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
  • 陇上孟河

  • 中电智媒IOS版

  • 中电智媒安卓版

X

跨国公司携手发改委谋节能

来源:中国电力报 时间:

    任何时候,施耐德电气都能找准自己的市场定位,这次也不例外。
  端午节前夕,素有“全球能效管理专家”之称的施耐德电气携手国家发改委培训中心,在河南郑州开始了一段“蜜月”之旅。当然,双方恋爱的基础是节能
增效。但此次的合作方式既不是卖产品,也不是卖方案,而是中国政府与跨国企业联手推广“节能理念”。买方是河南省、市发改委有关领导,以及工业企业的
负责人。

  握手政府

  过去,发改委的合作对象大多是政府部门和国有企业,能够首次联手跨国公司,主要是因为“施耐德电气在国际上久负盛名,在节能减排增效方面领率先行,进入中国也已经有20多年,而中国的节能减排有着巨大的市场需求,因此双方能够以更加紧密、机制化的合作模式走到一起,是一个必然。”国家发改委培训中心主任杜平给出了合作理由。
  人力资源的培训在我国向来是一个软性工作,但让企业(施耐德电气)给政府官员及耗能大户讲授节能的重要性,显然这种做法是由虚向实的创新之举,用
杜平的话说“这是智力引进”,归纳起来就是“中国有很庞大的需求,施耐德电气作为国际上很重要的供应商,供需之间的对接、结合,会让国家发改委在这个
过程中间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2008年8月,双方达成了3年合作备忘录,并开始了一些在节能增效方面的培训、研讨等相关活动。如何将双方的利益点更好地结合起来,是此项合作
的关键所在,“接下来,我们将搞一些定向的施耐德电气技术、设备的说明会,或者是技术推广会。确保施耐德电气和中国企业都认可这是一个可持续的项目,
双方受益。”杜平表示。
  但双方的合作怎样从政府层面,提升至施耐德电气与中国企业间的互惠互利的架构,仍需双方探索。好在他们有了一个良好的开端,河南省是第一站,“我
们还会在上海、山东等地方做类似的培训活动,”施耐德电气中国区总裁杜华君补充道,同样“如何让这些事情具体落地,如何落到实处,这是我们现在最关注
的。”
  而施耐德电气市场总监纪华德对能源的日益枯竭表示了担忧,“我们希望参加培训的这些人能够身体力行,意识到节能增效问题的严重性。”

  投资与回报

  毋庸置疑,节能减排现在是国家发展大计当中的大计,我国在“十一五”规划中非常清楚地描述了这一点。但任何一个机构、一个厂商或者是单独个体,都
很难独立完成这个巨大的宏伟目标。
  杜华君认为,“20%的节能目标不仅在中国,在法国,甚至是美国这样的发达国家也不是一件非常容易的事情,这需要几方共同利益者的相互理解。”它
涉及政府、企业和节能实施方等多方配合。其中关键环节在于节能主体,即工业企业的耗能大户。而这些企业最为关注的问题是“我的前期投资需要多少?何时
能够得到回报?”
  通常情况下,我们会“先帮助客户来做一个审计,在他们现有的设施、现有的产品上,看一看他们的运行状况是否符合节能增效要求,是否达标?如果不达
标,有哪些地方需要改进?”这个过程这大约需要两周时间,具有实战经验的施耐德电气副总裁高飞克告诉记者,“两周过后,我们会针对审计报告,提出一些
具体的解决方案。只有基于这个投资回报,客户才会相信自己愿不愿意进行投资,而这个投资的回报可能要用3至5年的时间才能显现出来。”
  “当我们与客户达成一致后,也就是在基础问题上(投资回报)都有一个共识之后,大概2个月内,我们会采取一定的措施,帮助客户实施这个解决方案。”这样看来,对于一个系统安装,或者是一个行业的节能,整个实施过程大约要6个月时间。事实上,施耐德电气在中国做的20几个节能项目中,不仅低投资高回报,更重要的是节能效率达30%。
  在中国,对于一个工厂进行节能改造,首先必须取得厂长的同意,然后是集团负责采购、负责节能增效的人支持,有时还会涉及一些工程技术人员。这样各
个层面的协调就变成了一个非常复杂的过程,面对这样一个庞大的工程,我们有时需要“帮助客户来做出内部的决定”,高飞克认为。
  看来,节能并非一蹴而就,它的确是一个漫长的过程。纪华德表示不管怎样,“在目前的宣传阶段是非常重要的,我们是中国节能领域的一个重要参与者和
推动者,首先要让政府和客户都认识到施耐德有这个能力,当他们能够接受我们的理念的时候,我们遍布全球的销售网络就开始发挥作用了,他们可以借助公司
已有的作为节能推进者的形象,进一步与客户沟通,来咨询他们的需求,并深层次地研究它,在这种情况下,我们获得前瞻商业机会的可能性才会比较大。”

  从自身做起

  施耐德电气不同于其他跨国企业的地方是,既不做发电设备,也不做供电设备,而是做两者之间的工作,即用自己的产品和解决方案来实现能耗的监测与管
理,最终减少能源消耗。
  目前,施耐德电气在中国的20个工厂,已经有17个工厂进行了节能改造。但杜华君还是谦虚地说,“我们现在虽然有一些节能案例,但还是要戒骄戒躁,因为现在这个阶段竞争也是很激烈的,在满足客户现有的需求基础之上,更多地满足客户长远的需求。”
  为此,国家发改委能源研究所能源效率中心主任郁聪直言不讳:“施耐德电气有一套很好的企业能源管理经验。如果他们能够在这个(节能)领域进入中国
市场,市场需求还是很大的,因为现在许多企业都想发现自己在能源使用上存在哪些问题,但许多情况下,又不清楚自己的弱点在哪儿?”她并不否认,“现在
国内真正在各个工业行业,特别是一些特殊行业,像制糖、石油、化工企业领域做能源审计的专家非常少,有的行业几乎没有。”
  一直把节能增效作为长期投资战略的施耐德电气,在中国可谓做足了功课,他们不仅为山西焦煤集团下属的两个工厂进行了节能改造,还为北京家乐福量身
定制了节能方案,这一系列动作均为其大规模赢得中国市场带来可能。
  5月19日,杜华君用“非常激动”一词形容与国家发改委的此次破冰之作,而杜平则用“充满挑战”表述自己此刻的心境。
  不管怎样,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这是一次完美组合。一方有强大的技术支撑,另一方有巨大的市场需求。如果找好结合点,相信对中国的节能市场将是一
场巨大的推动。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南四环西路188号7区18号楼

邮编: 100070

Copyright©2011-  All  Rights  Reserved.

中电传媒股份有限公司  中国电力新闻网  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  严禁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