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水电十二局 时间:
大江寻梦,梦圆峡江。2013年7月1日,江西省的“三峡”工程——峡江水利枢纽工程厂房围堰开始拆除,厂房开始蓄水,首台机组7月底即将并网发电。中国水电十二局人披荆斩棘、不负众望,造福江西人民的美好憧憬和不懈追求终于梦想成真、功德圆满,在江西实现“科学发展、进位赶超、绿色崛起”的“中国梦”史册中画上浓墨重彩的一笔。
峡江梦——凝聚了水电十二局人的“强局梦”
赣江,江西第一大河,激浪滔滔、浩然不息。作为纵贯全省南北的最大河流,缺乏控制性枢纽工程,制约了江西经济社会发展。为实现江西科学发展、进位赶超、绿色崛起,江西省委、省政府决定兴建峡江水利枢纽工程。
峡江水利枢纽工程作为赣江干流上一座具有防洪、灌溉、发电和航运等社会效益、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的重大工程,是江西迄今为止投资规模最大的水利工程,是造福江西人民的惠民工程,是几代江西人民的期盼和夙愿。建设好峡江水利枢纽工程,对于进一步缓解赣江流域的水旱灾害,科学治理、合理开发、积极保护好赣江这条江西人民的母亲河意义重大。
建设峡江水利枢纽工程使命光荣、责任重大、任务艰巨。中国水电十二局以良好的信誉、骄人的业绩和雄厚的实力,力压群雄,拿到了峡江水利枢纽工程建设的准入证,2009年10月14日中标左岸船闸土石方开挖工程,由其骨干第二分局承担施工。左岸船闸施工给建设单位留下一个好印象。2010年4月19日第二分局中标承建峡江水利枢纽工程土建II标工程。主要施工内容是,11.5孔泄水闸、混凝土挡水坝、河床发电厂房、右岸灌溉进水口、鱼道等。主要工程量是,土方开挖97万立方米、石方开挖100万立方米、混凝土浇筑75万立方米、绑扎钢筋2.5万吨。中标合同价5.86亿元,工期1928天,2015年6月30日竣工。
2010年6月,第二分局进场不久,正在开展各项施工准备工作,一场有气象记录历史以来同期最强暴雨持续袭击赣鄱大地,致使江河湖库水位暴涨;圩堤水坝出险;部分山体崩塌滑坡,交通通信中断,房屋浸水倒塌,农田城镇被淹……连日暴雨侵袭造成水位上涨,交通道路被洪水淹没,左岸船闸一标和右岸土建二标项目部被阻隔,位于坝址下游的巴邱镇也已成汪洋大海,后勤生活面临困难,项目部干部职工克服重重困难,步行十几公里出行,继续保持左右岸正常办公通信、与监理、业主的办文办事、后勤生活的物资采购等。第二分局还主动向地方政府请缨,出动十几台运输车等机械设备参与地方赣江大堤防洪抢险。这场抗洪抢险斗争,更加坚定了第二分局广大干部职工的信心,一定要建好峡江水利枢纽工程为江西人民除水患、给峡江百姓谋福祉。第二分局响亮提出“热爱美丽中国、建好峡江工程、造福江西人民”的口号,水电十二局人自我加压,倾注智慧、汗水和情感,开始峡江追梦。
追梦——“三战峡江”展中国水电十二局铁军风采
中国水电十二局以钢筋混凝土面板堆石坝建设闻名于水电行业,具有管理、技术、规模、设备、质量等五大优势。第二分局作为支柱分局,长期从事面板堆石坝施工,先后承建了珊溪、白水坑、思安江、滩坑等四座百米以上混凝土面板堆石坝,而对钢筋混凝土重力坝、泄水闸、河床式发电厂房施工,受技术力量、机械设备、专业队伍等施工资源制约,面临一系列施工管理难题。
在工程建设中,中国水电十二局诚信履约,孙阳总经理高度关注工程建设亲临一线指导施工,副总经理陈泽鑫多次蹲点项目协调施工,第二分局把峡江水利枢纽工程建设看作是又一次超越和放飞“中国梦”、“峡江梦”的缩影,攻艰克难、顽强拼搏,三战峡江,全面推动管理、技术、理念创新,努力打造良好履约、安全文明施工、精细化管理的典范。
首战峡江,厂房全年围堰形成。
2011年2月28日一期全年围堰实现度汛目标,厂房基坑全天候安全施工。这是一场硬仗。
一期枯水围堰于2010年7月1日开始进占,7月23日提前18天合龙。8月10日开始高喷灌浆,9月3日开始基坑排水。赣江水位居高不下,土质条件复杂,围堰出现渗水,基坑被淹。围堰灌浆、基坑排水施工要推倒重来,建设方江西省水利厅明确2011年2月28日一期全年围堰度汛目标不变。
第二分局面临的困难瞬间凸现出来,围堰防渗专业处理、度汛前9万立方米混凝土浇筑到位,砂石料生产、混凝土拌和系统10月20日要投产、基坑开挖最高月37万立方米和浇筑混凝土最高月强度4.2万立方米、专业设备和人员如何调集等。
