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
  • 陇上孟河

  • 中电智媒IOS版

  • 中电智媒安卓版

X

浙江舟山供电刘黎:舟山工程背后的巾帼英雄

来源:《中国电力报》 时间:2021-03-12 10:35

舟山工程背后的巾帼英雄

——记浙江舟山供电公司运检部员工刘黎

陈泽云 富雨晴

美丽心语

  身处舟山柔直工程这样满是新技术、新问题的工程,刘黎没有任何经验借鉴,凭着过硬的专业水平、反复推敲的严谨习惯和义无反顾的工作态度和舟电人一起攻克了一道道难关,刘黎也成为了“舟山柔直代言人”。

  2014年7月4日,浙江舟山±200千伏五端柔性直流工程正式投运。作为世界首个五端柔性直流输电示范工程,新技术、新设备的应用尚属首次,运行中也出现了许多不同程度、前所未见的新难题。面对难题,舟电人义无反顾冲在科技前沿,精雕细琢,反复推敲,攻克了一道道难关,用辛勤、智慧与汗水浇筑了舟山群岛的输电长城。这其中,运检部的刘黎就是一名巾帼代表。

情洒电力 绽放青春之花

  刘黎,国家电力行业电能质量及柔性输电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标准化先进工作者、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科技创新先进个人、舟山供电公司先进生产工作者,高级工程师,电网调度自动化厂站端调试检修技师,现在运检部从事柔直运维检修管理、变电综合检修管理工作。

  2011年8月,研究生刚毕业的刘黎进入舟山供电公司工作,正式开启了她的职业生涯。虚心好学,勤劳能干的她,在先后经过检修公司修试工区状态检测班、二次检修班的历练后,很快就得到了领导与同事们的赏识。

  初涉柔直工程是在2013年,刚刚结束产假的刘黎,还没来得及适应上班和家庭两头兼顾的生活,就接到了一项棘手的任务——开展舟山五端柔性直流工程的前期生产准备工作。

  虽然任务困难重重,但是她深知舟山五端柔性直流工程的重要性,责任重大,任务艰巨,不能退却。当时刘黎的爱人离岛工作,孩子还在襁褓之中,作为一个新手妈妈,刘黎常常要将孩子哄睡之后才能开始工作,而此时已是深夜12点。通宵达旦的日子,她编写采购技术规范书,新建采购订单,参与编写舟山多端柔性换流站工程验收技术方案、五站自动化验收工作、整个五端系统的联调试验以及部分消缺工作……经过她细心的梳理,千头万绪的工作变得顺理成章。那些在深夜伏案工作的身影、上百个占满电脑桌面的文档、无数条与同事、前辈请教的微信记录都凝练成了宝贵的材料和经验,为后续的工程投运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为了进一步提高专业技术水平,弥补自己的不足,她开始攻读上海交通大学工程博士学位,因为她坚信技能、知识和经验的积累早晚都会有用到的时候。为了不委屈孩子,她狠了狠心,将两岁的女儿送往老家,由爷爷奶奶抚养,自己则全身心投入工作中。辛勤的付出换来的是丰厚的回报。随着运维管理水平不断提升,投运后的柔直工程对电网的安全稳定和电能质量调节作用已逐步显现,切实提升了舟山北部诸岛和浙石化供电保障能力。

艰难摸索 参与攻克世界难题

  新投运的工程难免会出现一些新问题。比如,直流侧故障无法快速隔离;单个换流站的投入和退出,均需要将运行中的换流站全部停运等。

  新的重大技术改造项目应运而生。2016年6月2日,舟山多端柔性直流输电示范工程“五站同停”,进行直流断路器和阻尼恢复装置加装改造工程。这份重担又间接压在了刘黎的肩上。

  彼时的她已是一名优秀的柔直专职。责任让人成熟,奋斗增长信心,在成为柔直换流站首检总工作协调人后,从世界首个柔直系统直流断路器及阻尼恢复技术示范工程落地到舟山柔直系统舟定站直流断路器短路试验圆满完成,她倾尽全力,切实保障了所有生产准备物资按期就位,组织召开设计联络会、现场协调会等百余次,全过程精益化管控直流断路器及阻尼恢复技术工程和短路试验。

