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
  • 陇上孟河

  • 中电智媒IOS版

  • 中电智媒安卓版

X

中国水电八局如何用钢筋水泥织梦南非

来源:中国电建 时间:

  水电人的梦,是用钢筋水泥筑就的。

  中国水电八局人的梦,从1952年的荆江分洪工程开始。60多年来,300多个水利水电工程遍布全国各地,如珍似珠,记录着那些光辉历程。

  上个世纪末,水电八局开始走向国际市场,从巴基斯坦,到马来西亚、到科威特、到委内瑞拉……。2011年8月,中国水电八局中标莱索托麦特隆大坝及原水泵站项目,开始了南部非洲的织梦之旅。

  梦开始的地方

  相比其他国际大型项目来说,麦特隆工程只是一个低价中标的小项目。但是为了这个项目,中国电建集团水电国际公司、水电八局和八局国际公司都付出了艰辛的努力。做标书、谈合同,与意大利CMC、南非GROUP 5、德国Hochitiff、以及法国万喜等国际著名承包商同台竞技,几番高端市场争战,几番强手如云较量,终于如愿以偿进入南部非洲市场。这对于集团、八局和八局国际公司来说,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战略意义。

  2011年9月,水电八局莱索托麦特隆项目班子组建。10月2日,首批人员进入麦特隆工地,标志中国水电正式开进南部非洲。

  莱索托王国是南部非洲一个神奇而美丽的地方,其国土被南非完全环绕,是世界上最大的国中之国。国土面积3万平方公里,人口仅210万左右。

  虽然南非是世界上富有的国家之一,但处于南非国度之中的莱索托王国却还相当贫穷与落后。马塞卢作为莱索托的首都城市,其繁华程度只相当于中国一般县镇,许多商铺仅用树枝、木条、毛秥或薄膜搭成,简陋无比。而位于马塞卢西南方向35左右公里的麦特隆工地,更是一个无水、无电、无房、无网络的“四无”地带。

  一桶水的梦

  初到“四无”之地,一切全靠自己双手。

  刚开始,施工现场和租住在15公里左右临时营地的中方员工,都是从工地附近村庄的水井取水。每天送三车水到工地,勉强解决十几个人的生活用水问题,而且洗澡、洗衣还得按人头分配,每人每天只限一桶水。

  在工地上劳作了一天的员工们,每天都是一身泥加一身汗,小小的一桶水何以够用?有个员工甚至做梦都想着多那么一桶水,所以“偷水事件”时有发生。也不知道什么时候开始,开始有员工把水桶换成了大号,并写上名字,这样一桶水就相当于原来的一桶半水。没过几天,其他人都如法炮制。于是,卫生间里摆满了青一色的大号桶子,全都写上了名字。

  “一桶水的故事”演绎了3个多月,终于,项目部请来专业打井队开进麦特隆,一边在营地内选址打井,一边建了两个水塔,把村里的井水用水管引进了水塔,这样才基本解决大家生活用水问题。

  刚到麦特隆时,因为没有电,这里就像与世隔绝了。白天,除了山上成片的牛群、羊群,和牛羊脖子上的铃铛声外,到处是一片寂净。晚上,这里宛如一片漆黑的海洋,偶尔可以看到村民家里炊烟的火光,也像那大海上的航标,时隐时现。

  经多次与当地供电局艰难协商,才同意供电,但条件是必须自己树杆架线、铺设地下电缆,并自己修建变电站。靠着项目部员工1个多月的艰苦奋战,终于解决了生活用电与施工用电问题。

  水电解决了,网络问题就成了现场办公的拦路虎。从进莱索托伊始,项目部就一直在联系协调解决网络问题。在当地电信部门半年多的积极努力下,麦特隆工地的上空终于有了微弱的网络信号。

  这一点信号,就足以让工地上的员工兴奋不已。下班后,大家顾不上吃饭,顾不上洗漱,各自端着笔记本电脑,纷纷房子里走出来,朝着网络发射点的方向寻找信号,争相与万里之遥的家人联系,那情景好不让人感动。

  营地是项目部员工的家园。为了早日让大家安居乐业,项目部早早地开始修建营地住房,经过了100天的艰难拓荒历程,终于完善了“建家”工作,实现了整体搬迁的目标。项目员工从此有了一个可以挡风避雨的港湾。

  无法抹去的梦魇

  莱索托王国独立之前为英殖民地,人民受教育程度普遍偏低,养成了自卑而敏感的人格特征。当地工会组织常常煽动工人罢工,并且常常演变为事件。

  2012年6月,当地工会组织以莱新政府大幅度提升工人工资的许诺为由,向项目部提出增长三倍工资的要求。在双方意见无法达成一致的情况下,工会组织策划从6月15日开始罢工一周,然后复工3天,再进行第二次罢工。

  6月25日下午,项目部按照当地律师建议的工资标准与工会代表谈判,双方却不欢而散。截至中方员工下班时,却突然遭到了当地工人的追赶与袭击,及至工会组织也无法控制事态发展,最终导致30多名中方员工不同程度受伤。

  万幸的是,中方员工始终保持冷静,没有与对方直接对打,否则后果不堪设想。然而,这次事件在中方员工的心里抹上一层阴影,相当一部分员工提出了“撤退”与“回国”的请求。

  顶着巨大压力,项目部从国家尊严、公司利益和履约信誉出发,做出了“不放弃,敢担当”的坚守决定,暂停项目施工,积极斡旋项目业主、当地政府和中国使馆以及上级领导协调解决危机。

