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
  • 陇上孟河

  • 中电智媒IOS版

  • 中电智媒安卓版

X
您的位置 > 首页 -> 电网

百年电力·宁夏:奋楫扬帆 潮起塞上

来源:《国家电网》杂志 时间:2021-08-03 15:35

  宁夏素有“塞上江南”之称。6月,这里瓜果飘香,草木葱茏,生机盎然。远远望去,一基基铁塔矗立在戈壁深处、瀚海沙漠中,一条条闪着银光的导线连接千家万户,点亮万家灯火。

  从旧国的一盏煤油灯到新时代的万家灯火辉煌,宁夏电网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孤立、零碎的电网到统一管理的电网再到智慧物联的坚强送端电网;国网宁夏电力公司秉承着“人民电业为人民”的企业宗旨,为“建设美丽新宁夏 共圆伟大国梦”贡献着新时代的磅礴力量。红色六盘、巍巍贺兰、黄河两岸……到处都有电网人的辛勤付出和默默奉献,汇集成宁夏电网建设的光明画卷。

  到2020年年底,宁夏电网统调装机容量5587万千瓦,人均装机容量居全国首位;新能源装机容量突破2574万千瓦,占统调装机的46.1%,位居全国第二,较“十二五”末增长130%。新能源利用率达到97.6%,宁夏新能源消纳水平在国内领先,经济效益和环保效益显著提升,为自治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作出重要贡献。

  壮志凌云竞风流

  新国成立初的宁夏省,电力供应奇缺,全省仅有一家解放前成立的电灯公司对银川极小范围区域供电,而广袤的城乡大地仍处于原始的油灯世界。

  1949年,党先后从国人民解放军十九兵团派出高健民、杨桂山、毕聚德等几名共产党员以军代表身份接管宁夏电灯公司,组建宁夏人民电厂。自此,宁夏电力迎来了真正的新生。宁夏电力,从此时开始蹒跚起步。

  1958年,宁夏回族自治区成立。在党的民族政策指引下,宁夏掀起了经济建设的高潮。这一年,石嘴山电厂、青铜峡水电站相继开工建设,党中央先后从全国各地抽调专业人才支援宁夏。无数青年儿女满怀激情,投身到这片战天斗地的恢弘疆场中。

  1960年,大武口到银川110千伏输电线路建成,宁夏初步形成了110千伏石银电网,逐步开启了电网统一调度的新局面;1966年,110千伏线路向银川南部延伸,石银青电网形成;1975年,石银青中即宁夏川区电网在宁夏中部点燃灼灼亮光;1978年,在宁夏回汉人民世代生活的沃土上,形成了110千伏线路的主网,年发电量达到16.51亿千瓦时。至此,各地小型、分散的发电机组孤立运行的状况基本结束。

  大舸中流下,青山两岸移。在安全的电力供应助推下,宁夏各具特色的工业基地初具轮廓,人民生活水平持续改善,宁夏逐步走上了电力供应的自强之路。

  大道如虹踏歌行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让宁夏站在了新的、充满更大希冀的起点上。

  1980年,宁夏首条220千伏线路—大武口至银川220千伏线路建成投运;1988年,西北第一座单机容量30万千瓦的火力发电厂—大坝电厂,在塞上江南拔地而起,标志着宁夏电力工业跨入了全国高参数、大容量、现代化火电机组的行列;1990年,以银南、固原地区为中心的主网架由220千伏升级为330千伏,甘肃靖远电厂至青铜峡古城330千伏送电线路的建成,使宁夏电网结束了孤立运行的历史。

  一座座变电站拔地而起,一条条银线遍布八方。

  1995年,宁夏实现全区村村通电,成为西北地区第一个村村通电的省区。自1998年起,国网宁夏电力先后投资48.73亿开展农网一二期建设改造、“户户通电”等农网改造升级工程,在全国率先实现城乡居民生活用电“两改一同价”,通过农网改造升级,全区行政村、自然村、农户通电率均达到100%,广大群众告别了过去“照明用油灯、磨面碾米到临乡”的局面。

  “户户通电”和“新农村、新电力、新服务”发展战略工程,使回族之乡的群众再一次深切地感受到了党的关怀。随着“户户通电”工程的推进,越来越多的无电户结束了油灯照明的历史,坚强的农村电网已成为播撒光明、和谐万家的“连心桥”。

  站在时间的车轮回望,宁夏电网追赶着时代奋力前行。从小到大,从弱到强,从单线单变到各电压等级电网协调发展,电网的日臻完善与跨越式发展,形成了一个覆盖全区“网架坚实、布局合理、设备先进”的现代化电网,供电可靠性、电能质量都有了明显的提高,为宁夏经济保持较快增长提供了安全可靠的电力保障。在60年不遇的特大暴雨、30年不遇的黄河洪峰面前,在地方重大政治经济活动安全保电任务中,宁夏电网一次次经受住了考验,有力地支持了地方经济社会发展。