水电十二局有限公司高度重视,成立了峡江水利枢纽主体土建II标工程建设领导小组,副总经理陈泽鑫从2010年10月10日至2011年2月28日蹲点项目协调指导施工。以黄献新为首的项目领导班子分工分片分块把守,每天24小时现场值班,协调解决施工中的问题。倒排工期计划,制订专项施工措施,将责任落实到职能部门、施工队、责任人,对计划和措施跟踪、检查、纠偏。加大设备投入,安装3座不同生产能力的拌和楼,5台长臂反铲、3台履带吊、3台汽车吊,组建混凝土拌和、施工、钢筋加工架子队攻艰克难。提前做好钢筋、水泥、砂石料等材料准备,做好设备零件储备,加强施工机械设备的维修保养。党委开展以保度汛为主题的创先争优活动,工会开展大干90天确保实现度汛目标劳动竞赛,团委开展青年突击队活动,办公室做好后勤服务,每天现场送菜送饭。由于措施行之有效,执行到位,厂房全年围堰于2月28日达到度汛高程。3月1日,江西省水利厅厅长孙晓山在庆祝仪式现场发表讲话,要看水利枢纽请到峡江来,要看过硬施工队伍请到峡江工地来。
再战峡江,大江截流。
峡江水利枢纽工程大江截流,是第二分局再战峡江的序曲。
大江截流位于赣江中心段,三期围堰上游长238米,下游长235米,2012年7月20日开始进占,采用上游横向围堰由右向左戗体立堵截流方式。每天30多辆大型自卸车来回不停,一车车石料倾向戗体,8月5日上游围堰戗体龙口形成,截流进入紧张关键时期。龙口上下水位落差达2.2米,一车车巨大的石块倒下去被冲的无影无踪。正当有序推进时,8月7日,江西大范围强降雨,加上台风影响,赣江水位猛涨,江水流量每秒达到5580立方米,上下游围堰过水被淹。8月13日,洪水退去,围堰露出水面。第二分局迅速组织恢复施工,重新调整截流设备,把车辆和料源向上游围堰集中,调整优化截流方案,采用单向双戗截流施工方案,在截流龙口30米处,抛投3-5立方米钢丝网兜,经过72小时惊心动魄的顽强拼搏,8月29日龙口胜利合龙,成功实现大江截流。
大江截流拉开了决战峡江的序幕。截流后25万立方米基坑排水,围堰防渗处理、围堰加高加固,10万立方米基坑开挖,闸墩浇筑15万立方米要在2013年汛前完成,三期基坑与厂房同时平行作业,施工进入高峰期,管理呈现出高空作业多、门塔机交叉作业、基坑开挖、混凝土浇筑方量大、工期紧等特点。第二分局再一次面临严峻的考验和挑战。
决战峡江,11.5孔泄水闸浇筑到顶及首台机组具备发电条件。
按施工规划,11.5孔泄水闸利用2个枯水期于2013年11月30日完成施工,开挖工程量大、混凝土浇筑工程量大,围堰要重复填筑、拆除2次,泄水闸的门塔机等大型起重设备要重复安装、拆除2次,不能连续施工,施工成本较高,汛期施工风险大。
江西省领导从政治意义和社会效益、经济效益高度提出利用一个枯水期把11.5孔泄水闸浇筑到顶的设想。由于种种原因,厂房施工略有滞后,三期工程工期紧、任务重,基坑排水,围堰防渗处理、围堰加高加固、基坑大面积开挖、泄水闸大体积混凝土施工等,环环紧扣,其难度可想而知。对施工单位而言,这是一个极大的考验。
尽管困难重重,压大巨大。但为了公司的良好信誉和形象,为了在江西市场的后续发展,项目经理黄献新义无反顾地挑起了重担,率领项目班子和团队积极应对挑战。项目经理黄献新在大干动员会上明确提出,这是一场硬仗,也是一场攻艰战,我们不能按以往常规出牌,要转变管理观念和模式,强化执行力和管控力,提升团队的战斗力。分局领导从施工队伍选择到机构调整,从施工计划编制到设备资源投入,从开挖浇筑技术方案审定到进度质量安全成本控制推进,从与建设监理设计单位沟通到可能出现的履约风险,进行全面的风险分析,制订防范措施,实行动态监控。合理配置施工资源,优化施工方案,施工局面快速打开。
基坑开挖是直线工期,直接影响着泄水闸混凝土施工。施工局果断决定成立开挖架子队,将施工局现有挖机、大青蛙等设备全部投入,采取“中心开花”方式,由基坑中间向两边推进,24小时作业,对晚上出渣车辆进行施工补贴,加大泄水闸基础开挖强度,同时利用凿岩破碎锤进行基础修规,比常规开挖爆破速度快,仅用了30天便完成建基面开挖修规。
