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
  • 陇上孟河

  • 中电智媒IOS版

  • 中电智媒安卓版

X

体系化培养 生态式管理

来源:​中国电力报 时间:2020-10-16 10:31

  体系化培养 生态式管理

  ——浙江丽水供电公司探索生态型人才培养模式

  洪瑜阳 唐超颖 

丽水供电公司建立青年学院,努力探索出一条生态型人才培养路径。

在青年学院座谈会上,学员获赠学习书籍。

“我先后在变电、营销、运检部等多个部门工作,具有较为丰富的生产管理经验,希望能和小牛犊们多交流。”“我毕业于华北电力大学电气专业,研究生期间参加过继电专业课题组研究,发表过两篇论文,希望青蓝师兄分享继保专业经验。”近日,在浙江丽水供电公司青年学院钉钉群里,青蓝学员和牛犊学员正在热烈地“自我推销”,双向选择结成“师徒”,实现知识的分享和经验的传承。

  近年来,丽水供电公司积极创新思路,遵循人才培养规律,结合企业人力资源实际,瞄准最具活力和潜力的青年群体和入职10年左右的关键期,建立青年学院,努力探索出一条生态型人才培养路径。

  分类施策 明晰路径

  9月9日,丽水电力青年学院“牛犊计划”培训班举行开班仪式。这是该公司继“青蓝计划”和“小荷计划”后实施的又一人才培养计划。

  “通过实施三大计划,我们的青年学院已实现从初入职员工到成长为专家型人才、领导人才的人才培养全覆盖、全链条。”丽水供电公司纪委书记、工会主席李丽格作为青年学院副院长,对三大计划的策划和推进全程参与。

  2019年10月,丽水供电公司正式开设青年学院,针对不同工作年限、不同岗位层级,分类实施“青蓝计划”“小荷计划”“牛犊计划”等三个人才培养计划,打造针对性强、培养目标明确的人才培养体系。

  其中,“青蓝计划”学员以基层党组织推荐为主,专注于提升综合领导能力,针对优秀青年骨干进行为期两年的个性化培养,通过集中培训、岗位历练、承担课题等方式提升能力素质,为走上领导岗位打好基础。“小荷计划”学员由基层党组织推荐结合笔试、面试成绩的形式确定,专注于提高专业管理能力,通过专业强化、导师带徒、岗位实践等方式,着力培养具有较高专业水平的青年专家人才和较强协调能力的青年专业管理能手。“牛犊计划”覆盖所有新入职员工,主要开展职业素质养成的基础性培养,通过实施“12345”培养计划,明确管控节点,把握培养重点,帮助新员工快速适应岗位、融入集体,提升新员工工作积极性、成长主动性。

  多管齐下 提质赋能

  “在杭州公司挂职锻炼的三个月,让我拓宽了眼界,也学到了先进单位的很多管理经验。”8月9日,“小荷计划”学员文洪君结束了为期三个月的跨区域、跨专业挂职工作回到原岗位。“我们在通过培训班丰富学员理论知识、交流工作经验、提高能力素质的同时,更注重让学员在实践中学真知、悟真谛,努力做到寓学于工作,寓工作于学,两结合、两促进。”丽水供电公司人资部主任赵露表示,青年学院把岗位锻炼作为学员的重要培养途径。

  自2019年10月以来,该公司通过青年学院先后选拔23名优秀年轻骨干到市县公司重点岗位锻炼,选拔10名年轻骨干到管理先进单位强化学习,选送两人挂职国网公司、省公司,18人帮扶西藏那曲、青海玛多,3人挂职地方党委政府部门。

  青年学院还开展多种形式的导师带徒,要求青蓝学员在认导师的同时还要带“牛犊”徒弟,小荷学员认专业导师,牛犊学员则有专业和思想两位导师跟踪辅导,共结对师徒297对。学院将“课题制”作为导师带徒的一个重要载体,要求所有学员在每年确立独立牵头的研究课题、参与公司经研所重点课题,所有学员明确课题导师,公司领导班子成员定期听取课题汇报,“双创中心”则根据课题成果择优交流推广、转化应用,共立项课题113项。

  除了岗位培养、师带徒以外,学院还以提升文字表达、沟通交流、专业素质、道德修养、身心健康等“五个素质”为人才培养目标,从集中培训、个体引导、项目实践等多个维度推动培养计划落实落细,精准提升青年人才能力素质。学院牵头抓总、相关专业部门分头负责、学员自我策划,“基本动作+自选动作”相组合,推进专项培养工作落地,积极营造“比、学、赶、帮、超”的良好氛围。

  三方联合 长效管控

  “传统的组织牵头全程服务的‘保姆式’‘填鸭式’培养对于有效调动参培人员的主观能动性、积极性不佳,也直接影响了人才培养的效果,为此,我们努力探索出一条‘自我管理、自我完善、自我循环’的生态型人才培养路径。”李丽格告诉笔者,由于青年学院的参培学员既是培养工作的接受者,又是培养方案的策划者,既是被培养学员,又是培养其他学员的授业者,因此,参培学员积极性高、主动性强。

  为加强人才培养协同性,形成合力培养人才的良好氛围,学院建立了“三方联合培养机制”,即青年学院牵头组织、学员自我管理、学员所在单位过程督促引导,三方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实现培养工作协同化、自主化、可持续,改变了以往分散式、割裂式、培养与使用联动性弱的任务型人才培养模式。

  与此同时,学院还通过建立“校企合作机制”,引入浙江省电力培训中心、浙江大学、上海电力大学、丽水学院等专业培训机构、院校资源,建立常态交流机制,提升人才培养的科学性、规范性和有效性;通过建立“学员评价机制”,科学评价学员培养表现情况,评选优秀学员、杰出学员,建立三个计划内部晋升机制,促进学员自发式进取、阶梯式成长;通过建立“人才档案库”,掌握学员培养进展、成效,及时调整优化培养方式,为学员持续提供成长建议、向组织推优荐才、促进优秀研究成果转化应用。

  一年来,300余名在培学员中已有25人先后走上管理和专业技术领导岗位,更多的学员则以“青年学院学员”的独特身份,在企业开拓发展的各个战场,展现着不一样的风采,带动和影响了更多的青年员工。“我们围绕‘探索一套人才培养机制、培养一批优秀人才、推动一批优秀成果转化、打造一个人才培养品牌’目标,努力通过优化培养制度,整合培养资源,提高培养效率,将青年学院打造成企业人才培养的‘黄埔军校’。”李丽格对青年学院的未来,信心满满。

责任编辑:王诗蕊投稿邮箱:网上投稿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南四环西路188号7区18号楼

邮编: 100070

Copyright©2011-  All  Rights  Reserved.

中电传媒股份有限公司  中国电力新闻网  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  严禁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