  2000年后,宁夏形成了完整的工业体系,经济和社会发展空间巨大。随着“一号工程”建设的冲锋号角响彻这片热土,宁夏将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的战略全面实施。2008年,当时亚洲最大、宁夏电力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工程—银川东750千伏变电站建成运行,标志着宁夏主网正式步入“750千伏电网”时代,成为西北750千伏主干网架重要组成部分。2011228日,宁东直流输电示范工程双极投运,开启了大规模外送的第一条通道,这也是世界上首条±660千伏电压等级的直流输电工程。“煤从空中走,电送全国”,宁夏几代电力人的电力外送梦终于得以实现。

  电网的日臻完善与跨越式发展,让宁夏电网的外送电能力、供电可靠性和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大幅度提升,电网的保障能力更加完善和有效。

  敢教日月换新天

  2012年,党的十八大胜利召开。全国各族人民齐心共进,一同投入到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国梦中。

  鸿鹄之志带起阵阵涟漪、满腔热血卷起电力大潮。2013年,国网宁夏电力以全新的视野提出了“三年再造一个宁夏电网”发展战略,通过前所未有的建设规模和大跨度的电网建设提速,至2015年初步建成坚强智能电网,形成750千伏双环网,电网输供电能力、新能源接纳能力和智能化水平大幅提高。

  电网工程建设快马加鞭,一项项输变电工程如雨后春笋拔地而起。2015年,沙湖750千伏变电站工程的竣工投运,太阳山、黄河—贺兰山二回、太阳山—六盘山—平凉等750千伏输变电工程,沙坡头、杞乡等6750千伏输变电工程,永丰等13330千伏项目也在如火如荼的建设热情下稳步推进,新开工110千伏及以上线路和变电容量“双双过千”,发展速度、发展规模、发展水平超过以往任何一个时期,展现出了全力以赴奋力赶超的巨大魄力,宁夏电网建设驶入了“跨越”发展的快车道。

  到2018年,宁夏电网“A”字型输电网络基本形成,一张以750千伏双环网为骨干、各电压等级协调发展、覆盖全区的交直流混联坚强智能电网,在“塞上江南”的热土上蓬勃发展。

  在主网架建设紧锣密鼓、步步推进的同时,201412月,宁夏第二条电力外送大通道—灵州—绍兴±800千伏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开始建设,受到全世界的瞩目。2016年年底,该工程建成投运。

  “十三五”期间,宁夏两条电力外送大通道齐头并进,外送电量连续五年实现百亿级阶梯式增长,年均增长率26.83%,累计外送电量超过4200亿千瓦时,源源不断地将清洁电能输送到祖国东部,持续将宁夏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宁夏电网也成为全国首个“外送”超过“内售”的省级电网。

  创新成为宁夏电网高质量发展的内生动力和活力之源。被誉为“机器人之家”的银川东换流站,以智能检测推动运维工作质的飞跃;自主研发“无人机航母”,实现了5架多机型无人机集群式自主巡检;±1100千伏电压等级输电线路开展直升机吊索法带电检修作业,是宁夏带电作业在世界范围内的首次尝试。加强新能源电网技术攻关,超前开展宁夏“风光储输一体化”及“源网荷储一体化”关键技术等新领域、新技术的重大前沿性课题研究。国网宁夏电力在攀登建设国特色国际领先的能源互联网企业这一宏伟目标的高峰中,创新驱动、势不可挡。

  在发展热潮中,红色力量成为国网宁夏电力快速发展的精神源泉。关键时刻“跟我上”,党员是旗帜,支部是堡垒。一个个生动鲜活的身影助推能源互联网、节能环保、人工智能技术、新能源汽车、智能家居领域发展,积极解决小微企业电力需求,不断推进新能源设施建设布局,全力服务脱贫攻坚,让每一千瓦时电贴心、暖心,为美好生活“充电”,为美丽国赋能。新冠肺炎疫情袭来时刻,党员带头战斗在疫情一线,国网宁夏电力彰显央企责任担当,全力支持疫情防控和“六稳”“六保”,2020年累计减少客户电费支出约13.82亿元,惠及各类电力客户38.8万户,为地方经济恢复作出了积极贡献。

  党旗为岁月争辉,红星为大地闪耀。站在“两个一百年”历史交汇点,国网宁夏电力将继续坚定不移跟党走,真抓实干拓前路,争当建设“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先行区”排头兵,奋力建设具有国特色国际领先的能源互联网企业,为“建设美丽新宁夏 共圆伟大国梦”作出新的更大贡献。(史慧敏 郭文英 周序鹏

责任编辑:刘趁  投稿邮箱:网上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