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
  • 陇上孟河

  • 中电智媒IOS版

  • 中电智媒安卓版

X
您的位置 > 首页 -> 党建强企

刘海东与红色电力摇篮的故事

来源:​中国电力报 时间:2020-12-01 10:07

中国电力报 中国电力新闻网 记者 冯义军

  走进大唐下花园发电厂办公楼二楼,有一个“新中国电力红色摇篮”厂史馆,挖掘这些红色历史故事、历史人物的就是该厂厂史馆负责人刘海东。

  走过83年风雨历程的下花园发电厂,从诞生那天起,就伴随着中华民族的历史过往与新中国电力工业的发展。1937年8月侵华日军为掠夺张家口龙烟铁矿资源,以修建飞机场的名义,利用下花园煤水资源,在此修建了4个发电所。下花园发电厂职工从那时起就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开展不屈不挠的对敌斗争。直到1945年8月,日军投降,下花园获得解放,下花园发电所更名为晋察冀边区下花园发电厂。

  沿着下花园发电厂历史的红色脉搏,刘海东用电话联系着全国各地的战友、同学、朋友,像大海捞针一样寻找前辈们的红色历史……

远赴南京下关发电厂,进行考察和调研

  在大唐发电集团所属的发电厂历史上,南京下关发电厂有着“首都电厂”之称。刘海东听说那里的厂史馆很有特色,便拨通了南京下关发电厂原实业公司经理孙敏的手机,向他寻求帮助。

  简短的电话结束没几天,刘海东接到了南京下关发电厂的参观邀请,踏上了南京下关发电厂“取经之路”。

  借鉴了南京“首都电厂遗址公园”展览馆,参观了南京下关发电厂厂史馆,刘海东对下花园发电厂历史馆的主题有了重新定位——新中国电力的红色摇篮,叙述园电的历史发展与变革。

走访离退休干部职工,弥补档案缺失资料

  经历过漫长岁月,下花园发电厂档案资料有部分缺失。为此,刘海东想出了好办法——抓紧时间走访老领导、老职工,电话咨询外地离退休职工,邀请厂离退休职工参观,请大家帮助厂史馆补充和完善资料。

  在采访中,刘海东了解到:1946年7月岳致和等人从下花园发电厂带着发电机、大量电气设备奔赴延安给毛主席安装电灯的队伍中,有一位女共产党员——王慧芬。她的爱人就是《歌唱祖国》的作者王莘。深入挖掘这段红色历史,急需找到前辈王慧芬!

  刘海东几经辗转,通过无锡的战友,找到了王莘的孙女,继而找到王莘的二女儿,并得知了王慧芬老人摔伤的消息。刘海东连忙驱车前往240多千米的天津市,拜访老前辈王慧芬。93岁的王慧芬激动地握着刘海东的手,讲述她们在下花园发电厂宣传党的政策、组织职工开展歌咏比赛、赴延安去给毛主席和党中央安装电灯等故事。分别时,王慧芬赠给厂史馆一本《王莘歌曲集》,并在书中扉页写下了“传承红色基因,再续园电辉煌”的祝福语。

求援吕梁党史办,获知园电人的军工故事

  刘海东通过山西的同学、电力朋友,偶然得到了1946年10月随八路军战略转移到西柏坡、山西平旺等地的下花园发电厂部分职工子女的信息,他们正在编撰《列电丛书》。

  该丛书对外联络负责人孙秀菊通过微信,源源不断地把一些园电前辈的故事、照片发来,通过反复沟通,多方联系,共找到当年随八路军战略转移的下花园发电厂党员干部12人。他们在转战中,建设了上寨大同沟、曲阳葫芦汪等军工发电厂;组成骨干力量组建了晋察冀边区工业局第一发电工程处;参加解放井陉战斗并缴获一台引擎发电机,完全依靠手工将这台发电机改造为水轮发电机,创建了解放战争中我党我军的第一个水电站——沕沕水水电站,被朱德总司令称为“边区创举”;建设了我国第一个列车电站——老二站,该电站是抗美援朝唯一一支电力队伍,曾被授予“炸不垮的列车电站”称号。

借助网络寻找历史,厂史馆日渐充实

  “叮铃铃、叮铃铃……”刘海东接到一通快递电话,赶忙下楼。原来,前几天刘海东从旧物网看到一张1952年5月15日《解放日报》,第二版的新闻写着:察哈尔下花园发电厂马应诚小组创汽机运转千日无事故新纪录。快递来的正是这张旧报纸。

  下花园发电厂第一任工会主席谭洪书的“献金立功收据”故事,也是刘海东在网络上发现的。他想方设法联系到西柏坡纪念馆周艳芝主任,得到了“献金立功收据”的照片和文字介绍;又凭着真诚和执着,联系上了谭洪书的儿子,更多了解谭洪书带领下花园发电厂职工斗争“四大工长”的革命故事。

  看看厂史馆里那些物品,很多都是刘海东自己掏钱买回来的:《雾灵山神女》、下花园发电厂厂徽、绕线机……一个馆展示了下花园发电厂走出的林心贤、刘屹夫、张彬等杰出人物,展示了下花园发电厂所蕴含的“抗战精神”“延安精神”“西柏坡精神”“抗美援朝精神”“地热电站精神”……

  刘海东,一名退伍军人,践行着共产党员不忘初心的使命,继续挖掘着下花园发电厂的红色故事。

责任编辑:张媛媛  投稿邮箱:网上投稿