  从设计、施工、管理到运维检修,几乎没有现有规范和工程经验,但刘黎这一路走来,虽然艰辛,但不畏难、敢拼博,一个个新问题都迎刃而解。

  汗水浇灌出收获之花。2019年5月,我国自主研发制造的全球首个200千伏高压直流断路器——舟山柔直系统直流断路器在舟定换流站成功进行首次短路试验。本次试验实际验证了柔性直流系统直流侧故障后在换流阀不闭锁的情况下直流断路器快速隔离故障的能力,攻克了高压直流输电电流难以快速断开的世界级技术难题。依托柔直工程,刘黎积极参与科技创新工作和标准化建设:她参与的《柔性直流输电系统直流故障快速隔离与系统恢复关键技术及工程应用》获中国电力科技进步二等奖;《直流组网核心技术、装备研制及工程应用》获浙江电力科学技术进步奖、国网科技进步一等奖;《直流输电系统能效计量及溯源关键技术与应用》获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浙江电力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多端柔性直流灵活运行及直流故障快速恢复关键技术和工程应用》获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

  作为国内柔性直流输电运维“第一个吃螃蟹”的团队,舟山柔直工程开创了多端柔性直流输电运维检修体系,而刘黎正带领着她的团队在柔直领域科技创新的道路上跑出新的“加速度”。

输出经验 打造柔直“金名片”

  凭借着日积月累的经验和锲而不舍的学习精神,刘黎对舟山柔直系统的各类运行故障工况分析透彻,对于柔直现场运维检修问题她总能找到解决方法,国内外同行纷纷慕名前来。在调研交流现场,她总是那个不知疲倦的讲解员,毫无保留地输出自己的经验和心得,因此她也收获了一个特殊的称号“舟山柔直代言人”。近年来,刘黎还奔赴冀北电力公司培训中心,对参与张北柔直工程建设的新员工进行培训,并受邀国网技术中心进行柔直运维检修技术授课。

  如今,在一批批以刘黎为代表的舟山柔直人的先后奔赴下,张北透蓝的天空下,蓝色光伏板与缓缓转动的风车正不断释放出绿色电能,点亮北京的灯,实现北京冬奥场馆绿色电力全覆盖。

  另外,根据浙江省电力公司培训中心教学需要,刘黎参与编写了《柔性直流输电技术培训教材》大纲和检修部分,利用自己学习研究掌握的知识和投运过程中积累的各种经验编写柔直教材及相应的配套题库。主编的《直流断路器运维检修技术》,参与编写的《柔性直流输电运维技术》和《多端柔性直流输电故障自愈技术》著作均在中国电力出版社出版。并以第一作者和通讯作者发表十余篇论文,参与柔性直流输电换流阀检修规程等5项电力行业标准编写,并牵头完成直流五项通用制度直流断路器三项细则编制,参与柔直换流站检修定额编制。

  2020年12月2日,她作为发布人参加国际质量管理小组(ICQCC)比赛,精彩发布及答辩赢得了国际评委的广泛赞许,助力公司一举斩获最高奖铂金奖,这是公司首次在国际竞技中摘得桂冠,充分展示了公司“海岛示范”的首创成果。

  “这一路走来,虽然很艰难,但青春因磨砺而出彩,人生因奋斗而升华。”她说,“要做好柔直换流站运维检修管理,要研究柔性直流换流站的设备评价体系,要解决一直困扰现场的低频震荡问题、谐波问题等,还有很多事情等着我们做!”面对未来,刘黎充满信心。

责任编辑:于彤彤  投稿邮箱:网上投稿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南四环西路188号7区18号楼

邮编: 100070

Copyright©2011-  All  Rights  Reserved.

中电传媒股份有限公司  中国电力新闻网  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  严禁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