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
  • 陇上孟河

  • 中电智媒IOS版

  • 中电智媒安卓版

X

火电设备制造业三十年:支撑更高效清洁的电力发展

来源:电力设备 时间:

 

    比之中华民族五千年的发展历程,改革开放30周年仅是其一微小片段,然而这三十周年所释放的能量,在这五千年的大空间里熠熠生辉,引人注目。从改革开放初我国决定引进300 MW、600 MW亚临界火电机组制造技术,到2007年,华电邹县电厂8号机组、华能玉环电厂3号、4号机组等4台1000 MW超超临界火电机组相继投运。改革开放三十年,我国火力发电设备制造业实现了质的跨越,一跃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有力的支撑了我国电力工业的持续健康发展。

  我国火电设备制造业回顾

  新中国成立之前,我国火电设备制造业完全处于空白状态。1952年,我国从原捷克斯洛伐克引进6 MW和12 MW火电机组制造技术,1953年,从原苏联引进6 MW和50 MW火电机组制造技术,至此,我国火电设备制造业开始起步发展。到改革开放前,我国已经能够完全自主研制高压、超高压、亚临界电站锅炉、冲动式汽轮机、双水内冷、水氢氢汽轮发电机等6~ 300 MW火电机组,其中100 MW、125 MW、200 MW、300 MW火电机组在各地电网中成为主力机组,同时初步形成了哈尔滨、上海、东方等三大大型发电设备生产基地。

  但由于历史原因,到改革开放前我国火电设备制造业能力仍然薄弱,技术装备落后,管理不善,技术储备空虚。特别是20世纪70年代初我国自行研制的125MW、200MW、300MW等大容量火电机组技术工艺尚未完善,投运后事故频发。用户对此颇有意见,于是出现了大量进口300 MW火电机组的局面。因此,我国火力发电设备制造业整体水平亟需提高。

  改革开放后我国火电设备制造业的发展成就

  “团结造机”:首套引进型300MW、600MW亚临界机组的研制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在“对内搞活、对外开放”方针指导下,我国火电设备制造业开始稳步发展。1980年,为加快提高电力工业和火电设备制造业水平,我国决定引进300 MW、600 MW亚临界火电机组的设计、制造技术。此后,引进型300 MW、600 MW火电机组技术消化、吸收,性能优化的科研攻关工作被列入国家“六五”、“七五”、“八五”计划的重大技术装备研制成套项目。火电设备制造业的发展史掀开了新的一页。在原国务院总理李鹏提出“团结造机”的号召下,确定几家引进项目后,负责该项目的原一机部、水电部确定了引进方针:引进技术不仅要为大型火电机组批量生产和火电设备供应立足国内创造条件,同时还应为今后火电技术的独立开发奠定基础。

  1980年9月,我国和美国西屋公司签订了汽轮机发电机组技术转让合同和第一台样机零部件购买合同;1980年11月和美国燃烧工程公司签订了锅炉技术转让合同和第一台样机零部件购买合同。这次引进了300 MW、600 MW亚临界火电机组的成套技术、三大主机及电站设计,以及风机、水泵、磨煤机及有关自动控制等主要辅机设备。此次参与引进项目涉及主辅机制造企业、研究院所、电力设计院等约200家单位。其机组具有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的世界水平。

  根据原一机部的安排,300 MW机组由上海机电一局(后改由上海联合电气公司)负责组织上海汽轮机厂、电机厂和锅炉厂试制;600 MW机组由哈尔滨发电设备成套公司负责组织哈尔滨汽轮机厂、电机厂和锅炉厂试制。东方汽轮机厂、电机厂和锅炉厂则进行协作配合。

  1985年底,首台300 MW火电机组试制完成,并于1987年6月30日在山东石横电厂投运;1986年12月,首台600 MW火电机组试制完成,1989年11月,在安徽平圩电厂投运。两台机组运行实践证明,研制工作是成功的。到20世纪90年代初,我国已完全掌握了300 MW、600 MW火电机组的设计、制造技术,并进行了优化。在其后的几年中发展迅速,我国已不再依靠进口300 MW、600 MW亚临界火电机组,并向国外出口。

  该引进项目极大的推动了我国火电设备制造业的发展:第一,培养了大量的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各制造企业和科研院所派出大量管理、设计、工艺、质量、标准等专业人员出国培训,以及在研制过程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第二,极大提高了火力发电制造业的技术水平。比如累计翻译西屋公司和美国燃烧工程公司的图纸资料达16040页,总字数超过1700万字,并充分消化吸收,满足了考核机组的试制需要。第三,对主要发电设备制造企业进行了较大规模的技术改造,大大提高了发电主辅机制造企业装备水平和工艺制造水平,发电设备的设计、制造能力实现了质的跨越。

  超临界火电机组发展历程:再度飞跃,超越“亚临界”

  通过引进600 MW亚临界火电机组,到2000年,我国制造的发电设备已发展到亚临界,大大提高了发电机组的效率。同时,国际上已经出现了蒸汽参数更高的火电机组,即超临界火电机组,它与同等容量的亚临界机组(600MW)相比,效率相对提高2%。效率的提高,节省了煤炭资源的消耗,降低了SOx、NOx、CO2的排放。

  我国从20世纪80年代后期开始重视发展超临界火电机组,1992年,我国引进的首台600 MW超临界火电机组安装在上海石洞口二厂,在此次引进中,我国通过技贸结合,采用设备制造分包和引进制造技术等方式,使上海电站设备制造企业得到了62项重要设备的分包制造项目和一批设备设计软件,通过参与主设备的联合设计、制造以及技术人员接受培训等途径,得到了超临界机组的关键制造技术,为自主设计、制造超临界火电机组培养了人才,并由此开展了项目攻关,为我国超临界机组的国产化奠定了基础。目前,我国进口的超临界火电机组共计18台,总容量为1000万kW,其中,最大单机容量为900 MW,最长运行时间已有13年,积累了丰富的运行经验。但随之出现的问题是,大量进口超临界火电机组严重压缩我国火电设备制造业的市场空间,且对我国研制超临界火电机组造成阻滞,作为重大装备的600 MW超临界火电机组必须实现国产化才能满足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

  2000年4月,国务院确定的“九五”期间重大装备国产化项目——华能沁北电厂(2台600 MW)一期工程开工,它是600 MW超临界火电机组设备国产化项目的依托工程。其中锅炉、汽轮机、发电机组分别由东方锅炉厂、哈尔滨汽轮机厂、哈尔滨电机厂采用引进技术制造。2004年,该工程建成投产,国产化率超过70%。

  到2007年底,国内火电设备制造企业共持有600MW超临界火电机组订单203台,完成生产交货104台,在电网中投入运行的有70多台。经对机组进行热力性能实测,供电煤耗为295g/kWh左右。目前,参数为24.2MPa538℃/566℃和24.2MPa566℃/566℃的600MW超临界火电机组已完全国产化,从已投运机组的热力性能实测数据可知,我国生产的600MW超临界火电机组的性能已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南四环西路188号7区18号楼

邮编: 100070

Copyright©2011-  All  Rights  Reserved.

中电传媒股份有限公司  中国电力新闻网  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  严禁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