习态度、夯实专业基础的重要阶段,关系到公司事业能否长青,后继是否有人。我们通过开发线上伴随式的学习活动,切实提升新职工入职培养的工作成效,为“领头雁”人才的培养夯实基础。

  ——江苏电力公司人力资源部副主任赵军

  

  大唐岩滩水电公司

  “长板凳”着力培养梯级人才传播者:李翠萍

  企业文化案例简介:

  2018年12月以来,大唐岩滩水电公司实施“长板凳计划”,培养梯级人才,将各部门思想上进有一定潜力的青年职工,作为主任助理列入“长板凳”人才培养计划;将生产班组有一定组织能力的职工作为后备班组长列入“加长板凳”人才培养计划。“长板凳”不唯学历、不唯资历,旨在为有志职工提供一个成长成才的舞台。

  管理者说:

  人才培养要从青年和基层抓起,我们通过实施“长板凳”人才培养计划,培养青年和一线职工的综合能力及素质,为职工展示个人能力和才华创造条件,让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的职工有平台、有舞台、有通道,最终实现个人与企业双促双赢。

  ——大唐岩滩水电公司党委书记、副总经理张重汶

  

  广东江门供电局

  打造“三位一体”人才矩阵传播者:陈婷

  企业文化案例简介:

  广东江门供电局以“1+7+N”的总体格局规划建设人才驿站,按照分层分批建设的原则,逐步形成以江门供电局人才驿站为统领、县区局人才驿站分站为节点、专家工作室(专家工作组、团队)为基地的“三位一体”人才驿站矩阵,为各类青年人才提供展示的平台,让年轻人的梦想飞进工作现实,让青年与企业同呼吸、共命运。

  管理者说:

  青年是企业的未来,是改革发展的生力军。我们通过多部门联动协作,形成合力,用企业文化凝聚青年,用党建团建服务青年,用创新创效激活青年,用政策制度提升青年,促进青年更好成长、更快发展,实现“企业搭舞台,青年唱主角”。

  ——广东江门供电局党委书记马超然

  

  浙江余姚供电公司

  聚焦最美传播最美传播者:翟宝峰苗云梦

  企业文化案例简介:

  浙江余姚供电公司以“寻找身边的最美”选树先进典型,聚焦最美贡献、最美瞬间、最美班组、最美公益等,并制作成系列视频持续宣传身边榜样,每周还在微信公众号“点亮姚城”连载身边微典型,通过多岗位、多角度挖掘宣传先进,促进企业文化在基层班组扎根。

  管理者说:

  生活中不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在企业中也是如此。培养企业职工积极发现身边榜样的同时,我们也通过传播这些特色鲜明、真实可信、生动感人的先进典型事迹,让职工能看得见、够得着、学得会,进而产生“一花引来万花开”的效应,有效驱动企业和谐发展。

  ——浙江余姚供电公司工会主席王倩

  

  中国能建规划设计集团江苏院

  有志青年从“大学堂”起步传播者:刘琳

  企业文化案例简介:

  中国能建规划设计集团江苏院的 “青年大学堂”开设于2012年夏天,每年一季,超过4250人次参与。每季为新入职职工量身定制一整套完备的培训课程,并准确把握青年职工日益增长的多样化和个性化需求,持续优化创新课程。如今,“青年大学堂”已被打造成为江苏院职工培训和团青工作的品牌,一批批有志青年从“大学堂”起步,逐渐成长为江苏院转型发展的生力军、改革创新的急先锋。

  管理者说:

  青年兴则国兴,青年强则国强。我们通过健全培养机制,优化成长环境,培育出江苏院团结奋进、蓬勃昂扬、创新创效的青年文化。这种新时代的青年文化既是对我们发展60余年来所形成的优良传统的继承与发扬,也是江苏院新时代“同舟共济、奋勇争先”的龙舟文化在青年人身上的彰显与印证。

  ——中国能建规划设计集团江苏院党委书记、董事长蔡升华

  

策划:逄博 黄瑛 梁欢池

执行:沈伟民 陈婷 徐昌永 许国锋 李翠萍 辛涛 冉涌 翟宝峰 王斌 王琳

      

 

责任编辑:王诗蕊  投稿邮箱:网上投稿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南四环西路188号7区18号楼

邮编: 100070

Copyright©2011-  All  Rights  Reserved.

中电传媒股份有限公司  中国电力新闻网  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  严禁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