  在莱索托政府和中国驻莱大使馆的高度重视下,中国水电集团、八局总部的工作组和项目部合力协调,当地政府加强了对工会组织的协调管理,处理了“6.25”事件带头闹事人员。

  在复工仪式上,莱索托政府能源水务部长向项目部和“6.25”事件中受伤中方员工表示道歉,感谢中方对事件的处理态度与复工决策,感谢中国水电为莱索托王国所做出的贡献。他还阐述了麦特隆项目对莱索托的重要性,充分肯定了中国水电的实力和国际影响力,希望今后有更长久的合作。

  为了共同的梦想

  解决了罢工事件后,项目部明显加强了与当地民众的联系。

  一方面走村串户,拜访酋长,了解当地风土人情,融入本土文化。另一方面加强和谐共建,为附近村庄打井修路架桥,为周边学校修球场补校舍,逢年过节为孩子们捐赠学习用品与体育用品。

  项目部多次通过业主邀请国王、首相与其他政府官员到工地视察,了解工程进展。邀请当地警察、酋长和项目业主参加项目部组织的文体娱乐活动,邀请他们共同举杯狂欢中国新年。与当地政府、社会名流、公安警察、工会组织建立长效联系机制。加强当地法律法规的学习,制定规范的劳务招工合同和员工手册,及时收集、解决劳务诉求,劳务表彰奖励制度,充分发挥当地劳务的自我管理优势,调动他们的积极性,促进劳资关系健康发展。

  项目部最得意的事,莫过于将麦特隆项目打造成了一所学校。

  最初,除招聘了几个司机外,其他工种几乎都是“零技能”的当地劳务,培训并提高他们的劳动技能,成了项目部开工初期的艰巨任务。项目部先后招聘了700多当地劳务,在对他们进行安全培训基础上,积极进行劳动技能的培训。几年下来,有的人学会了电焊、氧焊技术,有的人掌握了扎钢筋笼、制模、木工技术。导流洞工作面的三个中方主管就像“博导”、“硕导”一样,硬是把一批从没见过炸药、没见过人工隧洞、没摸过风钻机的当地人,手把手地培训成了熟练爆破工。

  在麦特隆“学校”,要数彭坚的培训班办得最为成功,他一个人就培训了100来个机械设备操作手,能够熟练操作搅拌车、自卸车、平路机、挖机、推土机、两头忙等50多台套设备。为了让学员们练好推土机如何掌握铲刀的升降精度,他用砖块干砌了2个砖柱,训练操作手以每次铲刀只能推掉一层砖块来提高控制铲刀的精确度。彭坚还针对每台不同设备编制了《维护保养》、《设备运行报表》和《安全操作规程》等培训教材,让当地劳务从结构原理入门,先了解设备,从最基础的操作技能学起,然后再上设备练操作。

  麦特隆项目主要施工任务结束后,这所多工种技能培训“学校”的操作手成了意大利CMC等当地注册公司争抢的对象。由于技术不错,这些公司给的待遇也不错,这些操作手们无论对彭坚等师傅还是中国水电麦特隆项目,都是心存感激。

  一路凯歌终圆梦

  解决了沟通的问题,麦特隆工程建设就如扯上了风帆的航船,一路顺风顺水起来。

  麦特隆大坝及原水泵站项目,是为首都马塞卢片区的供水工程。278米的坝长和83米的坝高,碾压混凝土总量不到30万立方米。然而,这个项目却有来自欧美、南非等国的世界顶尖级工程师组成的管理团队,对大坝在建期间的质量、安全、健康、环境等进行全方位的监督管理,是个名副其实的国际工程。

  尽管合同对各项指标的施工要求非常高,凭借着中国水电出色的水利水电施工技术,项目部摆脱国内习惯性合同规范的束缚,主动以“削足适履”的方式适应南非规范,在安全管理、工程质量、环境要求等方面更符合南非规范标准,赢得了“国际工程师团队”的放心和尊重,工程项目始终在良好的沟通、理解和信任氛围下实施。

  2013年1月4日,导流洞贯通。

  2013年2月18日,河道截流。

  2013年3月11日,主拌和楼建成投产。

  2013年8月5日,首仓碾压混凝土开浇。

  2014年2月17日,大坝蓄水。

  2014年4月22日,原水泵站基本建成。

  2014年5月26日,第一次试供水成功。

  如今,一湖麦特隆清水正源源不断流向首都及周边城市,正流进莱索托王国的千家万户。

  随着工程临近结束,麦特隆大坝的社会关注度越来越高,政府机关、社会团体、企业、学校等,前往参观的人越来越多。

  至为重要的是,水电八局麦特隆项目部通过自身的不懈努力,将这个为抢占市场而低价中标的竞争性项目,打造成了一个履约良好的盈利性项目,成为南部非洲多个即将建设的基础设施项目的参观地,成为中国水电拓展市场、扬名南非的又一个桥头堡。

责任编辑:高慧君  投稿邮箱:网上投稿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南四环西路188号7区18号楼

邮编: 100070

Copyright©2011-  All  Rights  Reserved.

中电传媒股份有限公司  中国电力新闻网  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  严禁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