在施工队的选择上,不是按一往思路选择报价最低的,而是选择最有实力的,甚至在最高报价的基础上再提高单价,扭转形势,由被动求着干向主动抢着干转变。建立施工联系人制度,项目领导班子主动做好进场施工队后勤生活安排,协调做好资源配置,督促施工队加强安全、质量管理,对履约进行过程管控。泄水闸共引进8支施工队,进行流水作业。根据泄水闸底部基础混凝土方量大的特点,采用长臂反铲直接入仓,12个闸墩全部配备大型悬臂模板快速立模,闸墩每层3米提升速度快,混凝土外观质量好,经济性高,同时采用门机、混凝土泵重直入仓,提高混凝土浇筑强度,每3米一层最快周期仅5天。
2013年春节,泄水闸闸墩浇筑进入最后攻艰阶段,回家过年的职工和协作队伍人员较多,党委书记钱建新带领项目班子成员逐个作思想工作,说明工程的重要意义,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同时实行春节补贴,加大奖励兑现力度,确保后勤保障落实到位,不少职工坚持春节在工地上班。
由于措施行之有效,执行到位,落实有力,三期加快施工方案成效显著,2013年3月23日三期11.5孔泄水闸工程提前浇筑到顶,比计划提前了8个多月。
三期泄水闸闸墩浇筑到顶后,施工重点转向厂房,朝着7月底首台机组具备发电条件迈进。第二分局迅速调集施工力量、设备投入厂房土建施工,GIS室、安装间装饰、9#机管形座二期混凝土、上下游排架柱、进尾水闸门安装等都面临交面,工期紧、任务重,多个施工单位交叉作业,安全隐患多,第二分局调整领导分工,厂房进水、尾水、副厂房、鱼道等分工分片把守,对直线工期、关键项目加大攻艰力度,确保施工进度计划受控,同时门塔机、拌和楼等临建设备拆除同时跟进。4月1日GIS室为机组发电输出设备安装提交工作面,5月28日厂房进尾水闸门沉放到位具备挡水条件,6月2日上下游排架柱施工完成,厂房顺利结顶。7月1日厂房围堰开始拆除,厂房开始蓄水,首台机组即将迎来发电。
圆梦——高峡平湖梦圆峡江
船儿梦。2013年2月28日,左岸船闸临时试通航成功。2013年5月20日首台机组转子通过航运从重件码头运至安装现场。峡江水利枢纽工程的建成,改善了枢纽上游77公里航道条件,提升了整个赣江乃至江西全省水运的发展“水位”,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鱼儿梦。鱼道全长815米,通过重力坝连接上下游,2013年5月25日上下游鱼道贯通,厂房蓄水后,鱼类可通过鱼道自由洄游。
防洪梦。峡江水利枢纽工程控制了赣江78%流域面积,水库总库容11.87亿立方米,防洪标准由100年一遇提高到200年一遇。赣江的洪水治理、航道治理,古来兴之,但总是血泪交织功未成。“旧日时逢梅雨季,堤伤坝破群情急。筑人墙、难斗水凶神,山川泣。”说的就是赣江水患的凶猛、残忍。而今,“赣平原、天地与人和,江从驭”的千年梦迹,在十二局人的手中幻化成真。坝址下游巴邱镇百姓告诉建设者,之前赣江大桥是峡江人民心中的标志性建筑,现在变成了峡江水利枢纽工程。
发电梦。电站装机9台40万千瓦发电机组,年发电量11.42亿千瓦时,有效缓解江西电力供需紧张状况。2013年5月28日厂房提前具备挡水条件,首台机组安装完成,正在进行紧张调试。峡江枢纽工程发出的电流,将源源不断驶入赣江流域群众的生活,点亮万家灯火,造福子孙后代。
能够看着自己亲手浇筑的大坝一天天长高,永远屹立在那个地方,十年、二十年甚至上百年不变,这是每个水电人的梦想。水电十二局人,因驭水赣江,兴建江西水运工程建设史上投资最大、建设规模最大的峡江水利枢纽工程,再展水电铁军风采。第二分局在峡江工地经历了初战峡江、再战峡江、决战峡江,整个峡江水利枢纽工程可以提前一年产生社会和经济效益,作为第二分局,从钢筋混凝土面板堆石坝施工到混凝土闸坝施工,这本身也是一次历练,为公司和分局增添了资质,可以总结的地方很多。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南四环西路188号7区18号楼
邮编: 100070
Copyright©2011- All Rights Reserved.
中电传媒股份有限公司 中国电力新闻网 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 严禁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