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中国电力新闻网 时间:
黔中四月,风狂且无向,你不知道它从何吹来,也不知往何方而去,只留一地樱花,落红依旧芳华。春光无限,云中高飞二三纸鸢,四五孩童牵线,嬉笑声藏于菜花堆处,若隐若现。脱贫攻坚,山里再无人家,政策大好,早已搬出至镇或县。只有破空而过的三根电缆,见证着这伟大的时代!
凤关线,镇宁县凤凰变电站至关脚水电站输电线路,全长37公里,在此深山之中,已历经28年风风雨雨,是为安顺水电厂关脚水电站“生命线”,上至凤凰变电站,下接翁元水电站,是两座水电站电量输出的唯一线路,常年肩负着输送电量的重担,这一背,就是28年,从未停歇。
记得第一次走这条线路时是十年前,我跟着外线班老师傅巡线,由于刚入职,什么也不懂,只能当背工具的“跟班”,看着师傅们拿着望远镜查看线路,在杆塔下检查,又或者用斧子砍掉影响线路安全运行的树木,又或者是在与村委协调砍青事宜。我好像已经置身“事外”,尽管山路崎岖,十分难行,但我并没有“蜀道难,难于上青天”的感觉,应该说“游山玩水”更贴切,偶尔吟诗两首,好不惬意!初生牛犊不怕虎,一路上不是摘樱桃就是摘刺梨,根本不知道越往前,越难走。等进了山、过了寨,丛山峻岭之间,荆棘密布,蛇虫鼠蚁肆无忌惮的出没,走在前面的人需用手中柴刀砍出一条仅够半人躬身而过的“路”,一是“打草惊蛇”,二是投石问路,四周灌木丛深,置身其中,根本找不到方向。在这样的环境下作业,已经和我来时游山玩水的心态形成两个极端,早已心生退意,但又不得不前。最终在师傅们的鼓励下,艰难前行,只不过,早已倒掉了来时摘满背包的刺梨,也巴不得连水壶都扔掉,减轻“负荷”,轻装而行。从此,巡查凤关线路成了我的“噩梦”,听老师傅们说每年至少要以这样的方式进行多次巡线,汛期时还经常不定期的来“走一走、看一看”,我不由肃然起敬,因为那是老一代职工们敬业的工匠精神!现在回想,十分汗颜,再踏这段“旅程”,往事一一浮现。就这样,凤关线在巡线人的精心“呵护”下,运行至今,艰苦的巡线工作也循环至今!
2018年,安顺水电厂成立后,凤关线一直牵动着厂领导班子的心,面对日益老化、故障频发的线路,厂长任廷华“很上头”,为保线路少发事故,电站机组安全运行,经过多次深入实地考察调研后,决定成立线路科技创新攻关小组,并亲自挂帅上阵,担任攻关小组组长,班子成员为副组长,经过无数次的实验、实践后,于2019年为凤关线“量身定制”,研发出了《高压输配电线路故障智能无线定位系统》,并立即投入使用,终结了该线路常年靠人工巡查且费时费力传统巡检方式,保障了线路安全,科技创新成果显著,极大的推动安全生产,收获颇丰,该系统还荣获了集团公司2019年度科技创新成果“水电专业”二等奖,证实了该厂在创新创造领域取得了良好的成绩,得到业界一致好评与认可。
但“英雄”迟暮,纵然有《高压输配电线路故障智能无线定位系统》这根定海神针,也难保老化严重的线路,领导班子始终“不放心”,本着强化本领苦练功的决心,以贵州金元“勇于开拓、不拍困难、埋头苦干、精益求精”的十六字奋斗精神为秘诀,开启了新一轮的线路技改“革命”,在2019年底积极协调部署凤关线路全线技改工作,于2020年初,在做实做细疫情防控及复工复产相关要求及措施后,举全厂之力火速开展线路技改工作,分管副厂长陶国全程坚守施工现场,务必要赶在四月中旬汛前打赢这场线路技改攻坚战,也于4月中旬顺利完成,创下了贵州金元水电板块线路技改多项历史之最。
集齐天地之精华、日月之灵气的老凤关线圆满完成使命,光荣退出历史舞台,取而代之的则是精神勃发的新线路,在此疫情防控的“特殊”之春,特殊之际以特殊的方式完美完成交接,注定将载入安顺水电厂史册,安顺水电厂也将以“线”为鞭,不断鞭策着自己在“创建品质企业,打造中小水电新标杆”的路上奋勇拼搏,勇立潮头!
昔日的技改“战场”已经恢复宁静,但我似乎还能听到奋斗者们手中“武器”发出的铿锵之音,犹如那跳跃在电缆之上的美妙音符,杆塔下清晰而凌乱的脚印,就是这美妙音符之下的优美舞步,舞出了青春之美、奋斗之美、企业之美!
(作者单位:安顺水电厂)
责任编辑:刘卓 投稿邮箱:网上投稿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南四环西路188号7区18号楼
邮编: 100070
Copyright©2011- All Rights Reserved.
中电传媒股份有限公司 中国电力新闻网 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 严禁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