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
  • 陇上孟河

  • 中电智媒IOS版

  • 中电智媒安卓版

X

核电提速带来产业商机

来源:中国电力报 时间:

 核电提速带来产业商机

■本网记者 史晓斐

  2008年,举国关注奥运;2008年,电力之急尤甚;2008年,国家能源局局长张国宝发表施政纲领时指出,发展核电是当务之急。“要加快发展核电,核电是清洁、高效的能源,污染少,温室气体接近零排放,是有效优化能源结构的优先选择。现在,社会各方面的认识已趋统一,均意识到发展核电是中国能源永续、健康发展的当务之急和战略抉择。”如此坚决的表态,在中国核电发展史上可谓前无古人。
  加快发展,政策推动为我国核电的迅速崛起带来绝佳时机。

  市场巨大  不容忽视

  “到2020年,我国核电建设总投资将达到约3000亿元,其中设备投资约1500亿元。如果设备国产化率达到60%~70%,中国核电设备制造企业将面临超千亿元的巨大‘蛋糕’。”在中国核电国产化论坛上,与会者的大胆预测将核电大戏的噱头叫得十分响亮。
  根据国家能源结构调整的规划设想,国务院核电自主化工作领导小组提出:到2020年,核电在全国发电总装机容量中要占到4%,总发电量中要占到6%,即核电投运规模将达到3600万~4000万千瓦。要实现这一目标,需在2004年~2015年期间新开工建设30台左右的百万千瓦级核电机组。
  “尽管4%和6%的比例还很低,但绝对数量已经不小。应该说,已经有了产业化的规模。可以预计,与核电建设相关的整个核电产业也将加快发展。”业内专家指出:“长远来看,产业的发展潜力对核电国产化道路及相关企业的影响都将是不容忽视的。除核电建造前的市场外,核电建成后的运行期内,设备的大修和日常维护都需要相应服务,如某些辅助设备的更换,检修物件、消耗材料的提供等等。”
  目前,我国已经确定核电发展应尽快实现大型机组的自主化、国产化和市场化,贯彻“采用先进技术,统一技术路线”的方针,设备制造业还没有形成完整的产业链。一个核电站有各种系统300余个,需要大大小小零配件数万台。反观我国目前的配套生产厂家,布局分散,自有技术落后,急需进行资源整合和优化配置,这给相关企业进入市场带来了机会。

  政府搭台  企业唱戏

  发电集团方面,中电投作为五大发电集团中核电的领跑者,已是厉兵秣马。

   “这些年,我们始终没有放弃在核电项目上的探索,面对这样的历史机遇,中电投自然不会错过。目前,我们最大的问题是国家在核电开发相关政策上还没有放开。没有已经投产运行的独立项目,是我们的最大障碍。相信有关部门确立了大方向以后,政策到位只是时间问题。”从该集团某部负责人的话语中,五大集团抢滩核电的决心可见一斑。
  设备制造厂商方面,国有大型企业和地方设备厂商的竞争已经上演。在核电装备产业基础雄厚的上海,为满足第三代核电技术的发展,上海电气集团公司投资30多亿元,正在上海的临港新城建设临港重型机械装备基地,专门生产大型核电设备,包括核岛主要设备和百万千瓦级以上的汽轮机和发电机,同时还能够生产20万千瓦级高温气冷堆压力容器等重型设备。该装备基地建成后,预计可年产百万千瓦级核电设备2.5套,成为上海现代化的核电设备制造基地。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核电办主任许连义表示,现在各家企业对于核电设备的制造都很积极。“不完全是利润的原因。核电设备生产具有高技术性,只有批量生产才有效益。企业更多的是把制造核电设备看作一个机会,借此证明自己的设备制造能力。另外,这对于企业形象的打造和长期效益也都有好处”。显然,企业希望以生产核电产品、塑造优质品牌来获得更大的关联市场。据悉,有望成为我国最大核电基地的浙江省,已经把自己的目标定在了核电辅助设备的制造上,如泵、阀门、风机、承压容器、电缆、支吊架、电缆桥架、化工材料、开关柜、仪表等。
  2008年,我国将开工建设福建宁德、福清和广东阳江三个核电项目。根据4000万千瓦的规划容量,在今后的十多年间,平均每年还要开工建设2~3台百万千瓦级的核电机组。中国核工业集团公司科委副主任沈文权近日表示,国内设备提供企业还要苦练内功。“核电产业属于高新技术的战略产业,已成为当今世界衡量一个国家经济、科技、电力、工业水平的重要标志。核电设备是一种特殊的设备,不仅技术含量高,对质量性能的要求也很高。”
  先有政策,后有对策。当前,产业发展方向的明朗和设备制造水平的相对滞后同时出现。成为一个核电大国,我们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在能源紧缺的当下,核电的春天已经来临,如何把握?众企业还要靠自身实力说话。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南四环西路188号7区18号楼

邮编: 100070

Copyright©2011-  All  Rights  Reserved.

中电传媒股份有限公司  中国电力新闻网  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  严禁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