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
  • 陇上孟河

  • 中电智媒IOS版

  • 中电智媒安卓版

X

广西南宁供电局:从“小而精”走向“大而全”

来源: 时间:2021-07-12 15:17

从“小而精”走向“大而全”

——广西南宁供电局“电网升级+精准服务”激活农业品牌创建

  中国电力新闻网讯 通讯员 敬敏 黄任任 报道 即将进入小暑,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雁江镇的雁江香米基地内,只见颗粒饱满的谷穗压弯了腰,片片稻田中蛙鸣阵阵,基地负责人张积国已经调试准备好了自动化收割机、自动烘干机、专业包装链、专业冷库,待稻谷一收割就上市今年的新米。

  南宁雨热同季,十分有利于农业生产,水稻年收两季,当地“雁江香米”“上林香米”驰名省内外。目前,以广西隆安昌隆农业科技开发有限公司为代表的新型农业发展企业,他们以“基地+合作社+农户”为经营模式,打造以“雁江香米”为代表的农业品牌,在稳定可靠的电力保障下,实现了特色农产品规模化量产,带领当地农户走上致富之路。

  电力稳

  稳住打造农业品牌的信心

  “未到雁江,先闻大米香。”在南宁市隆安县雁江镇,当地人一直对香米引以为傲,雁江大米颜色清白,米味清香,口感绵软香甜,久负盛名,就连大米加工制成的卷筒粉也享有盛誉。而在传统的农业耕种模式下,家家户户的种植品质不一,未能高品质量产,往往出现米少客多的情况,“雁江香米”只能在当地销售,未形成大规模推广的品牌。

  广西隆安昌隆农业科技开发有限公司的负责人张积国是本地人,他瞄准了“雁江香米”的商机,希望成立农业科技开发有限公司,以“基地+合作社+农户”的经营模式带动“雁江香米”的规模化量产。在规划建设种植基地之初,张积国内心也犯过嘀咕,现代化农业生产用电量那么大,较为偏远的红良村能不能保障稳定的电力供应。然而,南宁供电局隆安雁江供电所客户服务一班班长梁志刚用稳定的电力给了他坚定的信心。经过多次上门认真勘查和了解种植基地的规划设计,梁志刚上门给出了科学的用电规划。

  眼下,在稳定的电力保障下,香米种植基地已经扩展至1000多亩,部分不能种植香米的烂泥地升级成小龙虾养殖区域,较为狭窄的长条形土地则发展火龙果种植。盛夏时节,抽水机轰鸣,火龙果催花灯整齐划一,肉质肥嫩的小龙虾引得游客流连忘返,基地内的农家乐炊烟袅袅,外地客户不仅可以直接来基地考察香米的种植情况,更可以同步订购火龙果、泰国青柚、小龙虾等多类农产品。

  服务灵

  服务与需求“心有灵犀”

  “你看,最近广西隆安昌隆农业科技开发有限公司的电量较上月增长了20%,一定是又到了收割稻谷、烘干香米的时节,通知对应客户经理,带上生产、营销的专业人员去上门检查。”南宁供电局雁江供电所客户经理梁朝真拿着重要客户清单,对着电脑在营销系统中认真查询着。

  为了更好服务辖区内的现代农业种植园、大工业客户,该所在南宁供电局营销部的指导下,通过建立客户清单,对营销系统的数据进行提前分析,针对企业特点,分批分时节合理规划工作人员进行上门服务,往往客户还没有打电话申请,工作人员已经来到眼前。

  据南宁供电局营销部主管赵岩介绍,为了更好服务现代化农业生产企业,该局对辖区内的农业公司进行清单梳理,结合农作物的生长习性、种植园产业性质,利用营销系统的用电负荷数据分析为客户“画像”,主动上门提供精准服务。同时,考虑到种植基地农忙时节临时工比较多,而农机要特别注意用电安全,南宁供电局上门对设备操作人员进行用电安全指导,也对这些农机设备技师起到了很好的保护作用。

  今年1月以来,南宁供电局已经累计主动上门服务辖区内109个现代化农业生产基地。促进一大批像“雁江香米”这样“小而美”的农业品牌不断做强做大,成为当地覆盖多种农业产品“大而全”的“农业+文化+旅游”的产业基地。

  目前,“雁江香米”种植基地每年为380户脱贫人口共750户免费提供种子、农药、化肥。农忙时能解决当地100多名村民就业,让村民既可以在家门口享受到土地流转的租金,又可以在自家土地上劳动赚取100~200元的日工资,实现勤劳致富。

责任编辑:高慧君  投稿邮箱:网上投稿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南四环西路188号7区18号楼

邮编: 100070

Copyright©2011-  All  Rights  Reserved.

中电传媒股份有限公司  中国电力新闻网  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  严禁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