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
  • 陇上孟河

  • 中电智媒IOS版

  • 中电智媒安卓版

X

脱硫市场进入“战国”时代

来源:null 时间:

       分析显示:每年130亿元蛋糕将被200余家环保企业瓜分


本网记者 蒋学林


  2008年~2010年,国内将陆续有2亿千瓦以上燃煤机组需要安装脱硫设施,平均每年可提供130亿元以上的脱硫市场空间。国内脱硫市场的竞争,将主要在200余家环保企业中展开。今后几年,虽然需要安装脱硫设施的装机容量巨大,但由于多为大型机组,脱硫工程数量将有所减少,脱硫企业间的竞争将更加激烈。
  11月8日17时,记者在国家发展改革委能源局网站利用高级查询,全文检索关键词“脱硫”,共搜索到90篇相关文章。按照网页最后更新时间降序排列后,从9月20日~10月9日更新的总共12篇文章排在前列,清一色为燃煤电站项目通过核准的消息,每篇当中都有“同步建设烟气脱硫装置”或类似字样。
  而后,记者将检索关键词改为“通过核准”,共搜索到95篇相关报道。位置靠前的为9月20日~10月9日更新的总共35篇文章,包含上述全部12篇,其余除“钦州燃煤电厂配套建设卸煤码头工程通过核准”和“辽宁红沿河核电一期工程通过核准”两篇外,都是输变电工程通过核准的消息。
  这个细节可以反映出,国家发展改革委能源局网站新近公布的通过审核的所有燃煤电站项目都明确了“同步建设烟气脱硫装置”。这正是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环保总局联合下发的《燃煤发电机组脱硫电价及脱硫设施运行管理办法》(试行)相关规定的进一步落实。该《办法》明确要求“新(扩)建燃煤机组必须按照环保规定同步建设脱硫设施”,而现有燃煤机组也有脱硫需求,这为我国烟气脱硫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巨大舞台。


  市场究竟有多大


  根据国家电监会研究室课题组近日在《中国电力报》所刊发文章援引的相关数据,2005年电力行业二氧化硫排放量高达1300万吨,占全国二氧化硫排放量的51%。
  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环保总局联合发布的《现有燃煤电厂二氧化硫治理“十一五”规划》明确,到2010年底,2005年底前投产的现有燃煤电厂二氧化硫排放达标率达到90%,年排放总量下降到502万吨。
  从1300万吨下降到502万吨,难度和压力之大不言而喻。然而,也正是这项艰巨的任务,为烟气脱硫企业提供了广阔的活动空间。据可靠消息,自2006年以来,我国火电厂烟气脱硫装置建设速度明显加快,截至当年年底,全国火电厂烟气脱硫机组容量超过1.5亿千瓦,约占全国燃煤机组容量的33%。
  根据《现有燃煤电厂二氧化硫治理“十一五”规划》,“十一五”期间共安排约1.37亿千瓦现有燃煤机组实施烟气脱硫(221个重点项目)全部安排在前四年,其中2007年、2008年、2009年分别安排开工建设脱硫装置3747.4万千瓦、2874.6万千瓦、1277.9万千瓦,按200元/千瓦计算,可为脱硫企业分别提供74.9亿元、45.5亿元、25.6亿元的市场空间。
  上述221个项目竣工后,2005年年底前投产的燃煤机组脱硫设施安装工作将基本结束。新(扩)建燃煤电站项目将成为脱硫企业的主要角逐场。有关人士估计,2008年~2010年,我国每年新增火电装机容量将达到3000万千瓦,新增部分每年可带来超过60亿元脱硫市场容量。而事实上,或许远不止于此。
  国家电网公司发展策划部、国网北京经济技术研究院最近发布《2007年全国电力市场分析预测(秋季)报告》,预测2008年年底我国发电装机容量将突破8亿千瓦,2009年、2010年新投产发电装机分别达到8600万千瓦、8500万千瓦。
  我国多数大型水电工程如溪洛渡电站、向家坝电站、锦屏一、二级电站等投产时间均在2010年之后,未来三年新投产的发电装机中,燃煤机组将仍然占据绝大多数。根据上述预测,即使按照比较保守的比例计算,“十一五”后三年,我国燃煤机组的年投产量也将在5000万千瓦以上,形成100亿元以上的脱硫市场空间。
  综合分析,2008年~2010年,国内将陆续有2亿千瓦以上燃煤机组需要安装脱硫设施,平均每年可提供130亿元以上的脱硫市场空间,为脱硫企业的发展壮大提供了肥沃的土壤。


  群雄逐鹿谁执牛耳


  随着国家对二氧化硫治理工作的日益重视,2004年~2006年,我国脱硫产业进入了极速发展时期。北京国电龙源环保工程有限公司总经理叶伟芳称其为“井喷式”的行情。
  据了解,2004年初,国内从事脱硫的企业不到10家,同年年底增加到了70多家,目前已经发展到了200多家,其中大约半数为民营企业。国内脱硫产业的大发展,有力地促进了烟气脱硫工程造价的下降。大型燃煤机组的烟气脱硫工程千瓦造价已由“九五”末的500元左右,下降到了200元左右,甚至更低。
  然而,国内脱硫企业的快速增加也导致了竞争的加剧。叶伟芳认为,目前的竞争相当无序。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脱硫技术,对于脱硫企业投标没有实质性的帮助,业主往往只凭报价选择中标企业。一些没有相应业绩的公司想进入市场,往往大打“低价牌”。两方面原因相加,从而引发了低价恶性竞争。他表示,许多权威观点都认为我国脱硫设施合理造价不应低于250元/千瓦,但实际竞争价格已经降至每千瓦100多元,难以保证工程质量。在已经安装的脱硫设施中,真正符合国家标准投产的估计还不到50%。
  叶伟芳表示,虽然目前脱硫市场仍旧很大,但项目不像前几年那么多,脱硫产业的发展在逐步趋于理性。同时,国家有关部门陆续出台了许多相关政策,确保资金投入真正实现大气污染治理的目标。比如,规定燃煤电厂建设脱硫设施时,必须安装烟气自动在线监测系统,对于脱硫设施投运率不达标的,最高将处以5倍罚款。近期新进入脱硫行业企业的速率将明显减慢。
  国内脱硫市场的竞争,将主要在业已进入的200余家企业中展开。今后几年,虽然需要安装脱硫设施的装机容量巨大,但由于多为大型机组,脱硫工程数量将有所减少,脱硫企业间的竞争将更加激烈。目前,龙源环保、国电南自、浙大网新、龙净环保、菲达环保、同方股份等都是国内脱硫市场上较为活跃的力量,其中多为上市公司,没有上市的一些公司也在积极谋划上市工作。叶伟芳认为,经过3~5年的发展,大部分脱硫企业将被淘汰,届时在国内脱硫市场打拼的合格的脱硫企业不会超过30家。
  在这场大型的激烈“淘汰赛”中,如何才能立于不败之地,将企业做强做大?叶伟芳认为,脱硫事业不完全是盈利的,更重要的是将其当作一种社会公益事业,脱硫企业需要具备符合可持续发展的眼光,并且将工程质量放在第一位。他提出,应该将服务放在很重要的位置,因为技术发展到一定程度后,各家企业的技术水平相差并不大,比拼的将主要是诚信、服务。
  目前,我国只有少数脱硫公司拥有30万千瓦及以上机组自主知识产权的烟气脱硫技术,大多数脱硫公司仍需采用国外技术,而且消化吸收、再创新能力较弱。叶伟芳表示,脱硫企业要做强做大,还必须拥有过硬的技术和相应的人才队伍。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南四环西路188号7区18号楼

邮编: 100070

Copyright©2011-  All  Rights  Reserved.

中电传媒股份有限公司  中国电力新闻网  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  严禁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